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特摄《我要成为双马尾》简评

————本文由榎本秋音(下称洛斯)与梁秉心(下称凉子)合作而成,包含一定量剧透,请没有观看过动画或小说原作的观众慎入
凉:Over the evolution. Cobra, Rider System. (Gata Gata Gata)Evolution. Are you ready? Henshin! Black Hole, Black Hole, Black Hole, Evolution(Heheheheheeee)
洛:凉子你在干什么啊凉子!
凉:你的声音为什么颤抖!洛斯......个鬼啦。所以说我给你两个选择,写书评,或者向我宣誓忠诚!
洛:那么答案只有一个......喂,适可而止啊你。我们今天是来写书评的,不是来玩梗的。
凉:比起我这样的宇宙生物来说,洛斯你还是太年轻了,我就知道一部轻小说,他玩梗重于主业,特摄多于小说,你可知道吗?
洛:虽然我知道但是这里为了节目效果我要说不知道(强装笑容)
凉:嗯,有前途,你有当搞笑艺人的潜质。那么揭晓答案,自然是惊天动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集性转,恋爱,少年,社会思考,两性,来打,战队,圣斗士于一身的不世出之神作——
洛:嚯,这一锅烩的
凉:《我要成为吐温泰路》即《我要成为双马尾》简称《双马尾》是也!
洛:哦,它呀。我最初听到这个作品的名字,都是来源于四年前那个引进国内的动画,一个在那个年代而言尚且还算新鲜的,一部搞笑意味大于故事本身的,每个季度都会存在的搞笑番,而当我了解到这个作品的原作时,却是在一个朋友的小说推荐书单里看到的,顺带一提,在我的朋友说出这本小说的名字时,上面推荐的都是西尾和成田的作品,在一堆“严肃”的轻小说中突然蹦出一个画风都不一样的名字,我依稀记得那种冲击感。其实说实在的,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样的作品真的有什么可取之处吗?”
凉:喂,这也有点太过分了吧(笑),作为一部在国内引起不小的话题的电视动画,《我要成为双马尾》靠着新颖的性转题材迅速引起了大规模的围观浪潮,然而由于原作过于硬核特摄,女角设计不够“老婆”,以及传闻中外包给韩国公司做的后期的几集动画,使的《我要成为双马尾》在借着tv化聚集起一定数量的拥趸之前,就迅速过气。即便是原作轻小说后期在特摄厨中的正面反响和该作品特殊的很多亮点也无力使他在国内大众宅文化中拥有立锥之地。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却充满了独特的,连冰室幻德都无法拒绝的魅力,那么他的优点和弱点究竟在哪里呢?
洛: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想谈动画的,但无奈,对于这部作品而言,动画有着很多小说没有的优势,作为被改编过动画的这部作品而言,特别是作为一个国内观众而言,在接触以前就已经对这部小说的主基调以及故事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产生了怀疑,那便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在观赏特摄体验最差的载体上看一部战队特摄呢?众所周知,特摄给人的冲击就在于视觉,而将视觉效果放到小说之中,变成文字配插图的形势,对于这样的题材来说可以说是完全不适宜的。先不论写不写得好,光是将重视视觉效果的题材放到小说的载体上就足以令人产生怀疑。
凉:完全正确,洛斯桑的这句疑问也恰恰引出了本作第一大特点,即作者水泽梦是一个“这么大年纪还看皮套子打架”的老年特摄厨,这样的背景使的作者在自己的小说,尤其是在主基调定位为战队式的变身英雄的小说中,遇到了载体方面的挑战。
