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鉴戴建业:田忌赛马式的不平等比较,怪不得宁能研究出结论来呢
境界是不分高下的,“有我之境”跟“无我之境”也是属于平级的。


它们更不代表:谁的水平更高一些、谁的境界更高一些的问题。
而,使用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要比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著名 得出陶渊明的境界要远比辛弃疾高,正是“无理取闹”。

那么,我先来回答: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什么要比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著名呢?
第1个原因,辛弃疾比陶渊明的时代要晚太多。
比方说吧,唐朝的时候,就不时的有诗人提起陶渊明如何如何,却从来没有人讲过辛弃疾如何如何。所以他不出名。
第2个原因,辛弃疾这个人,本来就不如陶渊明这个人有名。
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个范围来说,陶渊明可以跟李白杜甫王维苏轼一样列到T0级别,那辛弃疾呢,最多只能跨入一流。
第3个原因,《采菊东篱下》是陶渊明这个诗人最著名的作品(这是戴老师刚刚在视频里说过的)。
而 我见青山多妩媚 呢,只是辛弃疾众多好作品中的那么一个。(而已)
你这样的,田忌赛马式的比较,拿 陶渊明这匹超等马的冲刺速度 跟 辛弃疾这匹上等马的常规速度 比快慢,显然是没有意义的。
第四一点,就是刚刚我们讲了这些:

无我之境的诗,它就是比有我之境的,更能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
第5,陶渊明这首诗,它是入选了语文课本的
入选语文课本之后呢,全国的所有的学生都要学这首诗,都要会读会背——这显然比“知名”可强多了。而辛奇疾的这一首作品呢,没有这个待遇,仅仅这一条就能拉下18条街。

我明说了,戴建业在视频里提出这样的问题,就是在(但只能间接)证明“陶渊明这句诗,比辛弃疾的这一句——哎,要好”;所以呢,“陶渊明的这种物我两忘的诗,就比其他的有我的诗要好”;所以呢,“像陶渊明这种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水平就非常高”。
但是同理呢,我也可以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远不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有名——以此,来完成同样的证明:“物我两忘的诗,不如没忘的诗好”;哎,元好问他水平不行,还没有达到那种“留云借月、人定胜天”的境界……
这个玩意,你怎么争,它就怎么对。(实际上是“怎么错”)
因为,我再说一遍:像 有我 跟 无我 之间这样的境界,它是不分高下的。就,哪怕是同一种境界的两个东西,那你也无法比较他们俩哪个境界高、哪个境界低。(而且我直说了,所谓境界高低的言论,不过无知者用来标榜吹牛用的)

反倒是呢,境界你可以给它分出大小来。但是这个大小也跟优劣没有关系: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萧鸣风萧”?
这是《人间词话》的第八则。

如果我们较真,细分一下境界的大小的话,那么反倒是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比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境界要大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