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游戏王:如何构筑娱乐卡组

2021-09-02 17:07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棋牌协会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娱乐卡组是一类为了胜利之外的、满足自己的特殊游戏目标而出现的卡组,而不是不经思考瞎构筑的借口卡组;构筑一套合理的娱乐卡组需要的思考量不亚于构筑一套竞技卡组,甚至在卡池深度要求上会比竞技卡组高出不少。本文的目的便是让入坑时关注“什么卡组好看”“什么卡组娱乐”的新人能够正确认识“娱乐卡组”这个概念,让娱乐不再成为输牌的借口;同时引导大家如何寻找属于自己的游戏乐趣,构筑一套合理的娱乐卡组,脱离“本家无脑满三”等各种构筑误区。

       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只能介绍其中的一点心得,若有观点上的分歧欢迎与笔者 @アリスと踊れ 讨论。

定义

        什么是娱乐?娱乐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有的人说堆出一个10000攻击力的超大怪兽一拳打过去是娱乐,有的人说不下怪兽拿魔法陷阱卡一直烧烧烧是娱乐,有的人说玩自己想玩的系列就是娱乐……我们无法在卡组层面上概括所有人的娱乐定义,但我们能从大家的定义中提取出一个相同点:我想玩的卡组就是娱乐。

        这个相同点的意义在于,在玩娱乐卡组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件事情:对于我自身而言,我主观认定的娱乐是什么?很多人在刚接触这个游戏的时候,想玩娱乐完全是因为不知道有什么可以玩,而从本能上想去了解最好玩的卡组,实际上“最好玩”这一点就对于每个人都不一样。因此,我们需要先了解自己。

       万智牌的设计团队提出过一种对于万智牌手的分类方式,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游戏目标分为了Timmy、Johnny以及Spike三种牌手人格,大多数玩家会同时具有其中多种类型的特质;后来还根据游戏外的审美需求定义了Melvin和Vorthos两种牌手人格。这些内容在网络上都能够搜索到翻译版,在此不多做赘述;而我们在这里提到他,主要是将其中按照“游玩需求”和“审美需求”来区分兴趣的方法引入到游戏王的牌手分类方式中。

       科乐美在他的官方辅助app《游戏王Neuron》里将卡组分为三类:比赛、原则、角色。其中,原则类卡组接近Timmy和Johnny喜欢的卡组的合体,他期待特化某一战术,这个战术可以是让某张卡登场,也可以仅仅是使用一个自己构思的combo,这类卡组主要为了满足牌手的游玩需求;而角色类卡组更多的是想获得角色扮演的体验,用着本命角色的卡组,喊着动画里的召唤词;我们也可以把“想玩卡面好看的卡组”“想玩妹子多的卡组”都归在这一类里面,这类卡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牌手的审美需求。只有比赛类卡组与他们都不同,他的目标只有一个:胜利。我们可以认为,除了比赛类卡组以外的所有卡组,都是娱乐卡组。

       总结来说就是:以个人定义的乐趣为主导,确立一个胜利以外的游戏目标,寻求在竞技中为了纯粹的胜利而不得不放弃的一些乐趣,让你的对手和路人也能感受到你的娱乐的卡组,就是娱乐卡组。

 

前置条件

       构筑一套娱乐卡组有一个前提:认识足够多的卡片。作为一个刚刚了解这个游戏不久的新人,可能认识的卡片不足整个游戏王上万张卡片的1%;如果你是在这个前提下想构筑一套自己的娱乐卡组的话,你很有可能连这个游戏有什么可玩点都不知道。因此,笔者建议先从自身卡池开始学习,无论是确认目标和思路还是实施具体构筑都需要非常巨大的卡池深度,你需要比竞技玩家了解更多的卡片:竞技玩家的卡池最低限度是只需要了解当前环境的百余张卡片的,同时竞技卡组有着许多对游戏理解非常深刻的玩家的分析与教程,上手成本相对很低;而娱乐玩家需要放眼更广阔的卡池,经常需要探索前人少有触及的思路。

