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快手的都是很low的农村人!”你秀优越感的样子真丑

你秀优越感的样子可真丑

U娘最近迷上了在快手上跟着视频学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带着#快手#的tag分享到了微博。
一个朋友看到以后评论说,“你什么时候这么low了?快手不是农村人才用的垃圾软件么?”
我一时又惊又气,怎么用个APP学点东西也能被鄙视了?更何况,农村人难道就低人一等么?
不明白他是哪里来的优越感。
那天我回复了他一句,“我还真是农村长大的”,就没再理过他了。
可回过头越想越心惊,其实这样的优越感和鄙视链,真的非常常见。
咪蒙被全网diss时,#朋友圈有多少人关注咪蒙#成了热门话题。
仔细一看,是说——有个比较客观准确的微信社交圈测评账号,关注咪蒙的好友占比越多,说明你的人生越失败。
“蒙这种只会洒鸡汤的毒瘤,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关注?关注她的都是些又穷又酸的low B。”
关注一个公众号就要被嘲笑,且不论咪蒙的风格究竟好坏,朋友圈关注咪蒙的人多就是人生失败算是什么客观准确的测评?
运营人的朋友圈里关注咪蒙的会少吗?难道运营人就都是low B了吗?
综艺《声入人心》大热后音乐剧成功出圈,却被“高贵的”某些演员和剧粉疯狂嘲讽。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瞧不上电视综艺和综艺粉丝。
《声》的粉丝去剧场看剧,被高贵剧粉说是“综艺粉别进剧场追星了行不行”、“不配进剧场”、“不守规矩”。
《声》的成员去参演音乐剧,被同组演员甚至剧场恶意内涵,粉丝送的礼物被演员和工作人员破坏,剧场出了舞台事故,剧场第一时间给出的公告是,“更没有伤及xxx”(在《声》中人气很高的成员),仿佛粉丝多的演员受伤成了他们天大的麻烦。
你们剧方用成员的名声把票卖光时怎么没有嫌他粉丝多呢?
这些“高贵”的剧粉、演员、剧院嫌综艺low,可他们的这些行为就优雅高贵了么?
你的优越感来源于自卑和缺乏教养

大学时有个室友,家里有点小钱,读过些书,就开口闭口都在评断别人。
“她居然穿国产品牌几十块的小白鞋,穷到这个份上了吗?”;“这个品牌都是走奢侈定制路线的,你不懂……”;“现在还哪有人坐硬座了,我刚买了机票~”;“你就看个《史记》居然也来跟我探讨读书哈哈哈哈哈!”
久而久之寝室的同学都对她敬而远之了。
因为我们都知道,但凡她开口,必定有人中枪。身边的人从她的行为里看到的不是她的博览群书和家境优越,看到的只有她满到溢出来的虚荣心。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从出生,面对自己的双亲,都会由于自己的弱小而体验到自卑感,为了摆脱这种自卑感,个体都会很努力去追求优越感。
也就是说,优越感来源于自卑,并且每个人都有。
但通过秀优越感来自我抬高,就实在是缺乏教养了。
有人说,优越感就像内裤,每个人都该有,但时不时拎出来秀秀,还非要凑到别人屁股后面看看别人有没有,才是真正的难看。
真正优秀的人是向前看的,当然有天才恃才傲物,但更多的牛人都平易近人。
因为真正厉害的人内心是丰盈自信的,不需要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
成长的终点,是包容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纪德在散文集《人间食粮》中写道:“抛开优越感吧,那是思想的一大包袱。纳塔纳埃尔,你要效仿那些手擎火炬为自己照路的人。关键是你的目光,而不是你目睹的事物。”
我们总喜欢给人贴标签,其实这些标签里也含着满满的优越感。
用拼多多的就是农村穷人,喜欢听流行不听民谣的就是庸俗,爱用某个句式的就是矫情,追星的就是幼稚不懂事……一边一知半解磕磕绊绊地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一边自诩全知全能的上帝去评判别人的是非。
没有人有资格去随意评判鄙夷别人,那位室友嘲讽的穿几十块国产帆布鞋的女孩家境困难,但她一直在做兼职养自己帮妹妹交学费,你嘲讽的人,可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我就是喜欢上了快手,爱上了普通人身上蓬勃的生命力,关你什么事?
生活不易,我们都是风雪夜走夜路的人,与人一起举起火炬,夜才会更亮一点。
只照亮自己身前的空地而鄙夷别人的微光,会被藏在暗夜的野兽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