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八、 首学诗作

2020-05-05 14:54 作者:念子化  | 我要投稿

       首学诗作


弹指间,这一年就平平白白地过去了,回头望去,留下的又是什么呢?翻阅记忆,只是一片空白。也许生命本来如此,一阵微风过后,地上的那串脚印也就黯淡了……

初三,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年了,学校对各班级进行了部分调整,以前的一班被分散,二、三、四班重新排号,子云他们班成了一班,也是学校里不错的一个班级,班里分进来了以前一班的几位同学。其中,荷竹和子云的关系不错,她天生一副欢喜面像,长发飘逸,形似淑女,但性格却似男孩一般,成绩不错,后来定入高府深造。这年里,他们班的雅竹也和云成了好朋友,曾共烛学习,一年后也是别离他方,一直未曾相见。此时萧杰也考入了高中,进县城深造去了,从此他们也长期别离,相见时难。

时间永远的流淌,忘却的死神一次次侵占着记忆的繁华。不甘忘却的人们在寻求着时间隧道,追忆他们的过去。只惜成果不大,时光隧道暂未找到,只好从先人留下的书籍中多多少少地了解着过去。由此,子云看来,唯有书籍可便通远古,驰骋千里。因此,他点亮床头的煤油灯,他写下了:

静夜秋雨

秋雨漂淋扰梧桐,黄叶归根情愈浓。

晓风昨日无语过,今朝遍浸四野红。

这一笔便开始了他自己的笔迹,他不怕别人取笑,反正自己所写的只不过是记载或叙述自己的感情,就算是流水账,那也是他记忆的歇脚,不管阅着的水平是何等的高深,亦不必嘲笑笑论才是。

这首诗,我们姑且叫它诗吧,是因好友间的友谊而出,箫黎、银萍、晨雪初二时来到了二班,她们几个性格开朗,正义感强。子云此时最喜欢那些有侠者之意,仁者之心的同学。故而很快的他们便是很好的朋友来。箫黎、银萍,可幸她俩家离学校不是很远,因此不用住校,晚上可以回到家里,不受那学校宿舍里的寒酸之苦,不食那略有发霉的馍和伴有煤油气味的饭。

馍是星期天从家里拿来的,若是夏季,到了星期四左右,略有发霉是最常见不过的。所有的住校生几乎没有幸免,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馍晾干,干啃,但也不一定能坚持六天。这个夏天,箫黎中午没有回家吃饭,在学校里自己也用煤油炉子做饭,星期一到星期三,她说子云等几个住校生的馍很好吃,她也要吃,而星期四开始,她每天从家里拿来刚烙好的馍给子云他们几个,这样,这个夏天他们几乎没有吃过发霉的馍。她在变相的帮助他们,他们却浑然不知。这就是友谊,无私的付出,不求回报。然而,晨雪初三时就转学走了,而箫黎、银萍两位也将要各处一方了。

今朝,秋雨缠绵,百叶苦调。子云不经意的一回头,看到了晨雪离去的身影。此后,他们形如陌路,不再相逢或是相逢已不识。长夜雨声难眠,也许他明白了世俗的规律。魂出房舍望眼四野,看秋雨雨景,污泥落叶。思春暖花开才几时,秋风依然而至。感叹时光不再,也许不久,一群好友便如同这一树秋叶,一夜雨淋,随风飘散,终难再续,人生将空留回忆,无奈便从脑海中抄下了这首《静夜秋雨》。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莘莘学子别离忧伤的季节。随着一年年秋雨,他们经受着洗礼和考验,有些友谊长青,有些友谊随风。

时间永远难以歇息,秋雨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昨天还是衣衫单薄,今朝却是浓装厚裹,天又冷了,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正一步一步向子云走近……

作为毕业生,在其他各年级放假回家后,他们还在学校备战,一场大雪封印了整个山脉。子云和旭石等在一起,还待在那个冰冷的宿舍里。旭石,也是他同班同学,个头比较小,晚上就和子云睡在一个被窝里,也是很好的朋友。

可有一天,子云和古强由于开玩笑而发生冲突,当时正是男儿年少,便大打出手,云酷爱武术,强怎能相敌,后来经朋友相劝便结束了,当时竟让强男儿落泪,实在是惭愧,也是人生一件憾事。不过事后不到一分钟,两位便和好如初,又称兄道弟了,他们毕竟是同桌嘛!只记得当时,强是喜欢雅竹的……

雅竹,一位文静的女生。父亲是一位辛勤园丁,在父亲的教导下,她显得很是淑慧。曾经坐在子云和古强的后排,她的家好像和古强家比较近,或是属于一座山脉。有一次,晚自习,教室停电了,子云和古强,雅竹和她同桌,她们四个围着桌子,点着一根蜡烛,在烛光下自习。条件比较艰苦,几个同学才能点着一个蜡烛或者是煤油灯盏。可幸的是,雅竹不负艰苦时光,最后入得国职……

就这样,在寒冷与玩闹中平常的度过了几天,终于放假了,各自返回家去了……


八、 首学诗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