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手38度狂飚,Vis和正手40度狂飚

反手配胶,其实比正手更难。正手,因为身体可以多发力,所以本身调节能力就更好。而且正手小臂发力集中的能力肯定远超过反手,正手是内收,反手是外展和上提。而且正手配胶,通常是不怕太硬,也不怕有点闷,正手的容忍度明显更高。反手就不同,反手很多时候得借力,太硬和太闷,借力借不好,控不住的。所以通常来说,反手配胶,得软硬适中,得通透,得丝滑。很明显的,特别韧的狂飚三风靡国内的正手,但反手就乏善可陈了。
反手37度狂飚我打过,反手39度普狂我也打过,这次试打的是38度neo狂飚三橙省,黑色的。套胶刷了两遍无机,三遍薄油,底板是w码vis,正手是neo的40度橙省。之前我就聊过w码vis对市场版狂飚不是太友好,这次贴双面狂飚,感受就更深刻了。基本上可以说,对市场版狂飚来说,w码vis,别搞两面狂飚,正反手明显互相影响了,反手会掉球,正手会掉球。而且正手拉下旋的时候,明显感觉弧线很低很下沉,不是直接掉球,而是掉网,球走不远就下坠了。虽然新狂飚可能打打才能好一些,但两面狂飚我是不抱希望了,对w码vis来说是不行的。
反手狂飚不是透不透的问题,而是不丝滑,可以理解为“特殊断档”。换言之,在没透板和透板之后,反手38狂飚的稳定性都不太好。通常来说,像适配度高的套胶,它没透板之前其实是也是丝滑的是线性的,透板之后会感觉更稳定一些,但也是一种比较丝滑的表现。反手38度狂飚,它同步之前有点闷,虽然不是很闷,但速度真的不快,反手快撕虽然不算肉,但明显不顶。透板之后甚至会更离谱,因为不太裹球,透板之后弧线会突然变长,很容易就出界了。尤其是在拉下旋的时候,单纯的追求上台不难,也就是拉球上台不难,但速度真的不快;如果你像反手增加撞击,弧线就会突然变得低平,那就很难控制了。
再说直白一些,反手38度狂飚配vis主要就是裹球不行,指向性不精准,不同发力档位的过渡不丝滑。我在视频里面发了反手的试打视频,反手爆冲上旋,透板之后其实质量很高;反手拉下旋也可以拉很转的。但稳定性真的不行,比d09c差太远了!而且因为38度狂飚裹球差,你出手感觉真的不行,手上感觉很虚。反手光是拉,它速度慢;当你想增加撞击,它又容易出界。主要是w码vis本身对市场版狂飚都不是太友好,所以不建议双面狂飚。别的码的vis,或者林a,估计可以尝试两面狂飚,而w码vis是真的不行。
正手40度neo橙省好打的,但因为反手狂飚的影响,我打算下次再聊正手的表现。因为两面狂飚的前提下,正手明显受到了反手的影响,实在是尴尬,正手的弧线变很短了,拉下旋容易坠网。
蝴蝶为什么会调整w码vis,我想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加强蝴蝶vis配蝴蝶套胶的化学反应;其二应该就是抑制两面狂飚的“崛起”。当然了,商业的事情,你很难说对错,vis更适配蝴蝶自己的套胶,从而去排斥两面狂飚,这个也没啥大的可说道的。不过目前来说,w码vis配单面市场版狂飚问题是不大的,只要别配双面就行。两面狂飚挺灾难的,反手肉,正手肉,反手表现很差,正手也被拖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