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史·花之乱(4)文正政变

斯波义廉入嗣
宽正元年(1460年)正月,出兵关东的骏河国守护今川宪忠率军返回了领地,今川军离开后,幕府在关东的兵力逐渐不足。四月,足利政知的御所伊豆国国清寺遭到古河公方足利成氏一党的袭击,足利政知只得把御所迁到了北条庄的堀越,并再次向幕府讨要援军。从这时候开始,足利政知便被人称为“堀越公方”。
说实话,足利政知有些委屈足利义政了,他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催促斯波家出兵关东,只是斯波家自身迟迟没有发兵罢了。宽正二年(1461年)八月二日,足利义政下令废掉松王丸的斯波家家督之位,命令足利政知的副手涉川义镜之子义廉入嗣。在足利义政看来,斯波义廉是不可能看着老爸被古河公方胖揍不管的,斯波家一定会大力支援关东,并且新家督斯波义廉和甲斐敏光、朝仓孝景的关系也算不错,想必不会再出什么大乱子了。
如大家所料,不出意外的话,意外肯定又要来了。足利政知在前往关东之际,幕府派遣涉川义镜作为他的副职,也就是让二人充当原本的关东公方与关东管领的职位。然而,当时的关东管领乃是山内上杉家,上杉家对幕府尽心尽力,为了幕府不惜与主君足利持氏对决,落了个逆臣的“美称”,结果幕府一转手就要把关东管领交给别人,这自然不被上杉家所接受。足利政知刚去关东时对上杉家还比较尊重,可是当他在伊豆国站稳脚跟,再加上有了斯波义廉的支持以后,很快就与上杉家发生了冲突。
就在斯波义廉入嗣两个月后的十月,关东便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原本作为足利政知援军进入镰仓的远江国国人们,因为幕府废掉了斯波松王丸的家督之位而感到不满,率军返回了远江国。足利义政一边派出使者前往远江国协调,一边命令骏河今川家立即出兵关东,以填补斯波军离去后的空缺。其二,同足利政知一同下向关东的犬悬上杉家出身的上杉教朝因不明原因自尽而死。
宽正三年(1462年)二月,关东开始流传扇谷上杉家家督上杉持朝内通古河公方谋反的谣言。扇谷上杉家和犬悬上杉家一样是山内上杉家的庶流出身,领有相模国守护一职,同时又在武藏国有着河越城、江户城等据点,势力十分强大。此后,相模国三浦半岛的豪族三浦时高、扇谷上杉家家宰太田道真宣布隐居,下总国的豪强千叶实胤也以长年征战导致家中贫困为由撤军归国。此后,扇谷上杉家一时间丧失了相模国守护的地位,其麾下领地也被足利政知擅自分封给了前来镰仓支援的骏河国的国人们。
幕府看出了足利政知的野心不小,逼死上杉教朝以及传播扇谷上杉家谋反谣言的幕后黑手很可能就是足利政知与涉川义镜二人,其目的自然是想以堀越公方的近臣取代上杉家以统治关东。此时幕府的真正大敌乃是古河公方,因此足利义政下令会保障扇谷上杉家以及三浦时高、千叶实胤等人的地位与封地,阻止了堀越公方进一步对关东的蚕食。另外,那位儿子入嗣斯波家不久便膨胀得不行的涉川义镜,在这之后也减少了活跃度,很可能成为了幕府、堀越公方、上杉家三家势力角逐的牺牲品。
宽正四年(1463年)八月二十六日,山内上杉家的家宰长尾景仲去世,家督之位由其子长尾景信继承。长尾景仲与太田道真二人自享德之乱开始便是山内、扇谷两上杉家的两大支柱,尤其是在家督更迭频繁的山内上杉家之中,长尾景仲可以说是真正掌握山内上杉家实权的角色,他的死去给了上杉家一个十分大的打击。不仅如此,文正元年(1466年)二月十二日,一直体弱多病的山内上杉家家督上杉房显病逝,年仅三十二岁,山内上杉家绝嗣。在长尾景信的申请之下,山内上杉家迎接了越后上杉家出身的上杉显定入嗣。长尾景仲、上杉房显之死,让幕府在关东的最大支持者山内上杉家一时间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
