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平衡树的川西游记

2023-07-16 21:33 作者:一棵平衡树  | 我要投稿

想去川西已经很久了,2022年8月,终于下定决心去川西一瞻自然风光。此后一直想好好总结一下写一篇游记,结果耽搁着耽搁着到了现在。不过好歹在在2023年8月之前完成了,回看以前的照片时也不断感叹川西真是绝美。

去年川西被副热带高压笼罩,使得原本危险的雨季变得平和了,让这次并没有怎么遇到塌方路段,并且让这次旅途有着很好的天气和光线,也算是运气不错。

先放一张行程总览,基本上是传统小环线路线,全程历时6天。

DAY1

家里人开车自驾从都江堰市进入横断山区,由于高速公路堵车,于是先沿着G213前进。

进入山区的风光

由于出发较晚,到达神树坪大熊猫基地时已经是傍晚了。说是卧龙基地,但熊猫基地不在卧龙镇,实际在耿达乡。行车接近熊猫基地的时候,国道边一改清冷的景观:密集的人群、叫卖的商贩,熊猫点亮了这个小镇。天色不早了,休息一晚再去看熊猫。

DAY2

第二天一早便进熊猫基地参观。熊猫基地的门票一人要收90块,相对于这里的规模和建设程度,算是有点贵了。

由于成都距离基地仅两小时车程,来此避暑的人众多,前往基地的路边修满了民宿,停满了上山避暑车辆,山坡路窄,又缺乏指挥,上山交通一团乱麻。但景区摆渡车师傅技艺高超,奇迹般的驾驶大客车通过了约莫和车一样长,就比车宽估计20公分的桥梁,这才加快了上山速度。

结果一上山就开始下雨,好在熊猫不怕雨。或许是基地是熊猫原生环境,这里的熊猫非常活泼且看起来有着比较接近自然的习性。我第一次见到熊猫打架。两只熊猫各占了一个树杈,在天上打了起来。

第一次看见熊猫打架

左侧的熊猫一开始在拳脚上占优势,打得对手招架不住。但右侧的熊猫心一横,趁对面占优势冒进的时候直接咬住对手的耳朵,对手吃痛只好退回自己的树杈上。

右侧熊猫打不过,心一横,直接咬耳朵

右侧熊猫虽然得胜了,好像也意识到自己太过火了,马上就怂了。似乎是后悔招惹了对手,还用脚去扇自己脸。最后在树杈上缩成一团,眼珠里带点后怕的望着对面,生怕被对等报复。

我怂了
看这可怜巴巴的眼神

除了这俩打架,其它熊猫都忙于自己的事业:吃,一个个都心无旁骛的干饭。吃的姿势千奇百怪。

吃的多香啊

整个基地大概一小时就逛完了。虽然觉得门票售价略坑,不过也就当支持大熊猫的保育工作了。

上午游玩了熊猫基地,接下来就要翻越巴朗山,向四姑娘山镇进发了。巴朗山最高海拔5040m,沿着盘山路,在十几分钟里就从海拔2800m的邓生沟提升到海拔3850m的巴朗山隧道入口,植被迅速从针阔叶混交林,到高山草甸,植被的巨大变化是横断山区高山垂直分异的体现。

右侧山体约3500m以上部分水热条件只能支持草甸
巴朗山的草甸景观

曾经翻越巴朗山只能走盘山路,现在由于修建了隧道,以前的盘山路已经不再使用了,但在进隧道前仍能看到旧的盘山路,想象得出当年翻山的惊险。


旧303省道,隧道竣工之前只能走盘山路翻越巴朗山

巴朗山隧道于2011年3月开工建设,2016年9月通车,使得天堑变通途。

巴朗山隧道大大降低了翻山的难度和耗时

翻越巴郎山后,一转眼就来到了猫鼻梁观景台,天气晴好的时候就在公路边就可以一睹四姑娘山的风光,就在路边就可以留下四个山峰的合影,当时我还是很期待的!

可是,天气莫测,四座山峰宛如害羞的姑娘,藏身在雾中,宁愿隐藏自己的容颜,不愿抛头露面。由于雨季水汽充沛,再加上山脉的抬升作用。湿热的空气一遇冷就凝结成云雾,雪山被遮挡是常事,看到雪山是运气,看不到也实属正常。时间也到饭点了,于是与四姑娘山暂且别过,继续前往四姑娘山镇。

我四姑娘山呢?

