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偷家族】以孤苦无依之名收养流浪者

2023-02-17 14:40 作者:爱画画的饭饭  | 我要投稿

【一些流水账般的感受】

我看电影的时候,正好和白老师聊了几句,他将《小偷家族》列为不会再看的片子,评价仅仅是黑暗二字。

片源是MKII分享给我的,附件躺在邮箱里,我在B站看了搬运,草草的做了镜头分解作业,然后因为这个故事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有着和白老师完全不同的观影体验,不仅不觉得故事很黑暗,反而认为它温情至极,甚至已经治愈我许多不能释怀的伤痛。

因为我也和那些被奶奶收养的人们一样,是每一天都感觉活不下去,又在拼命活着的人,普通、渺小又野心勃勃的渴望爱与自由、当然还有财务自由,以及将现实的不忿寄托于理想,偶尔想要偷懒、想要一个紧紧的拥抱、想要一个俗套又稳固的小家的那样的脆弱又坚韧的人。

《小偷家族》是我看的第一部是枝裕和的电影,果然不负《卫报》评价:沉静、克制、却给观众足够的空间去体味影像背后的深情。

电影脱胎于一则日本社会新闻,诚然在日本独居老人在家中身故却无人问津,常常要很久之后才能被发现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但在是枝裕和的讲述下,不仅再现普通的社会现象,更加真实剖析背后的社会压力,并且以家庭羁绊之名,从容、细腻的展示亲情在错位的血缘关系里传承的脉脉温情,是超级积极、健康、温暖的影片。

我很难想象,一个人从小在“当初就不应该生你”这种指责里长大,该怎么学会去体贴别人,一个不会体贴、关心他人是很可怜的,一个崇尚自私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

最近几年看的中国电影,电影票房部部几十亿,可是又有哪一部真正有引发心底的思考呢?我很谢谢MKII曾经告诉我的一句话,他说,我是很坚强的且值得被好好的对待,当我第一次在直播间遇到犍为老乡寒枝的时候,童年里不愿记起的伤疤在隐隐作痛,然后联系现实面临的种种挫折,很快情绪决堤,但是我没有在挫折里充满戾气,反而是在那天,有那群温暖的人包围时,得到暂时的溶解。这和我妈妈给了我全部的爱有关系,哪怕全世界爱我母亲的人都指责我,我是不值得,我是拖累,可是妈妈用她的年复一年的行动实践爱我这件事,温柔的回应我的存在很值得,这就是羁绊。也就是我认为,《小偷家族》很有力量的理论支点。

也许我做不到,像奶奶那样接纳无家可归的人,也做不到发自内心的接纳并和曾经犯过重罪的人,譬如因偷情错手杀人的人生活。

静静流淌在影片里的主人公们的生活,每一个镜头都流动真挚的感情。

而这些情感,在中国电影甚至是在现在的中国社会都很少被提及,虽然主流媒体有在强调核心价值观,但是流量总是会宣传那些关于原生家庭的束缚,就好像现在的青年遇到挫折都有一个可以伤害和发泄情绪的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面对挫折摆烂,可以心安理得的责怪家庭,我很讨厌不懂得感恩父母的人。

基于这样的看法,我认为《小偷家族》是一种很好的弥合药剂,能够让在为房租焦头烂额、为生存竭尽全力的穷人,真正能畅饮一杯心灵的甘露,得到暂时的缓解与安慰,甚至重塑一种以家庭为核心的信仰的力量。

我很喜欢《西红市首富》,在开心麻花的作品只有这部纯意淫的爽剧,让我觉得这个团队第一次没有做资本的帮凶,而是开出一朵罂粟,至少真正让穷人们开心了一下,而不是披着一层喜剧的外衣,矫揉造作的延续烂梗,演绎一种让人一头栽死的空中阁楼一样的“现实”。

我也很恋爱脑,喜欢就不管不顾,爱上了就片体鳞伤。当然现在在面临原则问题上,还是会更加理智,哪怕那些深夜辗转难眠的苦痛一点不少,也能在白天活得有模有样,我想这是因为,我爱的人,也是理智、克制、有原则的人,他不会为情感上的冲动不负责任的说不负责的、做不负责的决定、最后做不负责的事情、更不会一言不发不负责的逃走。

这一点在《小偷家族》里也印证了,真正的心动,是两个疲惫、孤独的灵魂,肆无忌惮的相拥。哪怕日后你我再无瓜葛,可是我们曾经温暖过彼此,就够了。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两个人,都是被压迫、被损害,甚至受到伤害的人,两个孤独灵魂的深深拥抱,难道没有力量吗?难道不是一种善意吗?

这样发自内心的拥抱是很有力量的。因为谁要是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

我很感谢,在这里我遇到的与我平等对话的人,看到我的人。

也因此我们彼此需要拥抱、需要温暖,我们可以拥抱、可以温暖,但不要成为以挑战社会公德底线为个性的自私做借口的生命体。

我仍然把你、你们作为家里人来关怀,就酱紫。

能认识你,对于我的人生来说,很幸运。

某种程度上,我也是你收养的一只小小的流浪猫。


【小偷家族】以孤苦无依之名收养流浪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