在长尾景仲去世后不久,上杉房显病倒之时,足利义政就考虑过给堀越公方寻找外援,他的求助对象便是幕府的奥州探题大崎义兼。大崎家是斯波家的有力一族,当时的幕府将军很难亲自与每个地方大名直接联络,在二者之间通常都需要有一个被称为“取次”的中间人,而大崎义兼与幕府之间的取次便是被流放的斯波义敏。在斯波义廉入嗣斯波家以后,大崎义兼不认可这个毫无斯波家血统的外来户,一时间断绝了与斯波家的联络。此时足利义政需要陆奥国豪强们的支持,就必须要借助对大崎家有一定影响力的斯波义敏。
早先斯波义敏流落周防大内家以后,足利义政还下令讨伐支援斯波义敏的大内教弘。在长禄四年(1460年)时,管领细川胜元还曾向足利义政进言请求赦免斯波义敏,结果被足利义政驳回。
在长尾景仲去世后三个月的十一月十三日,足利义政下令赦免了斯波义敏、松王丸父子的罪行。除了关东乱局的原因以外,斯波义敏的姐夫、将军侧近伊势贞亲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当然,为了避免幕府的朝令夕改,足利义政并没有让二人回归斯波家,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亲爹没落的斯波义廉与有着细川胜元、伊势贞亲支持的斯波义敏相比,落败肯定是迟早的事。
两畠山之争
与斯波家一样,当时“三管领”之中的另外一个家族畠山家也出现了内讧。前文提到,畠山持国早年无子,便立弟弟畠山持富为继承人,但是在儿子畠山义就出生以后,畠山持国便改变了主意。
文安五年(1448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畠山持国让在寺院出家的畠山义就还俗,并将其立为自己的继承人。然而,畠山持国的做法却引起了家臣们的不满。早年畠山持国被足利义教流放以后,家臣们拥立了畠山持永出任家督,这让畠山持国认为家臣们背叛了自己,在回归家督以后,畠山持国一直疏远着这些家臣们,双方的矛盾颇深。
在畠山持富去世以后的享德三年(1454年)四月三日,一部分家臣们想要拥立畠山持富之子畠山弥三郎为主,结果被畠山持国发觉,主谋神保次郎左卫门被勒令切腹,神保越中守的府邸也遭到了畠山持国派出的军队袭击。神保军战败以后,畠山弥三郎、神保越中守躲进了细川胜元的家中,其余的弥三郎派家臣则躲进了山名宗全的府邸里。
八月二十一日夜里,弥三郎派的家臣们在细川胜元、山名宗全的支持下举兵,攻击了畠山持国的住宅。畠山持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逃往畠山氏庶族、能登国守护畠山义忠家中寻求庇护,不久后宣布隐居,畠山义就则在家臣游佐河内守的拥护下逃回了领地河内国。
在这场内讧中,虽然幕府将军足利义政站在了畠山持国、义就父子一方,并给畠山持国下发了讨伐弥三郎的御教书,但是在细川家、山名家以及畠山家部分家臣的压力下,最终只得承认畠山弥三郎的家督之位,命其住进了畠山持国的府邸。可以看出,细川胜元、山名宗全为代表的守护集团,借着畠山家内讧的机会,极大地打击了亲将军派的畠山持国。