       那么是不是说新入坑的玩家就不能去组娱乐卡组呢?也不是。构筑一套娱乐卡组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你在为了完善自己的思路而去一张一张卡片看效果的时候,你已经在拓展你的卡池了。而当你的卡池深度浅到你不能确立一个思路时,该怎么办呢?去了解这个游戏的变迁历史以及当前的竞技环境,前者能够让你了解游戏王历史上各种精妙的构筑思路,后者能够让你明白自己的卡组在现代游戏王处于什么地位。要了解历史的话,以前笔者推荐去对着禁限卡表去一张一张搜,但现在有了更好的办法:旅法师营地的《游戏王实卡发展简史》。这个系列视频在旅法师营地b站账号有发,从游戏王卡片游戏诞生起开始介绍,目前已更新至2016年4月的环境;内容较为简略,但足够让你大致理解特定时代的主流卡组。

      在你认识了足够的卡片,对游戏整体有一定的理解之后,我们便可以开始着手探索构筑了。

 

确认游戏目标

        通常来说,我们想玩一套娱乐卡组的时候,最初的想法一般会是“xx系列怎么玩”,这里的“怎么玩”就是确认游戏目标。对于一个冷门系列来说,他冷门的原因里一定有一条是:不够强;而对于一个不够强的系列来说,他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作为构筑者不能强求他是全能冠军。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想玩魔玩具这样的强otk卡组,但又要投入红坑的话,投入的这些红坑不仅不能帮助自己赢得长盘的对局,原本能够赢下的对局也可能因为抓到陷阱卡而卡手至死。所以我们期待的游戏目标要尽可能少,让整个卡组都为了实施一个目标去构筑。

       从目标的形式上来看,这个目标可以是还原某个场景,也可以是通过某种特殊途径去获得游戏胜利。对于前者来说,打出这一套自己设计的combo之后游戏便已经结束了,你已经完成了这套卡组的终极目标,至于最终的胜负对于你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虽然游戏王中设定的特殊胜利方式极少,但这种构筑可以在游戏外的层面上设置“特殊胜利”这个概念。而对于后者来说,在确认好目标后,你还需要做出一个判断:这个目标达成之后,能够让我获得游戏胜利吗?如果你发现即使完整达成了这个目标,也仍然有极大概率无法获得游戏胜利,那么你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可以是调整卡组,或者是目标本身,也可以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胜利不再成为目标当中的一部分。

       从目标的确立方式来看,这个目标可以从一个系列本家卡片中的共性总结出来,也可以根据一个系列本家卡片中某张具有特化意义的卡片来作为目标。对于前者而言,像【天气】系列这样的,本家卡片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的系列,我们就可以围绕着“下级怪兽除外自身来发动效果”以及“具有各种功能的永续魔法陷阱卡”这两点来进行构筑;而对于后者而言,如同【入魔】系列中的【入魔龙祖 俄菲翁】这样,自身具有非常值得期待的效果的单卡,我们就可以围绕着“如何尽快让龙祖登场”以及“如何保护龙祖一直在场上”这两点来进行构筑。前者是根据卡组自身的特点进行构筑,后者是发掘卡组中单卡的闪光点进行构筑。

      然后,我们要确认这个目标的可行性。如果一个目标的实现难度过于苛刻,我们就要考虑进行调整。比如,我们想玩【睡巨人 咕咚】特化卡组,我们将目标定为“在第三回合让睡巨人登场压制对手直到胜利”,这就很不现实,我们可以将其调整为“用泛用坑拖住对手,拖到睡巨人登场后压制对手来获得胜利”,这样可行性就高了不少。

       在我们确认目标的可行性后,我们还要从对手的角度去考虑这个目标是否合适。如果一套娱乐卡组的整体思路缺乏有效的互动,仅仅是自己玩自己的牌,将会给对手带来不良的体验,这也不是娱乐对局里期望产生的现象。如上文所提到的【入魔】系列,如果组成纯粹的龙祖特化的话,某些对手会毫无反抗之力,这样一边倒的局势对于娱乐对局来说是灾难性的。其他如同【超长路线说书类卡组】【盖5后过卡组】等,都值得评估其互动性来确认是否有娱乐性。

 

选择可用单卡

       我们先前确认的游戏目标是整个卡组的核心和框架,但只有他们还无法构成一套完整的卡组,我们还需要组成卡组的血肉——也就是实实在在的卡片。

       众所周知,游戏王作为一个开始庆祝25周年的老牌tcg,其卡池之深是大多数tcg无法比拟的;而我们要从上万张卡里选出适合自己卡组的卡片,这无疑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好在,绝大多数的游戏王卡查都实现了一个功能:按效果种类查询。


       可以说卡查已经减少了我们很大一部分工作量,而卡查也并非万全之策,同一效果分类下经过筛选后,可能仍然存在多种选择,这时我们该如何抉择呢?