在四姑娘山镇吃饭的时候云雾散了一点,太阳也出来了。在镇上餐厅的窗户里可以直接望见对面的山,冰川雕琢的痕迹非常明显。

冰川刻蚀产生的刃脊

此时正是拍照的黄金时间,太阳为大地洒下温暖而饱满的颜色。在川西干净的空气里色彩的对比非常强烈,在高架公路上往两侧看,无论是树林还是山都有着丰富的层次。

太阳渐渐西落,给针叶林镀上一层金色

趁着云雾消散,赶回猫鼻梁观景台看看四姑娘山是否露了出来,只可惜山峰依旧笼罩在云雾之中,只能拍下天边的云彩。

猫鼻梁观景台

DAY 3

在海拔约3200米的四姑娘山镇住了一晚,担心的高原反应没有出现,我自己甚至没感觉和在低海拔地区有什么区别。于是顺利的按照计划前往双桥沟游玩,天公作美,万里无云。

游览双桥沟景区的时候会先由导览车将游客送到景区最高处,海拔约3800米的红杉林,随后游客一路参观回到入口。

乘车一进入景区,就看着两侧山边许多乘着强烈日光产生上升气流的高山兀鹫在盘旋,一上来就给了我一些高海拔震撼。景区最高处红杉林确实漂亮,山在面前雄踞,在很短的距离内有很高的海拔落差,确实是壮观的景象。当即决定手持相机用70mm焦段拍摄了一张全景,后期合成出来九千万像素,细节丰富,这里只能放小图了。

双桥沟景区红杉林景观

景区一路上看到针叶林、草原、高山,水热导致的垂直分异明显。夏季的草原也格外美丽。高山湖泊如四姑娜措,水也是极致的清澈,由冰川融雪和部分雨水构成的溪流也是冰凉而纯净。虽然大部分冰川在夏季消融,但仍可见冰川切削岩石后碎屑堆积而成的冰碛。

四姑娜措和其中不倒的枯木
湖泊边觅食的白鹡鸰西南亚种 

游客可以花钱选择漂流,但我们不舍得太快离开这里的风景,一路步行观光。脚底是草原,抬头是雪山,也是很有乐趣。

接近景区出口位置景观,后期合成全景

即使是在今年这样炎热的夏季,双桥沟内仍有不化的冰川,俗称“万年雪”。这块的冰川其实在雪线以下,以当时的天气,即使是双桥沟主峰4533米的海拔都不够积雪。但冰川依靠其巨大体积可以撑过整个夏季的融雪消耗。

双桥沟的“万年雪”

游玩了四姑娘山脚下的双桥沟,继续向西前往甲居藏寨。途中遇到一段塌方路段,只能走非铺装路面。到达时是傍晚,阳光贴着山照在建筑上,虽然有雾,但也别有一番感觉。晚上住在藏族人家的寨楼里,闲聊时主人告诉我们他们两口子之前旅游旺季一个月可以有十万元的收入,家庭经济全靠旅游。

晚上尝试拍摄星空,虽然空气干净,但可惜有云并且有来往车辆,效果并不理想。

DAY4

在甲居藏寨里住了一晚后,启程出发。这一天也是整个旅途中最丰富,最精彩的一天。

甲居藏寨的晨光

离开甲居藏寨,沿着G248往南,盘山路上一拐弯,到了雅拉雪山观景台。观景台还有几只渡鸦飞过,在电线上小憩片刻后又飞回树林里。在这里遥望雅拉雪山非常壮观,我也拍到了一张很满意的照片。

经过深度去雾处理和较重的后期,还可以得到一张很有气势的近照。虽然有云遮蔽了山顶,雪山结构不够完整,但我觉得看起来还不错,照片令我满意。

沿着道路继续向八美方向行车,开始靠近塔公草原。翻过一个垭口,景色又是一变:面前是开阔的农田,远处就是高原草原景观。正好路旁有一条景观公路,于是短暂离开中国熊猫大道,沿着景观公路慢慢前行。路边是种满了油菜花或青稞,间或露出的草地上跑着高原常见的红嘴山鸦,路边的栏杆上时不时站着几只青藏喜鹊。

油菜花、青稞、景观公路和远处的惠远寺及协德乡,高原8月份油菜花依旧在开放
山上的牛群,远望只有一个个小黑点
路边种植的青稞

进入协德乡,天上密密麻麻全是高山兀鹫,这场面也是比较震撼,一抬头,天空中不同高度全是盘旋着的大鸟。

密密麻麻盘旋的高山兀鹫

协德乡这里的人们非常淳朴,旅游开发的痕迹很少。惠远寺历史悠久,参观停车免费,但是寺内不能拍照,寺庙屋顶镀金,金碧辉煌,阳光一照远远看过去非常明亮。值得一提的是,寺里的小卖部的冰可乐只卖3元,简直过于公道,让我不敢相信这是在一个海拔3550米的寺庙,我怀疑加上运费和制冷成本,我买可乐寺庙甚至可能亏本。

七夕附近正值喜鹊换毛,鹊桥的传说可能也源自牛郎织女将喜鹊踩秃了的想象

悠闲地在协德乡吃了午饭,下午前往塔公草原的路上遭遇大堵车,估计是游客实在是太多了,于是在堵车没有特别严重的时候临时改变计划走另一条路线,收获了意想不到的风景。

塔公草原旁蜿蜒数公里的拥堵

换路前进
木雅大寺和青绕神山
草原景观

离开草原,路过公路的拐角直接看见了贡嘎雪山!那可是八十公里之外的山啊!