另一方面,足利义政虽然一时落败,但是他并不甘心。他在八月二十九日下令处罚擅自庇护畠山弥三郎的细川家家臣,随后又在十二月十三日将畠山义就从河内国召回。畠山弥三郎派见将军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便带着家臣们逃出了京都。细川胜元对足利义政的命令表示抗议,在次月提出要辞去管领之职,使得足利义政不得不亲自前往细川胜元家中挽留。十一月,足利义政又下令讨伐在此次事件中活跃的山名宗全,加上这年山名家杀死幕府代官赤松则尚一事,两罪并罚,最后在细川胜元的调解下和解,但是山名宗全仍旧被勒令隐居。
享德四年(1455年,是年改元康正元年)三月二十六日,畠山持国在京都病逝,足利义政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在足利义政的介入下,畠山义就顺利地成为了畠山家的新任家督。
此时的畠山弥三郎一党正在大和国接受成身院光宣为代表的兴福寺一乘院势力的庇护。大和国宇陀郡在室町时代成为畠山家的领地,当畠山持国遭到弥三郎袭击并隐居时,成身院光宣等人便趁机向幕府申请将宇陀郡的统治权归还一乘院。畠山义就继承家督之后,借着打击畠山弥三郎为名,率军进入大和国,占领了宇陀郡,引起了成身院光宣、筒井顺永等人的抗议。
八月十日,成身院光宣等人关闭寺门抗议,反抗畠山义就的进军。但是一乘院在畠山义就的攻击下落败,筒井顺永、成身院光宣战败逃亡,筒井一族的领地也被将军收为直辖。趁着这个机会,大乘院经觉、越智家荣等人卷土重来,并与畠山义就结成盟友。然而,事情很快又发生了转机。
长禄三年(1459年)正月十九日,今参局等人因为涉嫌诅咒将军夫人日野富子遭到流放,足利义政一派势力大受打击。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着细川胜元、山名宗全支持的畠山弥三郎再次占据了上风。
五月二十七日,在管领细川胜元的主导下,幕府下令赦免筒井顺永、成身院光宣等人,并将一干人等的领地物归原主。六月一日,成身院光宣在细川军的保护下大摇大摆地进入了大和国,不久后筒井顺永也返回了筒井城。七月二十三日,畠山弥三郎被幕府赦免,随后在细川军、筒井军的打击下,越智家荣不得不吐出先前捡漏的领地。九月,畠山弥三郎病逝,在成身院光宣的谋划下,弥三郎的弟弟畠山次郎政长接过了哥哥的衣钵,继续与畠山义就争夺家督之位。
因为畠山家家督代代都出任卫门府的官职卫门督与卫门佐,而卫门府对应的唐名(中国的官职)是“执金吾”,因此才有了“畠山金吾家”的称呼。从畠山义就、畠山政长争夺家督开始,“畠山金吾家”走向分裂,畠山义就因为官途为“上总介”,因此他的这支被称为“畠山总州家”,畠山政长因为官途为“尾张守”,因此他的一支被称为“畠山尾州家”。
宽正河内合战
长禄四年(1460年)九月十六日,政所执事伊势贞亲在足利义政的授意下召集了畠山家的家臣们,表示干脆畠山义就、畠山政长谁也别出任家督,由义就的养子畠山政国继嗣,这样就没什么好争的了。随后,畠山政长在筒井一族的拥护下上洛,而畠山义就则对幕府的和稀泥做法表达不满,带领家臣们逃回了河内国。
畠山义就流亡以后,幕府下令由畠山政长出任畠山家家督。闰九月三日,幕府命细川胜元为首的大名们出兵讨伐畠山义就,在这幕后主导一切的,自然又是细川胜元与山名宗全。九日,畠山政长率军进入大和国,与成身院光宣、筒井顺永等人一同攻入了宇陀郡,将畠山义就在宇陀郡的势力一扫而空。十六日,畠山政长与成身院光宣的军队抵达大和国的龙田,不过畠山义就有着越智家荣等大乘院方势力的支持,因此畠山政长也不敢轻举妄动。
十月十日,畠山义就派出军队对畠山政长的阵地发起突袭,一度占据了上风。然而在成身院光宣、筒井顺永的援军到来以后,畠山政长转守为攻发起反击,很快就击败了畠山义就,义就军战死数百人。二十五日,畠山义就率军进入河内国、纪伊国边境上的岳山城笼城。岳山城的地理十分险要,周边又有金胎寺、宽弘寺、观真寺、观正寺、国见山城等支城拱卫,再加上畠山义就非常骁勇善战,一时间畠山政长等人的军队竟然迟迟难以取得战果。
