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983 ——蓝水海军同人文

2023-07-31 23:05 作者:在下吴克  | 我要投稿

    我们所熟知的老朋友美国总统里根的光辉事迹要从1980年他竞选成功开始说起。众所周知,凭借新自由主义的招牌辅以反苏意识形态宣传——尽管这无疑是一个很大胆的举动,此举却为他赢得了不少选票。上台后,他保持对苏的强硬态势,这表现在各项制裁和军备竞赛上,并且直接体现在富有挑衅意味的外交辞令和一系列军事演习中。1983年的3月,在全国福音派协会的演说中,里根总统直接称苏联为“邪恶帝国”。外界对于该演说褒贬不一。该演讲甚至在北约内部引起了争论,因为多数欧洲领导人认为该演讲具有太多不必要的挑衅性。此外,在里根的授意下,美国航母在无线电静默和欺骗的掩护下深入苏联最北和最东面的地区,展示了可将附近重要的军政中心纳入打击范围的能力。而在1983年3月的FleetEx 83-1军演中,三个美军航母战斗群携40多艘战舰、300多架飞机,在苏联堪察加半岛外海耀武扬威,6架美军F-14战斗机突然飞越南千岛群岛。美苏双方大有擦枪走火之势。

    一系列事件导致美苏关系日趋紧张,莫斯科对此保持高度警惕。然而,不必要的戒心招来了意外的后果。1983年9月1日,苏联国土防空军将误入本国领空的大韩航空007号航班击落,269人遇难。其中也包括美国众议员劳伦斯·巴顿·麦克唐纳——也就是巴顿将军的弟弟。在此之前,苏联人曾经紧张而绝望地尝试识别、沟通,并警告这架不请自来的飞机。这样的恶性事件直接导致苏联和西方国家的外交关系进一步恶化。1983年10月1日,五角大楼秘密制定了“6号统一作战行动计划”,旨在摧毁5万个苏联关键目标,并首次将苏联领导人列为核导弹的打击对象。同年10月25日,“冷战”再度擦出火花,美军悍然入侵加勒比岛国格林纳达,这是朝鲜战争后美国第一次动用军队直接打击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与此同时,苏联正迎来转变。安德罗波夫于1982年11月接替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这位资深克格勃在1956年曾经主导匈牙利事件的解决,在“布拉格之春”中也曾出谋划策。而在入主克里姆林宫之前他担任克格勃主席长达5年。安德罗波夫的继任被西方视作苏联强硬派掌权的标志,民众对此则普遍表示担忧。美国缅因州的一个10岁小女孩萨曼莎就问她的妈妈:“人人都担心安德罗波夫会发动战争,那么为什么没人去写一封信去问问他呢?”

    “你为什么不自己给他写一封信呢?”萨曼莎的母亲笑着回答说。

    “亲爱的安德罗波夫先生:

    我叫萨曼莎·史密斯,今年十岁了,祝贺你的新工作。我非常担心俄国和美国之间会爆发核战争。你要如何做出选择?如果您反对战争,请告诉我您将如何阻止战争?当然,您不必回答我的问题,但我希望得到答案。你为什么要征服世界或至少要征服我们的国家?上帝创造这世界是为了让我们彼此分享和照顾。而不是为了互相争夺或是让一小撮人拥有这一切。请让我们做他想做的事,让每个人都能快乐。

诚挚的

萨曼莎•史密斯

    这封信随后被刊登在了《真理报》上。

    1983年4月26日,萨曼莎家门口的信箱里多了一封来自莫斯科的邮件,邮件由俄语写成,并附带了一份英文翻译,最重要的是,这封信的落款正是那位高高在上的领导人:尤里·安德罗波夫。安德罗波夫在回信中还邀请萨曼莎访问苏联。7月7日,萨曼莎一家抵达莫斯科。他们在苏联度过了两个星期,向全世界展示了一幅美好的和平图景。

    然而事与愿违,和平并未降临这个世界,北约在11月即举行了规模史无前例的“神箭手83”演习。演习地域覆盖欧洲,超过30万北约军事人员参与其中。包括美国总统里根和副总统老布什、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西德总理科尔在内,北约各国的最高级别官员亲自上阵指挥。演习由位于比利时卡斯提乌的欧洲盟军最高指挥部协调。“神箭手83”于当年11月2日拉开大幕时,苏联情报机构迅速监测到北约的异动:第一,北约的核力量进入最高警戒状态,美国本土更是有史以来首次进入一级戒备状态;第二,北约在军演前采用了极难破译的新型密码,美英两国的加密通信频率大幅上升;第三,美国军事基地出现了持续约1小时的“无线电静默”。

    北约的种种可疑迹象引起了苏联怀疑,政治局认为这是一场迫在眉睫的大规模入侵的前奏。安德罗波夫的一封信在苏联全国各地的闭门会议上被宣读:“这表明,祖国真正处于危险之中,改善与美国的关系的机会微乎其微……”苏联领导人还向华约各国发出警告,直言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很高”。

    在随即召开的中央紧急会议上,政治局决定先发制人。苏联北方舰队的舰艇陆续驶离军港;同时,苏联悄悄地给最强大的武器——至少300枚弹道导弹灌注了燃料,只要克里姆林宫一声令下即可点火。战略导弹核潜艇进入靠近美国海岸的发射阵地——扬基编队在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附近海域展开巡航。而华约各国也开始了秘密动员。

    苏联的情报机构在幕后十分活跃。格鲁乌在北约各国的情报网事先已经准备好了“购物清单”,向苏联输送情报以及前沿科技。对于在大西洋上的每一支北约海军特遣舰队,苏联都了如指掌。而克格勃则提出了一项激进的计划——在战争开始之际暗杀北约各国军政要员以瘫痪其军事指挥能力和行政能力。

    11月11日,当演习接近尾声时,政治局下达指令进军。柏林墙被事先安放的炸药炸毁以便装甲部队快速推进,西柏林的卫戍部队遭到了苏军炮击。华约地面部队从雷根斯堡开始突进。他们很快就将越过富尔达缺口直指欧洲的心脏。

    与此同时,苏联的潜艇编队从位于白海的“潜艇堡垒”鱼贯而出。北冰洋的冰面下,核潜艇已经对准美国本土。在大西洋的海面下,无数“狐步”正在巡弋。几小时后,华约各国发布了正式的宣战布告,而世界只能报之以默观。在冲突中,南斯拉夫、芬兰和古巴宣布中立,但仍给予苏军军事通行权。坦克和步战车组成的钢铁洪流正源源不断从卢布尔雅那开向意大利边境。Tu-22“逆火”超音速远程战略轰炸机编队从科拉半岛起飞,旨在压制英国和冰岛的北约空军基地。而苏军在海外的叙利亚基地已经完成了各项部署,这使得苏联军机得以从地中海沿岸直接起飞,威胁地中海航线。

    西欧各国措手不及。北约领导人悲观地预计,在没有援助的情况下,有组织的抵抗不会超过两周,他们把目光投向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此时此刻,第一批运输船队已经在诺福克海军基地整装待发。在苍茫的夜色下,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舰队谨慎前行着,驶向欧洲灯火渐息的方向。


1983 ——蓝水海军同人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