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手稿和剑术复原

2018-04-20 10:23 作者:战歌古典剑术和炼武馆  | 我要投稿

在德国的俱乐部中,新人加入首先要了解的是欧洲武术历史以及HEMA运动的发展过程,而国内的多数爱好者似乎更喜欢技术本身,对历史问题不甚关注,毫无疑问建立一个总体认识对之后的学习都是有帮助的。关于欧洲剑术历史的介绍国内已有不少优秀的文章,比如刘先生的至高之术,这里就不献拙了,仅就战斗手稿和HEMA技术的复原过程做个简单罗列介绍,也算对之后将进行译著的手稿做个铺垫吧。

在15世纪德国击剑学校的全盛时期,有许多重要的战斗手稿被编写出来。十五世纪对欧洲来说是个崛起时代,发生了诸多战争,也出现了社会变革,欧洲活字印刷,胡斯战争,文艺复兴运动,百年战争延续等等。最重要的战斗手稿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编写的,HEMA的目标是复原中世纪历史武术,因此首先是要贴合这些历史遗存的史料。最早的战斗体系著作是用德语写成的,目前流传下来最为古老的一本是《I.33》,它的成书年份大概在1300年,描述了单手剑配小盾的技术。

I.33

第二本战斗手稿《HS 3227a》出现在1389年,它遵循德国剑术学校的鼻祖——Johannes Liechtenauer的体系。

HS 3227a

说到这位鼻祖,必然要老生常谈提一下他的个人信息。Liechtenauer生活在14世纪,留下的个人资料非常稀少,他曾在欧洲游历四方增强剑技,并以诗歌的形式留下自己的剑技,诗歌即是密语以保证技术不被外人窥探。Liechtenauer的徒弟们记录下他的诗句并破解翻译了其中的技法,这些内容在今天为我们构建了长剑技术的基础架构,而Liechtenauer这个名字在那个时代成为一种品质的标志,很多剑术大师都以Liechtenauer技术传承者自居(Meyer之后也出现过类似情况)。

其中最重要的战斗手稿包括以下几部:

1389年,《HS 3227a》;

1440年,Sigmund Ringeck;

1443年,1459年,1467年,HansTalhoffer

1450年,Jud Lew;

1452年,Peter von Danzig;

1460年,Paulus Kal;

1491年,Hans von Speyer;

1500年,SolothurnerFechtbuch;

1556年,Codex Wallerstein;

1560年,Joachim Meyer;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战斗手稿,这里就不一一列出。大部分手稿使用早期新高地德语著成,这也是现代人学习中世纪剑术的一个障碍。

Sigmund Ringeck的战斗手稿
Joachim Meyer的战斗手稿

此外,大家都了解当前复原的击剑技术主要来自15世纪及其后,但是欧洲剑术文化并不是从这里开始的,从手稿文字可以看出,在此之前,欧洲就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击剑文化,而由于更早的手稿全部遗失,所以现代人已无法探寻那个阶段,但在一些文学著作中还可以找到一些线索,例如在1230~1240年间的著作《Gudrunlied》:

DesKüneges ingesinde ze hove schilde truoc kiule und buckelaere, geschirmet wart dägnuoc, gvohten mit den swerten, mit gabilöte geschozzen vilüfguote schilde, diejungen helde wären unverdrozzen.

这类文学著作可以证明在更久远的时代,剑术及手稿流传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剑士们已经具备了战斗技巧,而不是粗糙的搏斗。


关于通过手稿重建剑术体系的过程,大致可分为这样三个步骤:

第一步:转录

把诸如上图这样难以辨识的手稿录入为可以适合现代人阅读的语言方式,例如下面这段是《HS 3227a》转录的一部分:

转录文字:...Wen dir eiyner czuhewt / mit eynen obirhaw / so saltu du keyn im weder hawen den czornhaw alsodas dir mit dyme ort vaste keyn im schisset / ...

大意:当对手向你发起上段下击时,你应当使用怒击反击,并迅速刺击。

以下这段则出自Sigmund Ringeck的手稿:

转录文字:Daß vernym also: wanndir ainer von siner rechten sytten oben ein hawet, so haw einen zorn haw mittder langen schniden och von diner rechten achseln mitt im starck ein. Ist erdann waich am schwert, so schüß jm den ort für sichlang ein zuo dem gesicht. Vnnd träw im zuo stechen.

大意:当对手从他的右侧发起上段下击时,你应当从你的右肩部使用真刃发起怒击反击。当对手的攻击力道变弱时,沿着他的剑刃刺击他面部。以刺击威胁他。

转录过程需要高地德语学家和武术资深人士共同参与,例如Zornhau协会早期的复原工作就是由协会创始人Torsten Schneyer(HEMAC核心成员、德国HEMA运动启蒙者之一)和高地德语翻译家Jörg Bellinghausen(HEMAC核心成员、为德国历史剑术复原工作作出杰出贡献)共同完成的。

第二步:解读

一组或多组训练搭档对手稿中的技术分别单独验证可行性,这个过程中,各组会反复检查实践效果是否准确重现了手稿的描述,如果有一组的实践获得认可,则会进入自由对打验证阶段。

第三步:评审

当一个手稿中的技术点通过了实战检验,就可以在爱好者的研讨会中展示出来。如果通过一系列检验、论证,它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就可认为是个成功的复原技术。上世纪的德国历史击剑学校也曾采用这个方法复原古老技术,大部分的剑技是由此而来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技术都是这样产生,现今历史击剑系统中一部分内容是经过大量剑士在练习实践中不断调整、改进而成型的。可想而知,这个过程必然会不断受到各方批评、质疑,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算是HEMA运动进入另一个新高度吧。在这里,谈两句题外话,在来自Zornhau协会的Alexander教练的剑术课上,当学员对某个技术提出“奇思妙想”时,他从不会简单得回答可以或不可以,对或是错,而是和学员一起演练分析这么做有什么优势缺陷,可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笔者窃以为这才是HEMA运动该有的模样吧,希望爱好者都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学习进步。


关于手稿和剑术复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