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观念论(3)——作为一个现代人,该怎样思考哲学

2022-09-14 23:41 作者:实在界的马奎尔  | 我要投稿

3.观念论(Idealism)

  • 代表现象学→(理论到实践)德国观念论→(伦理到宗教)生存论→(话语/意识结构到意识形态)符号学

  • 场域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对立自我意识/主体所调和形而上对应着意识结构,例如符号学机制,先验框架,存在论的维度;而形而下对应着体验,抉择与认识的维度.

观念论基本问题——实在如何抵达观念

  • 进入观念论运动,就首先需要掌握观念论最为根本的问题观念并非是主体性的,而是具有明证性,超越性的,例如先天必然的数学几何逻辑学;而与观念相对立的则是实在/存在,实在/存在判断在现象学中是被悬置的,其是一种纯粹的,不加以任何体验的,不停发生,转瞬即逝的事件/意识流(心理学层面的),这也是人类心智唯一能体验到的,这也是自我意识的维度。而观念论的主要问题人类的有限性心智(心理性的事件流)如何抵达先天必然,普遍的,无限的观念的?或者可以问两者是如何抵达同一性的?

  • 康德的观念论以一种倒推的方式解答了这个问题。在康德的先验演绎中,数学和几何学中都有先天综合判断,但要使这种先天判断成立,主体的时空直观能力必须是先天综合的。而先验统觉,先验想象力,先天范畴的普遍性也是通过如此倒退方法得到,而缺乏具体的解释。其中唯一的解释为:唯有统合的感性杂多先验想象力放置到先天范畴之下整合成一个统一体,我们才能够维持自我意识的同一性

  • 在这里,康德实际上未真正回答问题,或者说是他所回到的并非观念论的那个主要问题。在康德那里,他的有限性的心智并非是上文所说的纯粹事件/意识流,而是在灵魂分类学下的心智,它并非是真正的有限,而是可以直接先天综合地把握时空关系,直达观念。而康德的观念并非是一种真正的无限,因为他的观念,例如数学,几何学与逻辑学对于上帝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 胡塞尔的现象学正面回答了观念论的这一主要问题,胡塞尔的意向性无需本质/范畴直观,而直接能够将对于当下时刻的把握转化为明证性的,普遍的维度,现在抵达时间;这里抵达空间;我的抵达我思。

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结构二分以及主体在其中的位置:

  • 进入观念论运动的另一要点为,意识到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结构的二分,以及反思(依靠逻辑学/辩证法/直观/悬置对两者进行的调和自我意识/主体是没有本体性支撑的,是无根的;而意识结构是具有超越性,先验性的,对于自我意识/主体的掌控是主体无法控制的。唯有体验到这种二分,才能够进行悬置,判断,反思等活动。而在这种二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能够探究出主体的本体论地位。在观念论运动中,有许多对于主体错误的把握,例如现象学将主体把握为了意识结构,而结构主义将主体当成了主体化的过程,试图后撤,自身作为一个非主体的观察者来反思主体。

  • 正确的对于主体的把握应该是德国古典观念论的,即主体应该是在唯我论与无我论之间来回切换的。唯我论为一种先验主义,认为主体所体验到的关于外部世界的一切,对其的时间化,空间化,客体化以及异质性他者(与内在不一致的他者)都是由意识结构所建构出来的,它作为主体的一种内在的中介使得世界得以向主体涌现。而无我论则是一种存在主义,认为意识结构是超越于主体,自我意识的,并非是内在于主体的,而是世界的本体性结构,因此世界对于主体/自我意识的涌现与主体/自我意识无关自我意识只是意识结构的剩余

  • 因而观念论对于主体的把握应当从一种理论化的观念论探索主体/自我意识对超越,控制其的意识结构机制进行的反思(依靠逻辑学/辩证法/直观/悬置导向一种对于主体在本体论的地位的探索。从而意识到主体本身是无根的,没有支撑的,从而导向对于能够改写本体论机制的行动者的寻找,来探究一种生存姿态的观念论,去探究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去为主体创造本体论地位,这是所有观念论运动的最终目的

原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5411T7Bc?spm_id_from=333.1007.top_right_bar_window_history.content.click&;vd_source=2effa79339ef3bcb144795582fe6e76f

【主义主义】观念论(3)——作为一个现代人,该怎样思考哲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