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电梯

2020-07-12 18:07 作者:禄存天玑  | 我要投稿

点击链接前往非著名不人气博客观看:https://lucunji.github.io/2020/07/12/elevator/#more

此文遵循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 发布,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作者。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4.0/deed.zh

没人能准确说出这台玻璃电梯前往的最高层是第几层。电梯井数倍高于商厦本身,而凭空高出商厦的那部分自然没有任何中间楼层。也就是说,从大厦本身的第五层到电梯顶端的终点之间没有任何的停靠层。

上升不可撤销,下降亦然。

全玻璃构造的轿厢在玻璃电梯井内被一根明显不够粗的缆绳悬着。缆绳刚好连着轿厢顶部的正中心。若是轿厢没人,它可以以轻微摇晃的态势有惊无险地保持平衡。

这种设计的本意应该是让乘客在上升过程中饱览城市风景。可惜轿厢的地板也是玻璃的,再加上这摇摇欲坠的结构,很难想象乘客还能有心情去浏览风景。

这座城市也没有什么风景。建筑都是式样较老,稀稀拉拉的。商厦——更确切地说是这个电梯井——算是附近唯一的高楼。而天空每天基本上都是凄惨的白色,佐以不多不少,刚好让人可以偷懒不带口罩的雾霾。

这栋大厦不仅有这一部电梯。边上的另一部电梯的式样是在小区商场中随处可见的全金属结构,可惜它只在较低的楼层徘徊,并不通向几十层的高空。

电梯的顶部确实存在着一个楼层,那是仅靠着电梯井悬在半空的真正意义上的空中楼阁。原本那里是废弃的,但最近有人在上面办了一个英语补习班。这座城市中一部分有着勉勉强强,还算殷实的家底的学生,让这座电梯开始忙碌起来。

那个办补习班的人,想必是个万里挑一的优秀教师?并非如此,只是这座小城并无其他在英语水平上勉强称得上出众的人。边上的S城固然有不错的教育资源,可S城的生活开销太大,与小城之间也隔了几个小时的路途。也没有多少人称那个年轻人为某老师。家长们叫他小某,学生们则直呼姓名。

电梯上去又下来了。电梯门打开的时候里面是空的,因此大致可以推断之前进入的那位成功登顶了。既然之前的人平安无事,那这一次应该也是安全的。不过如果上升到一半出了故障,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但在玻璃的移门在身后关上后,手不假思索地按下了最上面的那个按钮。

电梯开始不紧不慢地上升。上升到一半的时候,由人导致的重心偏移使轿厢开始在电梯井里打旋。渐渐地,人开始用后背贴着玻璃壁,站也站不稳了。想在电梯里惊呼,但电梯里并没有其他人去听。两个人的重量对于这部电梯来说太过勉强了。又约莫过了半分钟,电梯终于到达顶端。晃动的轿厢和外面的地板间有三四十公分的空隙,但人终究还是迈过去了。

这样的光景,每天要重复上下两遍,每个月总共有大约十次。并没有谁看到工人来维修过电梯,仿佛电梯对于这些学生以外的其它人来说是不存在的。电梯这么运行了将近半年,有过好几次在半空中卡住,又恢复过来继续运行的奇迹,从来没出过人命。至于办补习班的那位年轻人是怎么上去的,似乎没有多少人思考过。

在数十米的高空乘坐如此摇摇欲坠的电梯,这似乎严重有悖于生命的本能。然而比起从数十米高空跌下来的后果,似乎有更加抽象而恐怖的东西在逼迫着这些灵长目动物。


后记

这篇文章来源于做过的梦。后来添加上一些别的东西,就作成了这篇文章。写的时候尝试把字数尽量压缩,居然也写出了一千来字。这篇文章的一个更为完整的标题可以是《电梯-小城与那群妄想逃离的学生》。可以算是魔幻现实。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麻烦不要对号入座,qqqxx(3q谢谢)

这篇文章的隐喻我觉得不难看出来。如果要我多说一点的话是这样的:这部电梯虽然有来有回,但是整个小城以及更大的环境使得这部电梯和它代指的一些东西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单行道。

另外,这篇文章是以我的主观感受写的,如果有不同的想法,很正常,说,都可以说。

电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