但很可惜,到达新都桥观景台的时候,云又覆盖了贡嘎山,等到饿了也没散开,只在云隙中露出一点点。于是离开观景台下去吃饭。结果正准备吃饭,好巧不巧,云却在日照金山的时段散开了,我那个急啊,赶紧爬楼准备看山,结果折腾半天什么也没看到。

之前不是得意没什么高原反应吗?结果在新都桥镇上又跑又跳又爬楼,心脏通通跳,然后人也喘不过气来,之后难受了一晚上。高海拔做较为剧烈的运动是危险的,以后再也不敢了。

贡嘎雪山观景台上被云遮挡的雪山

晚上住在了新都桥,旅馆老板告诉了我一个国道边的位置,远离镇上,适合拍摄星空,于是我得到了我拍过的最好的银河照片。

使用Sequator160堆栈的银河

本来天空万里无云的,结果一到晚上十点,或许是因为降温,云就从什么都没有的空中直接凝结了出来,让照片上多了一层雾气。拍摄使用的小痰盂也不算是适合拍摄星空的镜头,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张照片。

DAY5

从新都桥出发向东,由于318国道受地质灾害影响,严重拥堵,所以小改路线从北侧绕开318国。一路高原草原景观,远望层层叠叠的草丘非常有趣。

还路过了康定机场,运气很好正好看见了那天唯一一次航班降落。

四川航空的高原特化737

随后前往了木格措,可能是之前双桥沟看了类似的景观,加上这天天气没有那么好,美景的震撼程度减弱了,拍的照片也比较少。

木格措边,左侧的枯树是一次山火造成的

继续前进,贡嘎山再次露出头来。

随着海拔的快速下降,周围的植被从草地变成了针叶林,到针叶落叶混交林,气温也迅速上升。路上还途径红石公园附近,在旁边的溪流中看到了由生物导致的红石。

于晚间到达磨西镇,准备第二天一早起床看贡嘎雪山。

DAY6

一早起来看贡嘎山,运气很不错山没有被雾气挡住。于是耐心等待日出准备看日照金山。

但很可惜的是,日出前正好有一团云飘到了贡嘎山上,日照金山的状态大概只有1分钟出头,时机转瞬即逝。而云散开的时候肉眼几乎看不出日照金山了,但好在相机更加敏感,后期调调色也是可以得到伪·日照金山的。

又过了几分钟,金灿灿的山完全消失,调色也调不出来了。

其他山头倒是没有被云遮挡,最高的山峰受到的影响最大

考虑到夏季冰川缩小,而森林景观较为常见,最后没有选择去海螺沟森林冰川公园,直接驱车向东结束了这次令我印象深刻的旅途。

器材和记录的意义

器材方面,使用佳能6D一代机身,配合歪轴EF 24-105 L一代(著名红圈狗头),EF 50mm STM 以及二手腾龙 70-300 VC(A005),配合一个便宜的三脚架。照片里85%都是使用70-300拍摄的,少部分使用50定拍摄,24-105用的很少,因为想要用广角时基本拿出手机来拍了233。

佳能老单反动态范围确实让人困扰:如在拍摄夕阳时,天空和前景有非常大的光比,我虽然已经有意识的进行了包围曝光,但后期合成的时候树木和天空边缘合成效果难以让我满意。拍摄雪山时如果构图里同时包含了天空,可能就要在天空过曝和暗部细节丢失之间二选一了。根据 Photons to Photos  的摄影动态范围(SNR=20)测试结果,6D最高动态范围为9.52挡。作为对比,索尼A7RM5有11.69挡。

虽然动态范围不佳,我觉得6D的静态画质并不过时,大部分时候画质很不错。但让我困扰的是其对焦性能:6D虽然有11个对焦点,但只有中央的那一个对焦点比较靠谱,于是使用时很多时候靠先试用中央对焦点单次对焦然后再重新构图,比较折磨。好在川西大部分是风景,只靠中心一个对焦点对焦也问题不大。

靠6D和这几枚镜头的组合并配合手机,得到了还不错的照片,拍摄起来也不觉得很累。果然川西的风景,就要带上长焦镜头!


平衡树的川西游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