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原生家庭

近些年经常听到人们提及或者在网上或文学作品中看到“原生家庭”这个词,起初还不是太懂这个词的含义,于是特地上网查了一下。原生家庭是指儿女未成婚,仍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家庭模式。与原生家庭相对的是新生家庭。新生家庭则是指男女成婚,组成新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这两个词都属于社会学概念。
其实,原生家庭这个词本身无感情色彩,但慢慢地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提及,这个词镀上了一层贬义消极的色彩。更有人说原生家庭的影响与伤害需要用一生去治愈。以前不懂,这几年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有点感触。有时看似渺小到尘埃里的事却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巨大的阴影,这种影响如果不及时去纠正,会在心里慢慢扩大,犹如荆棘一样,最终遍布心脏,不去触碰都疼痛不已。
好的家庭会正向影响孩子,而不幸的家庭则会给予更多的负面影响。每个人都渴求拥有美满幸福的家庭,可有时这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夫妻感情和睦,相敬如宾;孩童烂漫,活泼可爱;儿女孝顺,兄友弟恭,这真是理想的模范家庭。可世上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总有一些缺失与不完美。可能你会出生在一个富庶家庭,但父母忙于工作,缺少沟通,感情疏离;可能你的家庭没有那么富裕,与大多数人无异,只是一般水平,可是你有一个很温暖的成长环境。这应该是大多数人想拥有的,也可能这是不少人正在拥有的。当然,也有可能更糟:你的出身家境贫寒,父母不负责任,连温饱都成问题,更别说上学、理想。无论处于哪种家庭环境,有一点我们是要始终相信的: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家里的影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伤痛就像一根根刺一样扎在心里,会促使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寻求不同的方式去治愈。比如,若是家庭贫穷,父母整天推诿,可能孩子长大后会很重视金钱物质方面,用外物给自己安全感,同时因为父母的行为影响,孩子可能长大后也不愿去承担责任;夫妻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孩子虽小,可看在眼里,懂在心里。长大后,婚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反感的话题。我不敢百分百说在一个拥有良好氛围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但至少他们不会差,不会走歪路。受过伤的孩子祈求别人的救赎,殊不知真正能救赎自己的人只有自己。自我修炼、自我救赎是一生的课题,参悟不透是可怜的,参悟透了是可悲的。只愿在黑暗伤痛中摸爬滚打仍不失纯真初心,熬过所有的苦痛,终得见光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