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许倬云|美国用尽心力掌控中东,引发的战争持续至今

2023-11-23 17:35 作者:许倬云说历史  | 我要投稿



从1980到2008年,两次巨大经济危机,都是信用问题、贪污问题、虚假抵押等问题所致。

原本,这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容许发生的问题,因为健康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靠信用承诺。两次经济危机几乎让美国经济崩溃。

——许倬云


美国加州长滩港的货船


1840年以来的中国与美国(下)

◈ |  许倬云

01

美国在亚洲、中东的扩张


两次越战对美国的冲击,其实比朝鲜战争还要大。

朝鲜战争中美国损失了约四五十万军人,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两次越战,美国都没有讨到好处——这两次越战延续,加在一起几乎有三十年之久,尤其是第二次美国从越南撤退,狼狈不堪。

战争中不使用毒气,这是国际公约。

二战期间,美国与德国之间、美国与日本之间,都遵守了这一原则。

但是,日本人常常在中国战场使用毒气。美国在越战也使用了毒气,今天越南的幼儿之中,有畸形儿、难产儿;美国在越南森林之中散布的毒气,至今还弥漫于空气中,这都是造孽。


越南战争期间,5架美国空军C-123运输机在喷洒化学脱叶剂


在苏联控制范围之内,东欧与北欧、南欧的一些国家,数次尝试脱离苏联阵营。

每一次这种事情发生,CIA都深度介入,造成动乱。有的后果是国家改制、新的政权出现,但政权能够维持稳定的,只有匈牙利之春、波兰之春(1956年6月波兹南事件、10月匈牙利事件)。

余外,中东的埃及、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一串地中海岸回教国家的“颜色革命”,没一次不是破坏了原有的秩序;而那些国家原本已经开始的经济建设,几乎停步。

从地缘政治而言,中东是必争之地,这片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美国用尽心力,从控制沙特阿拉伯开始加以掌控。

沙特是英国当年从波斯帝国分离出来,独立的酋长国,后来变成酋长世袭的一个“阔财主”,却成为美国“心爱的宝宝”——为了他们的基地以及石油资源。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区


1948年,犹太人回归故土,居然在耶路撒冷旁边切出一块土地,重建以色列——单单靠流亡的犹太人,能有这种力量吗?

实际上是英国和美国在背后支持。

英国在战后一蹶不振,以色列的主要支持者是美国。

这个国家有它可佩之处,“无中生有”,很快就把国家建设得像模像样。希伯来大学的水平,不亚于中国的头等大学,不亚于美国的一流大学。台湾的军事研究院,常常请教以色列顾问帮助解决导弹问题,也请他们来帮助解决建立核电站的问题,这些人都是头等专家。

我去过以色列好几次,人们纪律严明、生活简朴、奋发有为。

但几十年来,以色列当年建公社的勇气、尝试与学习的心态都丧失了。可是,美国必须维护以色列。

美国深入干预中东政治,发动了三次战争:海湾战争/科威特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然后紧接着,是伊朗战争。

最近,美军才从阿富汗狼狈撤退。每次战争到最后,是颓垣残壁,当地被破坏得不成样子。

美国三十多年的战争,将中东打得稀巴烂,地中海南岸、非洲北岸的国家,到今天元气还没有恢复。

这些都是“围堵政策”延伸出来的后果——美国扩张成瘾,每位总统任上都有一批将军希望扩张。与美国当权者有密切关系的黑水国际公司,专门做雇佣兵生意,杀人成千上万,一个个国家被毁坏,他们不用负责任。

中东的阿联酋也是美国主导下的产物:将这一带几个小酋长联合在一起,建立“联合酋长国”——那里有全世界最奢侈的酒店,停靠着世界上最豪华的游轮。


臭名昭著的黑水国际公司


实际上,战后的日本,相当于美国的“殖民地”。

在朝鲜战争中,日本为美国提供后勤补给、维修保障,也借机将二战时的老旧设备全盘更新。

1970年代,日本的工业辉煌一时,其生产率全世界最高。世界上日本商货遍地,丰田汽车、松下电器、西田百货,等等——日本商人所在之处,当地房价能翻两三倍。东亚一带的经济,也随着日本起来了,所谓“雁行理论”——中国大陆沿海地带,也在这一波经济荣景之中占了一角。

如此情形,美国不能接受:“我将你扶植起来,现在你反而骑到我头上,将我的买卖都抢占了。”

于是收紧银根、提高关税、专利索赔等手段齐施,三年之内将日本打到地下,到今天还没爬起来。所有著名的日本品牌,美国公司都占有股份。

台湾比日本聪明,当年的建设不用美国的品牌,像台湾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这种企业,都是自己申请专利权——台积电生产了全世界80%的芯片。

当初设计台湾经济模式时,就考虑到日本的前车之鉴。台湾的长荣海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希腊的大船队现在被美国“卡脖子”了,挪威的大船队美国卡不住。

所以,这个“龙头”不讲江湖义气。

中国江湖上的龙头老大,是老大吃亏、小弟兄占便宜。美国这个老大是:“你做了我的小弟兄,就得听我的,随我处置。”如此行径,怎不令人失望?

