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计划#003 勒庞:活跃在19世纪末的自媒体大V
看山是山
看山不是山
看山还是山
信仰这种东西,有时候信的不是这个故事本身,而是这个故事给你带来的力量。它可以看似荒诞,可以经不起严格推敲,就像生命的真相一样,我们可能不是来找答案的,是来写答案的。
所以你说
共同信念不管在逻辑上多么荒诞,都会被最智慧的人不加置疑的接受。欧洲各国长达15个世纪以来奉为真理的故事多么荒诞啊,但在那么多世纪里都没有人看到。连大天才伽利略、牛顿和莱布尼茨都从没想过对教条中的真理进行推敲,充分证明了人类可怜的智慧的局限性。
真的好想用你的语言风格怼你回去,对对对,就你聪明,没有人比你更了解大众心理了,懂王吗?此时我第一次想要更多地了解一下勒庞其人,发现与其说他是个学者,不如说他是个记者,他的这本书看下来,觉得最可取的一点就是他表达了,社会心理有他的历史性、地域性、民族性,与其他群体区别,特定群体中千变万化的个人心理行为中有潜移默化刻在骨子里无法轻易改变的共性,所以信念的建立和传播,要考虑到这个特性,虽然他通篇在鄙夷社会主义,但不知如果他如果生在当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作何评论。

另外他在他的那个年代,对媒体发展对社会带来变化的预判,还是挺准确的,所以说他应该是个记者。
在今天,民众的可变性观念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原因有三。
首先,古老信念渐渐失势,不再像过去一样决定流行观念。共同信念的衰落,为来无影、去无踪的偶然性观念提供了土壤。
其次,民众的力量在不断增强,越来越没有制衡。而我们知道群体思想的特点就是极度不稳定,现在则因为没有约束所以更放纵了。
最后,是近年来媒体的快速发展。记者们把完全相反的思想持续带到群众面前。每种观点带来的信息,都会迅速被相反的信息抵消掉。结果是任何观念都不能普及,一切观念都成了过眼烟云。如今,任何观念在获得足够的共识之前就已经消失了,无法变成共同信念。
这三个原因带来了世界史上很新奇的一个现象,也是当代社会最大的特点,我指的是:政府无力主导民众思想。
过去,就在不久以前,政府的动作加上几家报纸、几个作家的影响,就是真正的公意。可今天的作家失势了,报纸也只反映映舆论,而政客们也努力迎合民意而非指导群众观念。他们惧怕舆论,有时怕得要死,这导致他们的方针反复无常。
所以民意越来越成为政治的最高指导原则。
真想让勒庞老前辈来看看现在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的乱斗大融合的盛况啊,以他的见解,如今这个社会早已不存在真理的土壤,离消亡不远已了....
总的来说,这本书倒是挺有意思的,本身构成了一种艺术表达的闭环,一本剖析乌合之众心理的书却只有真正的乌合之众才能赞同追捧他的观点,好微妙的行为艺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