洛:特摄的几个扣人心弦的地方:剧情(那么答案只有一个)、特效(折拐)、战斗(uzumi!),还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战服与皮套设计(Kamen Rider Mad Rogue),显而易见,当这些播放到荧幕上会令人兴奋的东西,作为文字反馈到纸上的效果,甚至可以说十分不佳。剧情方面,除去一些较为特殊的类型,作为故事而言,特摄片的剧情紧凑性不强,并且多为典型的三段式设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日谈,更何况作为电视剧而播出的特摄片可以拥有自己依照经费多少设计集数的特权,而对于轻小说而言,作者拥有的便只是那被定死了的十万字,要铺开剧情,或是做出一些特摄片里的经典桥段,都会因为前期铺垫或是字数限制的问题,无法在一卷之中解决,或是达到预期的效果。特效方面,很明显的,作为轻小说而言,拥有的最直观画面冲击便只剩下相较于战斗画面可以占据一集半数时间的电视剧而言少的可怜的,十张左右的插画。在纸上描绘出的战斗是否可以让人热血沸腾依旧还是个未知数,而由于载体的原因,会出场在插画之中的战服与皮套设计也不得不给漂亮的女孩子让路,这就导致了本书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地带:对特摄有兴趣的不太想看,对特摄没兴趣的get不到毁气氛也要玩的梗,不如说下决心要读一个从名字里就透露羞耻气息的作品就已经对这部作品的入门起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作用。
凉:作者由于所有特摄厨的一贯秉性,大量的使用各式各样的特摄梗,并且在一些时候,甚至出现了不同于剧情引导,人物引导的梗引导故事发展的极端情况,剧情在这本书的一开头甚至中前期,在不少方面要对梗让步,这样的引导和使用方式,自然抓住了同为老年特摄厨的大友们的心,然而同时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同时,这样一部可以完完全全地说是以特摄为核心的作品,在内核的单一性上也产生了巨大的问题。本应该面向特摄爱好者和特摄理解者的作品,因为出乎意料的性转题材(Yes!Plzzzzzzz!)的佐料和外衣,虽说拓宽了洛斯桑说到的套路单调的问题,但吸引来的确是对于性转这一作品话题怀着兴趣和猎奇心态而来的一般通过轻小说爱好者。这就造成了一般读者对于本文节奏严重的不适应,和洛斯桑提到的几个不足之处的进一步放大。洛斯桑说得好,本书一登场便成了一部定位相对模糊,而且受众看着不过瘾,路人看着完全傻眼的尴尬作品。多重影响下在动画化的东风下未能起飞也就是不怎么难以理解的事了。
洛:话说能不能起飞看的还不是制作组和经费吗?
凉:大实话还请留到群里再说,话说我们写这个不也没经费吗,重要的果然还是梦想呢你说对吧洛斯桑!
洛:sodayo(便乘)但我们还是无法把这部小说里的缺点用梦想一笔带过。
凉:本书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这一缺陷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使文章读起来相对枯燥,常常对正常的阅读都起到阻碍。这就是作者对于一个梗的反复利用,这一点,不限于上文提到的特摄梗,而是本文在女角色属性,恶役计划和对话,一般通过观众反应,以及最为关键的日常发展方面对于一些梗的甚至可以说是滥用。打个比方,本文的日常完全是围绕朵艾尔嘲讽津边爱香的胸部以及津边爱香无法控制然后换着法子对朵艾儿进行凌虐发展的,如此的景象可说是一般喜剧类轻小说甚至手游都会利用的王道设定(说你的45爹)。(捂着鼻子)而为了强调男主完全执念于双马尾而完全对其他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在会长出现之前,这样的日常对话完全统治了本文占比极大的日常对话的全部。在一次次的重复之后,即便是颇具新鲜感的新型折磨方法也使得人提不起一丝兴趣,即便是会长出现后,这一点也因为会长被刻意安排的阿卡林属性而得不到很大的改善,直到本书的中期完全到来,日常的单调才开始微微缓和。这一点虽说和作者尝试将战队不常着墨的日常景象写出来,或者说是作者想写一个调剂不断战斗的轻松有趣的间奏,但也昭示着作者对于日常剧情控制和日常人物描写的无力和不足以及对于人物化学反应完全的盲目。而正是这样味如嚼蜡的日常,使的初期本就难以下咽的本书更加让人看得步履维艰。然而本书在进入中期后,就显露出第二个特点:这本书在中期到来之后,完成了自我的蜕变和升华,前后在所有方面都发生了质变。