最近美国在提高中国的关税,又以台湾问题要挟大陆。从东方到西方,美国的如此行为,使得其领导的国际圈内怨声载道。



02

“美人迟暮”


数十年来,我们也见过美国曾经的荣景,百年繁华。

1957年我到美国,正好在报纸上读到:一个非裔小学生要进入白人学校而被挡住了;国家动员了该州的自卫队,以政府的力量,将民众的反抗压下去。这种“黑白”之间的纠纷,至今没有停歇过。因为黑人群体仍旧陷落于社会底层,即使金(Martin Luther King, Jr)作了多大努力,也于事无补。

种族纠纷问题,如今变成“种族惰性”,弱势种族不再争自己的权利,反而去争政府的失业津贴。从数字上看,美国缺工120万,失业人口只有25万,差不多100万人在领政府的失业津贴,不愿意出去工作。

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经济就走下坡路了。

美国科技迅速发展,今天的数字化、自动化、人工智能到此地步,厂房里面不见下层工人,只见工程师、检查员。

1970年,我从台湾到匹兹堡大学教书。当时一次大罢工,白宫震动,全国不知道怎么办。今天如果再有同样的事情发生,是否能同样撼动国家?

一个国家假如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实质上是靠国家“社福基金”养活的,政府税收不够用时,只能靠印钞解决。

支撑美金实质的力量,应当是国际贸易和国内的所得税——但实际上却是一团乱账。很多美国公司,收入在别处,富余的钱存在国际户头。如今美国的经济摇摇晃晃,所有货币发行限额等经济学上的定律,都不遵守。

从1980到2008年,两次巨大经济危机,都是信用问题、贪污问题、虚假抵押等问题所致。原本,这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容许发生的问题,因为健康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靠信用承诺。

两次经济危机几乎让美国经济崩溃。


1981年,纽约股票交易现场


最近的美国经济,本该是大恐慌、大不景气的时候,居然出现物价回涨、股价回涨的情形——我们都看得出,其中有假。

如此情形说明,美国这个国家在自我欺骗。

但国内有如此多弱势群体在依靠国家的津贴生活,长此以往,怎么办?这些弱势群体,拥护不讲理的激烈右派,该怎么办?

罗斯福当年倡导的“四大自由”很对,但现在“第五个自由”出现了:“别惹我”的自由。

要不要工作、是否上学,等等,大家都认为是个人的事——如此“独立精神”,不是健康的独立精神。

我希望中国的年轻人不要“躺平”——但是,世界的潮流似乎在这样发展,怎不令人担忧。

十几年前,我写了一篇有关美国社会反思的文章,后来发展为一本书:《美国六十年沧桑:一个华人的见闻》。


《美国六十年沧桑:一个华人的见闻》


那时候,我批判美国将要面临的危机:政府官僚化、社会涣散、铺张浪费——尤其浪费在军事、国防上。

然而,政府该做的事情却并没有尽到责任:全国的硬件设施,桥梁、机场、公路、水泵很多坏掉了,却没人管。

当前美国社会,最重要的问题是国家精神涣散:政府天天在争吵的,是堕胎是否合法、变性人的权利,等等——不是说这些问题不重要,而是说这些话题占据了大家的注意力,沦为政客哗众取宠的项目,真正关乎国计民生的事情反而没人管。

这个国家正在掏空自己的精神文化、经济实力,这个国家正在走向浪费、走向懒惰、走向消耗、走向空洞化。

“9·11”以后,美国以报复恐怖分子为口号,在中东介入无数纠纷。

为了惩罚他们,美国在外战上消耗有多大?得到的丑恶名声有多少?国家多少的实力花在杀人上面?花在雇佣枪手上面?花在一架架无人机上面?

历史上最骄奢的罗马帝国、最浪费的法王路易十四、最野蛮的俄国沙皇,他们的骄奢、浪费,都没有美国如此严重。

假如美国经济这条大船沉没,像我们住在美国的人会跟着被淹死,全世界经济会随之没顶。如此危机,该如何挽回,这是令人彻夜难眠,也想不到出路的问题。

但是美国如此败象,确实已经很难弥补。

近年来,有很多批评美国资本主义的书,但对于这些批评声音,美国的政客不愿意听,或者来不及听——对于他们,最要紧的是如何抓到选票,入主白宫。

当年我开始写《美国六十年沧桑:一个华人的见闻》时,至少有十二本书和大量批判美国的文章可用——今天我去查,这些自我批判的书没有了。

可是,有识之士还是在批判,《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星期六评论》,少数的几个记者和评论家,不断提醒:危机就要到了。“火马上要烧起来了”,可没人注意。

这件事令我不但感觉心酸,而且心伤。

我也劝告国内的“唯美派”,不要唯“美”是尚。“美人迟暮”,会影响世界各处。


“美人迟暮”,会影响世界各处


我曾看见美国人奋发努力的时候,看见美国民主运作是许多人努力的累积,看见美国对穷国、小国的援助,甚至于教会在各地对当地教众的支持和教育,都是令我钦佩的。

而且,我曾经盼望美国的政治体制,有不断的进步和因时的修改。

因此,今天看见美国社会的涣散、政治的庸俗,在国际关系上又如此地骄横而不知点检,大家可以想象,美国这个社会,从记忆中的美好形象,居然一变而为现实中破碎的残镜,我的心情不言而喻。

(本文首发于2023年10月26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何乔茜

许倬云|美国用尽心力掌控中东,引发的战争持续至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