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为什么总是在伤害我身边的人?

2020-04-05 23:48 作者:EliteSniper30  | 我要投稿

前言:昨天晚上给弟弟辅导作业,我用不同的角度讲同一个问题;但临近睡觉,他始终不配合,也无法理解,加上爸爸在一旁试图息事宁人,我的火气越来越大,逼弟弟一定要理解以后才可以睡觉,折腾了一晚上也达不到效果,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晚上,一家人都被我弄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在凌晨两点钟,我出门走走,冷静冷静,想到自己总是在伤害身边的人(家人,朋友,同学),认真地分析了一下自己的问题(见下)。

在这里先向所有被我伤害过的人道一声歉,我知道,被伤害之后,心总会留下伤痕,也许你们不会看到这篇随笔,但我还是想通过这次剖析反思自己的问题,以后在我暴躁的时候,我也能更快地改正和克制。

仔细想想,每一次我发脾气,最初的起因都不大相同,但总有些时刻会让我有一种deja vu(似曾相识)的感觉。以前我往往不愿正视自己性格的缺陷,昨天我对弟弟近乎冷酷的对待方式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就像本山大叔说的:“怎么你到哪里,哪儿都大环境不好,才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

于是,我在凌晨的路边深吸一口气,打开记忆的大门,看看是什么因素让我变得“远交近攻”,如此轻易地对身边的人造成伤害。

烦躁:这种因素通常是在我低效率状态时发生,而我大脑空转的时候又特别的多,所以算是最主要的原因吧。烦躁的产生往往是家里人在我百无聊赖的时候突然闯入我的生活,他们对我真切的关心反而会让我觉得难堪,因为潜意识里我知道,现在低效颓废的自己并不值得他们的关心,但外在的表现上我就会迁怒于他们,恼羞成怒。

‌失落:失落感在我身上投下的阴影已经存在很久了。从小到大,我和家里人、和同学们感兴趣的东西交集就很小,所以我自己的一些新的兴趣,见地或者观点他们根本不曾知晓它的由来,明明是希望与别人分享快乐,却变成了尴尬,这种做无用功般的失落郁积于心,就成了不定时的炸弹。当然,我也经历过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畅谈的时刻,但是这种短暂的快乐像是长夜的一抹光,让人怀念,更让人心态失衡。

‌外向的失落:这个因素主要针对我弟弟(哎,好惨一弟弟)。对于我曾经犯过的错误或者我学习的经验,我不想让他重蹈覆辙,想让他取长补短,变得更好;可是他并不领情。我的紧迫感和他的无所谓让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失落,尽管给他讲题的方向上没错,但方法上太急躁了。


‌自负:这算是我一直以来的缺点吧。在我用心投入的事情上,我总是不屑于耐着性子听取别人的意见,觉得自己的方法无懈可击(事实证明:too young too naive);于是一方面我总是打断别人的话,另一方面自己又滔滔不绝,不允许别人插话,瞬间引爆双方的火药桶,既化解不了分歧又解决不了问题。

自卑:很奇怪,我是一个在自己用心投入的事上自负,而在其他方面又很自卑的人。比如高中那段时间,前路迷茫,看着同学们奋进的样子,我并没有像他们一样投入,成绩也沦为中流,就有了自卑的感觉,所谓的恶性循环就是从这里开始。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做不好的事,自己嫌弃自己可以,别人提一句都不行,连合理的建议也会无视和抛弃,还会因为他们提及而生气。于是自卑→不接受建议→不努力或方法不得当,事情更糟糕→更自卑→……

‌偏执: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固执。b站上的一个日剧《凪的新生活》我实在不忍心看下去,因为我就是一个读不懂气氛的人。说实话,在学校的各种大小集体中,我不了解也不在意大多数人讨论的话题,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我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一小部分,就显得格格不入。这种偏执,让自己,更让别人不舒服。

虚假的‌满足:现实中,我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并不太在意。很久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可以经营好自己的生活,于是偏安一隅,不主动与大家交流。实际上,我的内心还是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夸奖;可如果我连自己的生活都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又怎么可能让他们肯定我呢。这种虚假的满足就像一个光鲜亮丽的肥皂泡,一戳就破。每当我自己发现的时候,就会无比地落寞,进而采取一种防御的姿态,就像刺猬展开它的硬刺,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但这些“硬刺”就会伤害到关心我的人。

‌以上就是我自己分析的“为什么我总是在伤害身边人”的几个因素了。之前在b站,我总想展现自己最理想、最理智、最美好的一面,但我发现这并不是真实的我,真实的我会贪玩,会很累,会很颓废;而b站恰恰是记录我真实生活的工具,也是与你们交流、提高自己的平台,所以还是写下了这篇随笔。

如果看到这里的你们觉得我为人处事的态度有什么问题的话,请提出建议和批评吧,我知道自己有不足,只有你们帮我发现,给我斧正,让我改进,我才有机会变得:

善良而不是尖酸;

宽容而不是偏执;

自信而不是彷徨。

谢谢!


我为什么总是在伤害我身边的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