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阳游的第八篇 洛汭严关与山陕会馆 潞泽会馆
索易带你刨根问鼎,聊聊洛阳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数千年历史的河洛大地,不经意间,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一座桥,或者一条街道,都是一段历史,一个优美的故事。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个瞬间。深度游洛阳之系列照片、视频和文字,均为本人原创。欢迎浏览、提供线索并提出建议!深度洛阳游的第八篇 洛汭严关与山陕会馆 潞泽会馆 。




洛汭严关与山陕会馆 潞泽会馆都在洛阳南关附近, 洛阳当时就老城那么大的一个地方。
洛汭严关始建于清代。为防城郊“刀客”入城所建。二层砖石结构,进深5米,宽6米,高近7米,大青砖所砌,二层起楼为守夜者把望。关口南、北上方各嵌1*0.5m石碑一方,书“洛汭严闗”、“ 郊保”。
解放初的南关码头相当繁华。那时,无论是从栾川、洛宁等地山区运来的木材和土特产品还是从巩县(今巩义市)运来的煤以及等待出城的各种商品,都要在这一带集散。因此,街道上药铺、酒店、钱庄、饭庄、旅店、煤场、粮行、货栈鳞次栉比,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后来,由于火车、公路等交通工具的普及,水旱码头被逐渐废弃。
该关旧时所处位置为洛河南关码头,傍晚码头收船后即闭关门。现关门无存,仅存两侧碗口大门闩臼。据推测,该城墙至少有1.5米宽,“洛汭严关”距离洛河河堤不足50米,位于老城南关和洛河之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货运码头。
洛汭严关始建于清代。为防城郊“刀客”入城所建。二层砖石结构,进深5米,宽6米,高近7米,大青砖所砌,二层起楼为守夜者把望。关口南、北上方各嵌1*0.5m石碑一方,书“洛汭严闗”、“ 郊保”。当时洛河上面没有大桥。全靠水运。
洛汭严关与山陕会馆 潞泽会馆以及附近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店铺相辅相成的在一起,见证了清朝的洛阳的繁华。这个洛汭严关十分热闹,人来车往,很多从外地运至洛阳的货物或是从洛阳运往外地的货物都走水路,在洛阳
进行集散。运输的货物,有木材、竹子、煤,也有布匹、洋火(火柴)等.从洛宁运来的竹子都扎成一排排的竹筏,到码头后卸下来拆开运到城里。附近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木材厂和煤厂,这些厂都是靠这个码头运输货物。
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 ,明代后期,工商性质的会馆占很大比重,大多数是工商业者的同乡行帮会馆。洛阳现在留下的有两个:会馆潞泽会馆和陕山会馆。潞泽会馆始建于清代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系山西潞安府(今长治)、泽州府(今晋城)两地商人集资所建,主要用于同乡商人传递信息和物资集散,是晋商文化的产物。整个古代建筑群占地面积15750平方米,建筑装饰艺术十分考究,木雕和石雕作品非常精美,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免费开放
洛阳陕山会馆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现有琉璃照壁、东西仪门、山门、东西僧房、舞楼、东西廊房、东西官厅、拜殿、正殿、东西配殿,是一组结构严谨、风格独特的古建筑群,是清朝初年山西、陕西商人为经商方便,在洛阳洛河北岸,紧邻洛阳当时的洛汭严关,集资筹建的经商聚会场所。2014年4月,洛阳山陕会馆及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对外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