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抑郁症的八个常见疑问,你知道吗?

2022-10-21 11:55 作者:荣新奇教授  | 我要投稿

抑郁症虽然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但大众对于抑郁症的认知还是比较缺少,有些观念甚至是错误的,很多病患及家属对抑郁症仍然存在似是而非的观念。

今天,荣新奇教授工作室给大家整理出了大众对于抑郁症的八个常见疑问,感兴趣的可以参考一下。


疑问1:抑郁症无法被根治

答案:错误,抑郁症的治愈虽然不是很容易,但大部分的抑郁病患是可以被治愈的。

“抑郁症无法根治”的观念是错误的,只要配合治疗,90%以上的病患都可以治愈。抑郁症急性期时,需要药物的帮忙让病情稳定下来,等到两周或一个月之后,抑郁情况好转,就必须思考如何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可能需要三个月或半年的调适期。

当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医师会根据患者状况慢慢减药,并且会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除此之外,还有催眠自我疗愈、团体治疗、家庭治疗及压力管理方式等课程,可以协助病患慢慢回到日常轨道。

疑问2:抑郁症算不上是真正的疾病?

答案:错误,抑郁症是一种脑部疾病。

很多人以为抑郁症只是情绪较为沮丧、抑郁,并不是真正的疾病,但医学已经证实,抑郁症是一种脑部的疾病。抑郁症就像很多病症一样,不治疗的话就好不了,甚至拖得越久越难治。

程度轻微的抑郁症只要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心理状况,就能恢复健康,但较为严重的抑郁症则需要较长的时间、较多的耐心才能治愈。


疑问3:治疗抑郁症好了就没事了?

答案:错误,患者和家属请务必和医师配合。

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属于长期性,因为它不仅合并有身体与心理的两方面症状,也经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存在,所以在病程以及治疗变化上,都会较单纯的身体疾病来得时间长且复杂,中间也有变更诊断的可能性。

比如情感性疾患中的双相型(亦称躁郁症),一开始的表现和抑郁症相同(躁郁中的郁期),但只要一出现躁症的症状,就代表病人并非单纯抑郁,而是会有郁期与躁期交替发作,此时,医师的用药和治疗方式就得跟着调整。

疑问4:吃药会造成副作用,等抑郁症状好转时就可以停药?

答案:错误,自行停药只会让治疗变得更困难、棘手。

门诊中常出现一个让医护人员相当头痛的情况,就是病人在服药后,只要情况好转或出现不舒服的反应,就擅自减药、停药,或是未如期回诊。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病况起起伏伏,甚至得面对严重的复发。精神科药物目的是维持脑功能平衡,因此需要一到两周以上的时间,待血液中药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挥作用。

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不像消炎药、止痛剂、抗焦虑剂等,能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让病患感觉到药效;同时,精神科药物需要持续服药才能达到长期控制的效果。

疑问5:抗抑郁药物会有“成瘾性”

答案:错误,抗抑郁药物没有成瘾性,也没有激素,都是比较安全的,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是也很轻微,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会慢慢缓解。


疑问6:抑郁症不一定要吃药,也可以用非药物方式治疗?

答案:错误,虽然有些非药物方法有效,但仅靠非药物的治疗方式效果有限。

抑郁症不吃药、光靠非药物的方法,如运动、改变饮食、作息调整、健康行为、放松与压力管理技巧等,效果有限;必须配合医师的药物处方,才能达到痊愈以及避免复发的目标。

疑问7:在病患面前提到“抑郁症”,会让他们的病情更严重?

答案:错误,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避免在病患面前谈到抑郁症,只是逃避的心理作祟。许多病患因缺乏自我觉察或病识感,所以无法得知自己的心理健康已出现状况。

适当的做法是将抑郁症视为可治愈的疾病,寻求医疗或心理专业协助,加上生活与行为的改变,才能摆脱抑郁症的困扰。

疑问8:小剂量、长时间服用会降低副作用

答案:错误,抗抑郁药物的起效也需要剂量达到一定标准,如果剂量不足,即使长时间使用也可能没有良好的效果,所以要定期复诊并遵守医生的建议,调整用药剂量。

同时,抗抑郁的药物没有最好这一说法,不同的药物会有不同的特点,并且每个人对每一种药物的反应也不相同。抗抑郁药物的起效时间一般需要2周以上,在应用初期,如果发现病情没有改善,也不要过分担心。


原文原创自荣新奇教授催眠心理工作室,如需转载,请取得许可并标明出处。有任何疑问,可以点击头像私信联系。


抑郁症的八个常见疑问,你知道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