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老子道德经注》第五十九章翻译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l 治人事天莫若啬。
王弼:莫若,犹莫过也。啬,农夫。农人之治田,务去其殊类、归于齐一也。全其自然,不急其荒病,除其所以荒病。上承天命,下绥百姓,莫过于此。
译文:莫若,就是不过。啬,是农夫。农夫治理的田地,一定要清除与谷物不同种类的东西,以便归于完整统一。保全了田地的自然状态,就不会担心有荒芜的忧患,彻底清除了它的荒病。上到承接天的意志,下到让百姓安定生活,都不过是这个道理。
l 夫唯啬,是谓早服。
王弼:早服,常也。
译文:早服,是恒常不变。
l 早服谓之重积德,
王弼:唯重积德,不欲锐速,然后乃能使早服其常。故曰“早服谓之重积德”者也。
译文:只有侧重积累德行,克制赶紧行动的欲念,如此之后才能保持恒常不变。所以说要做到恒常不变关键在于积累德行。
l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王弼:道无穷也。
译文:大道无穷无尽。
l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王弼:以有穷而莅国,非能有国也。
译文:以有限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是无法让国家长久下去的。
l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王弼:国之所以安,谓之母。重积德,是唯图其根,然后营末,乃得其终也。
译文:能让国家安定的东西,叫作根本。重视积累德行,就是追求根本,如此之后再去经营次要的部分,才能有所善终。
l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王弼:无。
译文:这就叫根深柢固,符合长久维持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