洛:没错,作为卖人物,以及弥补作为轻小说载体的劣势而言,撰写一部轻小说式的特摄,作者必须十分地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以及每一卷都拥有着自己的存在目的。当铺垫不再是问题,当战服和人物关系已经无需多余的篇幅进行介绍和科普,十万字的篇幅里,作者便可以将重心再度调到特摄片中最令人热血沸腾的部分——战斗。而本作就是因为热血的战斗而具有了足以被推荐的潜质。看起来很长但是很帅的招式设计,令人产生共鸣的反派与读者想要支持的主角,将插画与文字结合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的满分战斗桥段。抛掉所谓的轻小说中美少女的彼此互动与稀烂人际关系描写,这部作品在变身战斗的表现几乎可以说是打满分的,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将战斗写得如此燃的轻小说(特别是当你看着一个红发的双马尾幼女挥舞着高于自己身高的大剑斩杀绅士的时候,啊啊啊啊啊啊!幼女实在是太棒了,谢谢水泽梦老师的这本小说让本***一本满足)
凉:我可一点也没有和反派产生共鸣啊喂(笑),正如洛(hen)斯(tai)桑所说,本书的中期,水泽梦开始逐步掌握节奏,另一方面,读者们也开始习惯起水泽的节奏,两相抵消下,本来显得臃肿单调行文节奏问题就不复存在了,此时,无论你本来是不是特摄厨,你都能清晰的了解这本书的大致走向和燃点低点。并且诚如上文说道,在所有特摄中都会出现的系统和招式介绍完毕以后,一个崭新的世界观总算铺陈完毕,本文的女主(雾)们终于可以在搭好的舞台上插招换式,甚而翩翩起舞了。这一点在小黑和罪恶凤凰出现后达到第一个高潮,在幼女位面的短暂过渡后,小黑的暂时加入令日常焕然一新,紧接着一个节奏良好的反派正式入队战让气氛攀升至顶点,而罪恶翼龙在战斗中体现出的,不同于别的绅士的真正的无奈和悲哀,也让一般通过的良心宅男(真的有这种东西吗)也为之动容。就这样,本文终于从最初的泥沼中一举脱出,开始朝着正轨和良性的循环大踏步的迈进。
洛:当然了,本书作为一个“轻小说式的战队特摄”,稳扎稳打,就像是约定俗成一样向上击败最终boss更强的部队,直到窥探到魔王军的boss本体,这一系列过程之中,除了水泽梦老师无比苦手的日常与人际关系分配以外,也就只有令人大打哈欠的前四卷是作品的不足之处而已,顺带一提,如若留心注意的话,其实作者在战斗的描写上也是下了很大的工夫的,从他的每一卷中,都可以看到相应的进步。作为一个轻小说作者而言,在一部作品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进步(例如战斗桥段的处理与新人物的设计),实在是一个意外之喜。
凉:这样细节方面的处理确实让人感受到作者的诚意,毕竟,轻小说作者的战斗描写,常常会犯下“发起一个事件-获得新能力-还是用旧能力对战/新能力沦为剧情杀道具”,但是本文由于完全围绕特摄内核进行,对于角色实力的控制就尤为看重了,这一点相信感兴趣的读者会感到深深的喜悦。其余方面,本书的不少细节描写产生了很多不一样的效果。本文的反派设定可以是走了一个大大的极端,毫不在意剧烈到让人无法直视的性欲的本书在大量性无能的轻小说中可说是清流,不,应该说是浊流。作者毫不在意地将性癖和属性摆到台面上来讲,会造成什么样的效果说实际的因人而异。对于部分绅(洛)士(斯)君(桑)来说,这样的属性描写是完全ok并且为本文增色不少的,而另一些读者则觉得某些明显过火的变态描写以及对于这些变态并不明确甚至可说暧昧的作者真实态度,让人和本书主编一样常常有种想在相声台前喊“吁”(明示,快喊)的冲动。