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8.2.4 价值规律

2023-10-29 11:54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4、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按照这个规律,商品的交换是同消耗在商品生产上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相适应的。在这个规律的作用下,商品价格趋向于它的价值。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生产者都是孤立地为市场生产商品,而市场的需要量如何他们事先谁也不知道。在这种生产无政府状态下,需求与供应的平衡只是偶然地、通过经常的波动形成。因此,商品的价格经常脱离开价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供过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求过于供时,商品按高于它的价值的价格出售。

  但是商品价格始终是趋向于价值的。如果某一种商品的价格、高于它的价值,生产就会增长,跟着这种商品的供应也会增加,结果价格必然跌到价值的水平。当价格降到价值以下时,生产就会缩减,该种商品就会缺少,最后价格将上升到价值的水平。由此可见,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摆动,总的说来是要互相抵销的。在每一个特定时期,某种商品由于种种原因而同价值背离,但是较长时期的平均价格,是相当准确地同价值相符的。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价值规律通过竞争这种杠杆调节着社会劳动与生产资料在各部门间的分配比例。价格的经常波动,会迫使一部分生产者离开那些由于供过于求、因而价格下跌到价值以下的部门。价格下跌,对于不同的商品生产者集团起着不同的作用。手艺高、经营好、力量强的集团巩固自己的阵地,而力量薄弱的则陷于破产。少数人在大量生产者破产的基础上发财致富,这就是价格经常波动和背离价值的后果。但是,大量小生产者被竞争压倒不仅是由于价格背离价值。即使按照价值销售商品,他们也不能得救。价值规律是生产力自发发展的规律。使用较完备技术的生产者处于有利地位,因为他们生产商品时的消耗少于社会必要消耗。而很多生产者用于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则多于社会必要消耗。他们经不起同强大对手的竞争。结果,少数生产者变成资本家,而大量小生产者遭到破产,不得不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过活。生产资料越来越多地集聚在资本家手中。这样就使简单商品经济必然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

  由此可见,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通过竞争执行着三个重要职能:它在各部门间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分配中起调节作用;它是技术进步的推动者;它导致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使小商品生产者注定要破产、毁灭。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8.2.4 价值规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