       首先,理解卡组的需求。

       对于一个优秀的决斗者来说,他需要完全理解他的卡组里每一张卡片的作用,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自己的卡组;相应的,构筑者投入的每一张卡片,都需要有足够的理由去支撑。我们投入的每一张卡都必须是卡组所需要的,是最能帮助我们去完成卡组目标的,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有足够的理由。很多新手玩家在构筑时都喜欢塞上很多意义不明的填充物,理由一般是“xx场合可以用出来”,这是构筑的一个重大误区;如果说一张卡仅仅是“能用出来”的级别,那么就不要投入,因为“能用出来”绝非一个合理的理由,理论上讲这游戏所有的卡片都用得出来,这种理由怎么能达到筛选的效果呢?

       其次,把握单卡的主体功能。

       “完成卡组目标”是一个相对泛一些的需求,而一张单卡通常只能完成这个大目标下的一些子目标,那么我们投入的单卡就只需要关注他涉及的子目标;在仅关注主体目标的前提下,选择最厉害的那一张。举个简单的例子,笔者经常看见一些玩家在自闭烧血卡组中投入【魔法筒】,而对明显更为优秀的【次元壁】视而不见;由于自闭烧血是一种不依赖怪兽,使用大量带有直接伤害的魔法陷阱卡获胜的卡组,【魔法筒】比起【次元壁】来说的“不让自己的怪兽被战斗破坏”无法为实现游戏计划添砖加瓦,【次元壁】对比【魔法筒】的“不取怪兽为效果对象”这一点反而能够让主体目标更容易实现,而两张卡均提供“对方玩家代替承受战斗伤害”的主体目标,因此我们应选择在相同功能的前提下更容易用出的【次元壁】。这便是忽略了非主要目标,完全围绕着主体目标来选择单卡而得出的结论。

       最后,了解一个效果的厉害程度。

       之前让大家去了解竞技历史和当前竞技环境的意义就在这里:当你发现一张卡能够帮助完成游戏目标时,你需要一个参照卡来评估他是否足够厉害到当今时代能够投入使用。假设我们在构筑【电子龙】,我们需要一些卡来清除对方的魔法陷阱卡,这时我们通过效果查询找到了【银河旋风】;但是我们想起来,当今的游戏王环境的此类功能卡,要么是速攻魔法,要么是一卡清场,【银河旋风】的灵活性和效率均不如主流卡片,所以我们不会去选择他。这种思维也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判断一张单卡究竟是骗局还是真的厉害;当然,这也对玩家的卡池深度要求非常高。

 

 

实现构筑案例

       说了许多理论,我们举一个具体而详细的例子来描述一个完整的构筑过程吧:以暗游戏为主题的角色卡组。这个目标只有12个字,不需要确定combo,不需要说明终端,因为我的目的就是想在游戏王对战中扮演一把法老王。

       说到法老王的标志性卡片,那一定是三幻神以及黑魔术师了,所以我们决定构筑一套“围绕着黑魔术师与三幻神”的卡组。根据上文确认目标的方式,我们可以评估以下四个目标:

·如何尽快让三幻神登场

·如何尽快让黑魔术师系统启动

·如何保护三幻神一直在场上直到胜利

·如何保护黑魔术师系统的持续运转直到胜利

        同样根据上文提到的,我们构筑娱乐卡组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我们最好确认一个单一的目标:对于第二个目标来说,他没有第一个那么炫酷;对于第三个目标来说,通常三幻神同时登场就能很快获得胜利了,多余的保护是不必要的;对于第四个目标来说,他可以作为第一个目标未能实现的备选方案,但同样不如第一个目标那么炫酷。因此我们将目标修改为“尽快让三幻神登场”。

       由于三幻神登场后,仅需额外一张【光之创造者 哈拉克提】就能通过其效果获得胜利,这作为一个娱乐卡组的目标来说足够有趣;而当我们浏览了三幻神以及黑魔术师的相关卡片后,发现这两个系列具有一定的相性:黑魔术师拥有大量的滤抽和置顶效果,而三幻神拥有一张支援卡【真实之名】,他与置顶效果有着极佳的配合,同时黑魔术师滤抽系统带来的大量卡差也能勉强支撑住三幻神的亏卡特点。故我们认为,“使用黑魔术师系统,尽快让三幻神登场”这个目标在强度上可行。而黑魔术师系统有着相对较强的铺场和解场能力,但并不具备任何压制效果,故我们认为这个目标在互动性上也可行。