另外,初期的堆设定可能让人感到厌烦,而每章卷尾的图鉴更可能让人觉得毫无意义,可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另一群读者却觉得角色图鉴非常酷,甚至我觉得,初期的文章表现力下,这个图鉴环节甚至是成为了全书的“台柱子”。这些褒贬不一的细节,可能是让你彻底弃书的最后一根稻草,也可能是让你沉住气熬到中期的救命稻草,本书对于读者选择的不确定性也就可见一斑了。顺带一提,本书的最终boss也是一绝,这里为了不剧透,就用“气人”两个字来概括一下好了,不得不说,最终boss的塑造对于特摄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十分难搞的操作,在这一点上,本书交出了一份另类却相当不错的答卷。
洛:本书直到此书评完工时共有15卷,剧情在最终boss战之前的过渡战前停滞,不得不说这个timing实在是卡得太精妙了,本想借着这个机会做一个从头到尾好好说的书评,结果第15卷依旧没有到boss战,令人有些沮丧。作为一个并不合格的特摄厨,自己只在童年时接触过一些普及度很高的特摄剧,到了长大以后,除了奥特系列的剧场版与拟人漫画偶尔还会关注一下之外,是不太喜欢特摄的调调了。直到某天,我又一次接触到了与特摄有着密不可分关系的,这部小说的动画。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在动画里表现出来的东西,确实是一个喜剧风的,二次元版的战队特摄,令人眼前一亮,而又隐隐约约想起了过去的自己看着电视里的演员,学着他们的动作和姿态,呐喊着又长又难念的招式名称的日子。不由得将其追完,也在看完以后发出一声“业界药丸”的声音后将其丢到脑后,直到自己再去观看原作的小说。和预想中的差不多,原作中充满了令人尴尬的人际关系与剧情安排————过分不讲道理的铺陈和战队设立,只需要呐喊双马尾就可以赢的战斗,以及奇奇怪怪的,看起来总是令人感觉有些怪怪的,即使我接触过的战队特摄没有那么多,也看得出来作者在处理这些在特摄剧中可以单独拉出来作为人际关系成长的情节时过分地随意,更多的笔墨放在了让人看起来十分尴尬的轻小说固有桥段,新战队成员的加入、战斗之后的事情、社团的建立与人物的内心,抱着好奇心的我去查询了早期这本小说在日本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或者更直接一点的评价就是:我是为什么要看这四卷的?而就在一切的铺垫,或者说通过前几卷糟糕的尝试以后,作者似乎终于明确了自己的风格:将自己不擅长的东西笔墨减少,专心提升战斗的质量与人物塑造。而这也直接让作品中期直到现在的质量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困扰着我们读过来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为了看美少女的热血战斗。双马尾的设定更倾向于“美少女战队(物理系)”,从中期开始,它的质量是合格的,但无法掩饰前四卷带来的审美疲劳以及本应用于活跃气氛却适得其反的,在整个15卷里来回穿梭的尴尬日常。我很想说如若抛掉这些来看这本书还是挺不错的————但不要忘了,在拥有特摄元素以前,作者就打算以“轻小说的形势“演绎一出战队剧,所以必须得综合评判,算是一部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小说,如若您对形态各异的女孩子穿着战甲击败外星人的故事抱有兴趣,请务必尝试本文,如若没有,那就算了吧.jpg
凉:那么对于读者先生来说,答案只有一个了吧!那就是(一转)成为世界第一例,给本书评点赞症患者啦!以上是本台洛斯与梁秉心为您带来的合作书评,非常感谢您的阅读,那么请恕吾辈在此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