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顾清俞没分寸、冯晓琴拎不清,两人之间的矛盾远不止于此!
看了六集的《心居》,暂时而言整体尚可,起码是值得一追的。虽不及《人世间》,但只要维持住现有的水准,大概率会成为一部小爆款剧。

看过剧的人应该都很清楚,《心居》是以女性视角展开的,所以两位女性人物顾清俞(童瑶)和冯晓琴(海清)自然就成为了当仁不让的主角。顾清俞是有钱的大姑姐,冯晓琴则是寒酸的外来弟媳妇,二人是典型的面和心不和。

当然了,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人各有各的问题。
没分寸
顾清俞的问题在于过度参与顾磊、冯晓琴夫妻之间的事情,即便是亲爹亲妈,也不应该过多干预子女的婚姻生活。将来能够白头偕老的是夫妻,而不是父母或者兄弟姐妹,这是家庭生活中最基本的分寸。

在现实生活的婚姻中,任何一方的亲戚朋友对当事人进行指手画脚,结果往往都是劳燕分飞。拿顾磊来说,尽管母亲已经不在了,但姐姐顾清俞在某种程度上就充当着妈妈的角色。对姐姐言听计从的顾磊,恐怕会被很多女性称之“妈宝男”,属于坚决不能嫁的几种男人之一。

换位思考,想必顾清俞自己也不愿意嫁给这样的男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顾清俞越是给顾磊出谋划策,特别是带有负面情绪的建议,越是不利于顾磊、冯晓琴夫妻之间的感情。即便顾磊没有意外身亡,长此以往下去的话,顾磊跟冯晓琴也会貌合神离直至离婚。
拎不清
客观而言,冯晓琴算得上是一个好媳妇,把顾家照顾得还算是面面俱到。想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也没错,包括向顾清俞借钱也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冯晓琴有这个资格。

注意,是有资格向顾清俞借钱,而不是顾清俞一定要把钱借给冯晓琴。之所以说冯晓琴有资格向顾清俞借钱,其实道理也很简单。毕竟顾清俞跟顾磊是一奶同胞,弟弟家有困难了,自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亲姐姐了。其次顾清俞有这个经济实力,况且冯晓琴照顾家中的长辈既有功劳也有苦劳,张嘴借钱算不得非分之举。

可是顾清俞也有拒绝的权力,而且是不需要任何的理由,谁的钱谁做主。既然顾清俞表达了想借钱的想法,冯晓琴理应知难而退,而不是以离家出走逼迫顾家就范。诚如网上非常流行的说法,帮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这种事切莫演变成道德绑架。
家庭中的高低贵贱
但这些并非矛盾的根源,至于为什么这么说,通过两段剧情就一目了然了。
1.开小会
当冯晓琴提出买房子的时候,顾父(顾士宏)、顾清俞和顾磊三个人躲到屋子里开起了小会。说实话,这一幕其实挺让人心酸的,就是把冯晓琴当成了外人。不论顾父与顾清俞是否同意买房,于情于理都应该当着冯晓琴的面说清楚,毕竟冯晓琴是顾磊的妻子,至少要给予应有的尊重。
此时此刻的冯晓琴,就好比公司里的小职员,顾父、顾清俞和顾磊相当于公司的管理层。小职员向管理层提出一个申请,而管理层需要开会讨论,从而决定是否批准小职员的申请。如果要形容小职员与管理层之间的人物关系,说是两个阶级可能言重了,但起码是两个阶层。将这样的人物关系延伸到家庭之中,当事双方必然会心存隔阂,继而演变成激烈的冲突。
2.当保姆
顾清俞的大伯母提出让冯茜茜(冯晓琴的妹妹)当保姆,而且没有任何的避讳,这个细节可谓是杀人诛心。开小会的事情已经说明顾家人把冯晓琴当成了外人,可当着亲戚朋友的面,按理来说还是要给足冯晓琴面子的。可为了断了冯晓琴买房子的念头,不仅顾家人统一战线,甚至连大伯母、姑姑都来凑热闹。这说明冯晓琴在顾家的地位,即便不是路人皆知,也称不上什么隐秘了。
这种家庭氛围,一方面会让冯晓琴心生怨气,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亲戚朋友对冯晓琴。估计在大伯母的心目中,冯晓琴就是一个只配买汰烧的外地媳妇,那么冯晓琴的妹妹也应该如此。这种想法类似印度的种姓制度,貌似冯晓琴一家只能给人做保姆,所以冯晓琴和冯茜茜才会极为不悦。或许大伯母主观上没有这个意思,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冯家姐妹会觉着自己被人瞧不起了。

傲慢与偏见
说到底,顾家人在面对冯晓琴时,骨子里充满了傲慢与偏见。尤其是顾清俞,老是觉着冯晓琴嫁给自己弟弟是图谋不轨,将来是要抛弃顾磊的。不可否认,冯晓琴选择与顾磊结婚,动机不是单纯的爱情。不过这样的婚姻是非常普遍的,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在挑选配偶的时候,常常会先考虑条件优于自己的男性。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外来妹身上,本地女生估计也是如此,因此这不应该成为顾清俞轻视冯晓琴的理由。

加之顾磊自身的条件同样不出众,想必本地女生也看不上,娶到冯晓琴也算是不亏了。可从顾清俞的言谈举止中,似乎传达出了这样的一种信息,即便顾磊再怎么不争气,冯晓琴也是高攀了。这就是为什么,顾磊考不下会计证时,顾清俞一直在和稀泥了。直白一点,在顾清俞心目中,拿不到会计证的顾磊也比冯晓琴强。强在顾磊是本地人,有本地户口,而冯晓琴只是一个企图通过婚姻来改变命运的外来妹。

结语
综上所述,不可否认冯晓琴的确很多时候拎不清,可多为生活所迫。反观顾清俞的没分寸,则是出于傲慢与偏见的指手画脚,远比前者更加让人无法接受。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