        黑魔术师的滤抽系统主体为【魔术师双魂】【黑魔术之杖】【魂之仆人】【黑魔导阵】【超魔导师-黑魔术师徒】,他们都具有相对实用的滤抽、检索或置顶效果,所以均满额投入。为了配合【魂之仆人】的抽卡效果,我们还需要投入【黑魔术师】【黑魔术少女】【守护神官 玛娜】【守护神官 马哈德】各一张。为了融合召唤【超魔导师-黑魔术师徒】,我们可以投入【黑魔术的秘仪】【圆融魔术】以及【捕食植物 青锁龙森蚺】;同时因为融合召唤需要使用【黑魔术师】或者【黑魔术少女】,我们再额外投入一张【黑魔术师】。由于【超魔导师-黑魔术师徒】的抽卡效果没有同名卡一回合一次,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苏生卡片进行复用,从众多的苏生类卡片中我们选择了【神圣魔皇后 塞勒涅】【死者苏生】以及【再融合】。为了让【捕食植物 青锁龙森蚺】以及【神圣魔皇后 塞勒涅】简单登场,我们可以投入本家特召点【幻想之见习魔导师】,她还可以检索【黑魔术师】。为了配合黑魔术师系统中大量的置顶以及【魔术师双魂】cost卡片抽卡的效果,我们可以投入【试胆竞速】以及【星球改造】。而三幻神的系统主体除了神以外,我们可以投入与置顶效果相性良好的【真实之名】、检索【死者苏生】让神尽快登场的【千年的启示】、更多的置顶【卡片上移】以及单纯想掏出来帅一把的【交错之魂】。这样,我们的【三幻神特化版黑魔术师】即【法老王】卡组构筑完成。


 

心态

       上述构筑中我们没有投入任何手坑、红坑等系统外干扰的卡片,仅投入了一张【交错之魂】作为象征意义大于实战意义的干扰卡。有部分人在面对这个构筑时会提出“不下手坑怎么打展开/不下扫把怎么打贴纸”等问题,我的答案是:打不过就打不过。

       正如前文所说,娱乐卡组的意义在于发掘这个游戏中胜利以外的乐趣。选择了娱乐卡组就要有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绝大多数对局都会输掉,甚至在面对一些卡组的时候毫无还手之力;但哪怕我们打10把输掉9把,我们剩下的那一把,能够将自己的游戏计划完完整整的实现出来,让对手看到属于你的构思,你对游戏王倾注的心血,你对游戏王的热爱,就算是达到了构筑娱乐卡组的目标了。

       如果你对于胜利仍抱有一定的执念,却又不想放弃手头的某套卡组,你可以认真思考一下将他转变为竞技卡组的可能性,他在竞技环境中是否能拥有胜利的理由,哪怕胜利的概率相对较低。但最后想提的一点是,请将竞技与娱乐作出明确的区分,在对战前约定好是玩娱乐还是玩竞技,在竞技对局中双方都只有一个目标:赢。如果你执意要用冷门卡组去竞技的话,不要抱着“输了是因为我想娱乐”或者“对手的卡组太赖皮”之类的心态去打,这是对自己和对手的不尊重。

 

最后想说的

        在改这篇文章的时候拿去让群友提点建议,在讨论中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

娱乐的本质是出于对于游戏王的热爱,他有着两种最终形态,一种是将一个系列或思路在强度上打磨至极限,用比赛成绩告诉大家这个系列/思路的潜力;另一种是将意境贯彻到底,在赛场上创造一瞬间的奇迹。前者的范例是各种使用冷门系列拿到大赛上位,后者的范例是在赛场上完成概率学上近似于不可能达成的combo。他们分别来自两次最震撼我的故事,前者来源于2020年ayt中elsie在龙魔导环境使用幻变骚灵拿到700人大赛亚军,后者来源于某决斗都市某选手在比赛中完成了光之创造神FTK。这些卡组都不是竞技的理想选择,但他们出于对自己卡组的热爱和信赖,都选择了这条痛苦之路。“知其不可而为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并坦然接受最终的遗憾,这就是热烈的决斗者吧。


游戏王:如何构筑娱乐卡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