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败寇,此非天意——《天意》(四)

书接上回:仲修夜谈韩信,道出秦始皇惊天秘密;国尉无奈归隐,奈何天意难违;韩信回营,谁知一场危机正等待着他。
韩信能否化解危机,保住性命呢?

韩信出了仲修家,进了项羽大帐,迎接他的是项羽排山倒海般的怒火。而起因,仅仅是一封建奏疏。
项:“这个西楚霸王要不要你来当!等于说我入关以来做的事都是错的!你懂个屁!”
韩:“大王这个时候大行分封之事,许多人赞美大王,只是为了得到更多好处······”
项:“放肆!真话假话我听不出来!你个小小执戟郎中!敢跟我这么说话!来人,拖出去,杖七十!”
就在韩信将要菊花不保时,范增进来了。
范:“住手!就因为这一封奏疏,你就要打他!”
项:“亚父你知不知道,他开始教训我来了!简直狂得没边!”
范:“你能不能放过他!”
项:“我办不到,你是不知道他那些话有多气人!”
范:“好!那你就杀了他!要么就留着他,要么就杀了他!他这种人,折磨了他又留着他,有朝一日必定反噬其主!为了你着想,我宁可杀了他!”
韩信的菊花就这么报下来了,但他依然活在死亡的威胁下。毕竟项羽虽然是个糊涂蛋,但范增这个人精得很,什么人该留,什么人该杀他知道的一清二楚。
解决完这件事,范增就和韩信旅游观光去了。

站在复道之上,遥望巍峨壮丽的阿房宫遗址,两人心中有无限感慨。
范:“阿籍分封确实草率。今天的事看在我的面子上别往心里去。”
韩:“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范:“我不管你是真心还是敷衍,能不能听我一句劝?谋臣要做的不是提出正确的建议,而是提出最有效的建议。明知君王错误无法挽回,就不必再提了。如果触怒君王,连进言的及格都被取消了,那再高明的见解又有什么用了?”
韩:“亚父所言极是。”
范:“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反正我老了,本来想让你接替我的位置的,唉······”
然后是沉重的沉默。
范:“韩信,你有没有觉得阿籍变了?”
韩:“是有点。自从进了咸阳,大王就不听劝了,而且还杀了子婴。杀降是大忌!”
范:“的确啊······韩信,你有没有发现这宫室中少了什么?”
韩:“财物没少,图籍文书少了。”
范:“是的。刘邦迟早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我总觉得还少了一样东西,可人老了想不起来,你能帮我查查吗?”
面对小山一样的财务清单,韩信就算能一目十行,还是花了六个小时才看完。估计韩信一边看一边默默地念着 MMP。
看完了清单,韩信心中有了数。给范增汇报完之后,韩信来到了仲修家。
仲修看见韩信心说你咋又来了,你师傅的事我不是告诉你了吗?韩信说不是,我是来问问题的。
问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九鼎为什么在传说中那么重要?

仲:“九鼎不是九尊鼎,而是一尊。这尊鼎的名字叫九鼎。相传夏禹集九州金属铸成,象征天下九州,所以叫九鼎。”
韩:“原来如此。你说的那个九鼎,它很大吗?”
仲:“它不是大不大的问题,它就是那种 ······很特别。据说连远方蛮夷的金属都用上了,估计应该不小。”
韩:“先生不是朝官吗?镇国之宝怎么会没见过?”
仲:“不但是我,满朝文武都没见过。我只知道,它对天子之外的人来说是不祥之物。”
接下来,仲老先生又要开启讲故事模式了。

四十九年前,秦军攻入洛邑,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奇怪的是,攻下洛邑后,周朝的传国玉玺找到了,宗庙礼器找到了,唯独九鼎没了。将士们不甘心,抓来宦官宫女就是一通讯问,得到的答案都是同一句话:九鼎只有天子能接触。
然后将士们就把洛邑翻了个底朝天,终于是找到了九鼎。
然后接触过、押运过、甚至是见过九鼎的将士,都没了!
不过他们的家属得到的赏赐是战功奖赏的三倍,至于那些将士应该是饮鸩而死,不算痛苦。此后历代秦王,将九鼎严密地藏起来,不让任何人接近。只有庄襄王驾崩时,曾有个宦官趁乱偷窥了一眼九鼎。始皇帝一即位,就把那个宦官杀了。那一年始皇帝才十三岁啊。
所以说九鼎是不祥之物。
不过那个宦官看过九鼎后对他说过两句话:
九鼎不是鼎。
那玩意儿招鬼。
那个东海君也看过九鼎,第二天他就走了。也许是国之重器额阳刚之力把他的邪术镇住了。
故事讲完了,留下了一堆问号的韩信。

此时此刻,项羽正在搬运着秦朝财物,范增还在劝说项羽乘早杀了韩信。
而刘邦得到了一件非同小可的器物。
九鼎!

本篇又揭开了一个重大秘密——九鼎。关于九鼎的来历和用途后文自会揭晓。韩信也因为和项羽之间的矛盾和项羽彻底决裂,刘邦得到了九鼎,究竟是福还是祸呢?
好戏才刚刚开始。
我是团长,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