另外一方面,山名宗全在收到幕府的命令以后,召集了山名家的军势准备大举进入河内国。如果山名宗全这样的老将出马,畠山义就就会像曾经的赤松家一样,被山名一族以摧枯拉朽之势剿灭,那么日本的历史也会因此而改变也说不定。可是,历史没有如果。正当山名宗全准备出兵时,细川胜元却将其留在了京都,表示小小畠山义就,不需要山名一族倾巢而出,只要派出一小部分军势前往即可。山名宗全听后觉得有理,便决定不亲自出阵,改命儿子山名是丰率军与石见国守护山名教清之子政清一同出阵。
宽正三年(1462年)四月十日,幕府军对岳山城的支城金胎寺发起猛攻,畠山义就难以抵挡,只得放弃金胎寺,将兵力集中于岳山城之中。在《应仁别记》的记载中,山名是丰率领的山名军曾七度杀入岳山城中,均被畠山义就给击退。九月,由于畿内爆发了土一揆运动,岳山城的战事一时间陷入了僵持状态。
宽正四年(1463年)三月,幕府大军再度集结在河内国。四月六日,石见国国人益田兼尧、安艺国国人毛利丰元在赤坂与畠山军展开激战,虽然幕府军付出了相当的伤亡代价,但是畠山义就也大受打击。战后不久,岳山城便被幕府军攻陷,畠山义就率领败军逃亡,他本想进入高野山金刚峰寺躲藏,但是却遭到了拒绝,只得逃往纪伊国和歌浦的冈城。然而,山名是丰等幕府军乘胜追击杀入纪伊国,畠山义就最终潜逃到了大和国的吉野藏匿。
山名军从河内国返回以后,畠山义就给山名宗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许是“猛将”山名宗全在同样是“猛将”的畠山义就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山名宗全在不久后便与畠山义就结盟,这两个人也将成为导致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的“应仁·文明之乱”中的主要角色。
宽正四年(1463年)十一月十三日,由于母亲日野重子去世的缘故,足利义政下令大赦天下,其中便包括了前文提到过的斯波义敏、松王丸父子以及畠山义就。不过,足利义政并未让斯波义敏、松王丸父子回归斯波家,也未让畠山义就重回家督之位,松王丸被送入寺院出家,而畠山义就则依旧在大和国等待时机。
由于斯波义敏、畠山政长背后站着的是幕府管领细川胜元,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原则,失势的斯波义廉开始与畠山义就接触,最终缔结了同盟。
侧近集团的失势
文正元年(1466年)七月二十三日,由于斯波义廉杀死了一批亲斯波义敏的家臣,在伊势贞亲、季琼真蕊的提议下,足利义政下令停止斯波义廉的出仕,命其将斯波家的府邸转交给斯波义敏之父斯波持种。这意味着幕府不再承认斯波义廉的家督之位,同时也意味着侧近集团正式与守护集团开战。
失势的斯波义廉连忙寻求山名宗全的帮助,斯波义廉的母亲是山名宗全的堂姐妹,山名宗全自然不会放任斯波义廉不管,便决定将女儿嫁给斯波义廉,结成同盟。据说斯波义廉的母亲召集了斯波家家臣甲斐一族,亲自给众人敬酒,同时说道:“将军偏爱斯波义敏,此次我母子二人定要与斯波义敏拼个你死我活,我们的主从关系在喝完这杯酒后便就此结束,之后的去留你们自己决定吧。”甲斐一族的武士们听闻老夫人这么说,连忙宣誓自己绝不会效忠斯波义敏,愿意追随义廉作战。
