日在校园

【开头是作者和毕业生的问答】
毕业生,你年轻的时候去了哪里?
我去了学校。
你在学校做了什么?
【毕业生的回忆从这里开始】
我背诵我的泥板,吃我的午饭,准备我的新泥板,我写好、等它风干了,然后新的要学的泥板就发给我了。下午我还要做泥板上的题目。放学后我回家,看到老爸坐在家里,我就向老爸汇报了在学校里都做了哪些题目,还向老爸背诵了泥板上的内容。老爸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毕业生对家中的仆人说】
我渴了,给我倒水喝;我饿了,给我面包吃;帮我洗脚,帮我铺床,我要睡觉。明天一大早叫我起床,我不想迟到,不然老师会打我。
【到了第二天】
一大早我醒来后,看到了老妈,我对老妈说:“给我午饭,我要去上学!” 老妈给了我两个卷,我出门了;老妈给了我两个卷,我去上学了。到了学校,负责检查迟到早退的老师问我:“你为毛迟到了?” 我吓得心脏突突跳,进了学校,还向老师施了礼。
我的老师读了我的作业泥板,说:
“有一些漏掉的内容!” 然后他就打了我。
【这里有两行没有破译出来】
负责整洁问题的老师说:
“你站在大路中间发呆,衣服也没整理平整!” 然后他就打了我。
【这里有五行没有破译出来】
负责安静的老师说:
“你为什么不经允许就讲话?” 然后他就打了我。
负责集会的老师说:
“你为什么不经允许就站没站相吊儿郎当?” 然后他就打了我。
负责行为端正的老师说:
“你为什么不经允许就站起来?” 然后他就打了我。
负责管大门的老师说:
“你为什么不经允许就出门?” 然后他就打了我。
负责管鞭子的老师说:
“你为什么不经允许就拿走...?” 然后他就打了我。
负责苏美尔语的老师说:
“你为什么不说苏美尔语?” 然后他就打了我。
我的老师说:
“你的手不符合要求!” 然后他就打了我。
啊啊啊,我讨厌读书!我不想上学!
我的老师看我不顺眼,甚至不教我了,不教我成为书吏的技能,也不教我成为助理老师的技能。
【毕业生对老爸说】
多给他(指老师)点钱,让他对我好点,让他不要总是做算术;让他教课的时候也教教我,别再不理我了。
【此处开始,不再是从毕业生的角度以第一人称叙事了,而是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叙事】
毕业生说的这些引起了他父亲的重视。他的老师被请到了家中,老师进了家门就被请坐到了一张大椅子上。毕业生伺候了老师,还给父亲展示了他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父亲高兴极了,对老师说:“我的儿子把手打开了,您把知识从手中教给了他,您教给了他成为书吏的点点滴滴,您教会了他怎样解数学题和算术题,您教会了他怎样写字。”
【接着,父亲对家中的仆人说】
“给他□,送到他的桌前。让香油像水一样流淌在他肚子和背部。我想送给他锦袍穿,给他多些钱,再给他一个戒指。”
【仆人照做了,然后老师对毕业生说】
“年轻人,因为你并不憎恨我说的话,并不忽略我说的话,愿你能完成书吏的学业。因为你毫不吝啬的赠予我各种物品,付了比我应得的还要多的钱,而且也尊重我,愿守护天使的女神,成为你的守护天使;愿你的杆子能帮助你写好字;愿你做题不出错。在你的兄弟中,愿你成为他们的楷模;在你的朋友中,愿你成为他们的领袖;愿你在毕业班中排名最高;愿你的表现受到宫廷的称赞。年轻人,你知道你的父亲,我(的名誉/成就/地位等)只能排在你父亲之后,这份(对你父亲的)尊重将转给你,你是被保佑的——愿你父亲的神也保佑你,你父亲会替你祈祷、参拜守护天使的女神。之后,当你把手放在你老师的...上和"□"的额头上,你的同伴们会祝福你。你在学校表现很好。啊,守护天使女神,赞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