八月三日,季琼真蕊来到山名宗全家中传达幕府的命令,命山名宗全放弃与斯波义廉的婚约,山名宗全对此表示强烈抗议,召集了山名家领国的军势上洛。大概是看出了侧近集团的目的,除了山名宗全以外,连向来支持斯波义敏的细川胜元以及畠山政长等人都在京都集结了军势,大战一触即发。在这火药味浓重的情况下,伊势贞亲为首的侧近集团非但没有想安抚守护大名们的情绪,反而还在背后搞小动作,最终引发大乱。
原来,在足利义政出任将军以后,一直没有子嗣产出,为了保证幕府的稳固,他在宽正五年(1464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命令出家的弟弟义寻还俗,取名为足利义视,并将足利义视立为幕府将军的接班人。然而,就在足利义视还俗的次年十一月,足利义政便与妻子日野富子生下了嫡子足利义尚,这让事情变得复杂了起来。
在《应仁记》的记载中,日野富子在儿子出生以后便想废掉足利义视的继承人之位,改立儿子足利义尚为继承人,结果酿成了应仁之乱。可是,抛开《应仁记》中日野富子的“恶女”形象来看的话,幕府将军之位由谁继承在很多人看来并不是当务之急,包括日野富子在内。毕竟足利义政尚且年轻力壮,而在当时落后的医疗情况下,义政、义视、义尚三人究竟谁能够熬到最后,也还犹未可知。除此以外,足利义视的妻子日野良子是日野富子的妹妹,两家的关系其实还算不错。即便足利义视将来成为了幕府将军,也一样可以让他将足利义尚立为继承人。
只有两个人对将军继承人之事非常关心,那就是将军侧近集团的首脑、足利义尚的乳父伊势贞亲以及足利义政的近臣季琼真蕊。伊势贞亲自不用说,如果足利义尚出任将军的话,“幕府将军乳父”的头衔将会给他争取极大的政治筹码。季琼真蕊是赤松氏庶族出身,他与细川胜元一样热衷于复兴赤松家,但是与细川胜元不同的是,季琼真蕊希望赤松家在复兴以后,能够为将军所用,而不是成为又一个守护集团的参与者。当时赤松家的旧领都在山名宗全的手上,而山名宗全又与足利义视走得很近,季琼真蕊担心一旦足利义视出任将军的话,复兴赤松家的希望将会遥遥无期,因此也支持废掉足利义视的继承人之位。
就在幕府忙于处理斯波义廉期间的七月三十日,足利义视的嫡子足利义材出生。这件事使得侧近集团看到了幕府将军的另外一条继承线:足利义政、义视、义材,当中完全没有义尚什么事。因此,侧近集团加快了废除足利义视的脚步。八月二十五日,为了获取外援与守护集团对抗,足利义政下令归还斯波义敏的越前、尾张、远江三国的守护头衔。
九月五日夜里,足利义视听说伊势贞亲向哥哥进谗言说自己谋反,想要诛杀自己,便带着随从逃到了细川胜元的家中寻求庇护。细川胜元敏锐地察觉到了机会,在次日与山名宗全等大名一同发动政变,拥戴足利义视为新任“室町殿”,在细川胜元家中处理政务。除了细川胜元、山名宗全以外,守护集团内的许多大名均来到细川胜元家中出仕足利义视,此即“文正政变”。
十一日,足利义政发现守护集团另立山头,连忙派出使者前往细川胜元府邸中向足利义视陈述,表示自己绝无加害弟弟的意思,一切都是侧记集团的阴谋。随后,足利义视在细川军的护卫下返回了自己在今出川的家中,而后又与细川胜元、山名宗全等人前往将军御所,向足利义政宣誓效忠,给双方一个台阶下。
作为和谈的条件,侧记集团的首脑伊势贞亲被勒令切腹,不过伊势贞亲在接到命令后并未复命,而是与季琼真蕊、赤松政则、斯波义敏、松王丸父子等一同逃出了京都。至此,守护集团在与侧记集团的对抗中大获全胜,只是俗话说得好,很多人都只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当失去侧记集团这个共同的敌人以后,守护集团很快也发生了内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