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画像集[五]越南古代君主画像及照片(上)

前言
越南虽然地理上处于东南亚,但是其传统文化属于东亚文化圈。按理说也有为君主绘制官方画像的习惯,但是存世量少得不能再少。以朝鲜半岛作为对比,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近代战乱频繁,导致画像难以保存;二是最后一个王朝阮朝诞生太晚,1780年复辟阮王,1802年攻灭西山朝,结束动乱,才过了六十年,西方殖民者(主要是法国)就用军舰大炮与之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随后,照相技术在越南广泛传播,挤占了传统绘画的地位,也因此阮朝君主的正装照片存世量巨大,远超中国、朝鲜半岛;三在追绘方面,越南人祭拜先君,多以塑像为主,现在越南民间庙宇供奉的君主,绝大多数也都是塑像;除此之外,越南的湿热气候在书画保存上也是个难题。
越南不像朝韩,没有指定官方标准画,因此阮朝以前的君主画像现代想象图,都是民间作品,简单列举一二幅比较符合的。有很多明显抄袭我国明代皇帝画像的东西就不收录了。
【郑阮纷争以前】

一,丁朝以前
1,雄王(木版画)
雄王是越南人始祖神话中的始祖,也是越南传说中的第一个王朝。下图是一幅木板画作品,中间坐着的人物即是雄王

2,安阳王
现代想象图

3,征王
现代想象图

3.2,想象图2

4,李南帝(木版画)
18世纪中兴黎朝追绘的画像

二,丁朝及前黎朝
1,丁先皇
现代绘制的画像

2,黎大行
黎大行原名黎桓,是前黎朝的第一位君主。古代在皇帝死后,定谥之前会被暂时称为大行皇帝。黎桓死后,诸子忙于争位,没有为其上谥号的条件,也可能此时越南并未实行谥号的制度。总之就一直被称为大行了。
2.1,供奉黎大行的庙宇的画像

2.2,该画像的黑白照
这里贴出此图的原因是网络上多称此画像为后黎圣宗,我是没看出这两幅画像有什么区别。

2.3,现代想象图

2.4,网络绘图

3,黎中宗
网络绘图

4,黎卧朝
网络想象图,存疑可能绘制的是黎大行

三,李朝陈朝
1,李太祖
1.1,网络想象图

2,李昭皇
现代想象图

3,陈仁宗
出自元代陈鉴如(落款)《竹林大士出山图》(现藏辽宁博物馆),此处是局部。中间被抬着的和尚模样的人即是陈仁宗,此时他已经禅位给陈英宗,研究佛学去了,还成为了越南佛教竹林禅宗派的开山祖师,称竹林大士。
3.1,《竹林大士出山图》局部

3.2,现代彩色摹写版,拍卖网站

4,陈英宗(存疑)
《竹林大士出山图》中迎接竹林大士的君主
这个迎接陈吟的君主是谁有争议,一种说法认为此画场景是陈吟从武林洞出游到占城,占城国王迎接的情景,所以是占城国王阇耶僧伽跋摩三世(中国史籍称孛由补剌者吾、补的;越南史籍称制旻),可能作者不了解占城的服饰,所以绘制成了这样;另有说法认为这是陈仁宗从其隐居的武林出发前往升龙的场景,所以君主是他儿子陈英宗。

四,胡朝后黎朝
1,黎神宗
现代想象图

2,黎熙宗
原画是塞缪尔·巴伦(Samuel Baron)于1684—1685年绘制的中兴黎朝的朝廷,所以画中君主应当是黎熙宗。但是网络上多称此人是黎初朝的黎圣宗。
2.1

2.2

3,黎裕宗
现代想象图

五,莫朝中兴黎朝
1,莫太祖
1.1,安南来威图

【郑阮纷争及西山朝】

一,郑主
1,谅国公郑检
郑阮纷争时期,郑主把持中兴黎朝的朝廷,黎皇如同傀儡,形成如同日本幕府、高丽武臣政权、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霸府政治的类似局面。此画应该是庙宇中用作供奉的画像

2,平安王郑松
2.1,《郑家正譜》画像

2.2,网络想象图

3,清都王郑梉(《郑家正譜》画像)

4,西定王郑柞(《郑家正譜》画像)

5,定南王郑根(《郑家正譜》画像)

6,安都王郑㭎(《郑家正譜》画像)

7,威南王郑杠(《郑家正譜》画像)

8,明都王郑楹(《郑家正譜》画像)

9,靖都王郑森(《郑家正譜》画像)

10,奠都王郑檊(《郑家正譜》画像)
就是旁边的小孩儿,大人是他母亲邓氏惠

11,端南王郑棕(《郑家正譜》画像)

12,晏都王郑槰(《郑家正譜》画像)
黎朝昭统帝密召阮有整起兵勤王,阮有整召集数万人攻入昇龙,驱逐郑槰,将郑主之府焚毁,郑槰出家为僧,所以这里是僧人打扮

二,阮主
1,广南阮主瑞国公阮福源
因为其先祖端国公阮潢与郑主争夺黎朝控制权失败,出镇顺化,自治一方,称广南国,但名义上仍然从属于黎朝。日本人绘制的《朱印船交趾渡航图巻》,是阮福源即位前担任广南总督时的画作。下面这张图是该图的局部,端坐上方之人即还是身为广南总督的阮福源,右侧跪坐之人是乘船来贸易的日本人。

2,广南阮主祚国公阮福淍
网络想象图

3,广南阮主定王阮福淳
此画绘制于十七世纪,出现在顺化的一间寺庙中

三,西山朝
1,泰德帝
网络想象图

2,西山朝光中帝
2.1,紫光阁旧藏清代《新封安南国王阮光平像》
光中帝,名阮惠,西山阮朝富春朝廷开国之君,曾到中国觐见乾隆,乾隆命宫廷画师绘制了这幅画像。越南方面的史料称阮惠本人其实没去,去的是阮惠找的替身。根据中方学者考证,去的就是阮惠本人(见《乾隆末安南国王阮光平人华朝觐假冒说考》)。
2.1.1画像的照片
因为原画并未公开,只有照片流传出来

2.1.2某出版物的彩色插图
虽然不完整,但是展示了人物主体

2.2,《八旬万寿盛典图说》(武英殿套印本)中的安南国王阮惠
此时他正跪在乾隆的轿子前

2.3,《八旬万寿盛典图》原画中的安南国王阮惠

2.3.2局部放大

2.4,现代复原图
可能就是根据以上几张图复原的画像

2.5,《十全敷藻图册之安南国王至避暑山庄》中的阮惠
1790年,阮惠来朝祝釐,入觐热河山庄,此画即描绘这个场景。另有说法认为画中的安南国王是后黎朝昭统帝,1789年,西山军(阮惠)击败清朝的援军,灭后黎朝,昭统帝流亡清朝,乾隆将他和他的宗室安置于京师,号“西安南营”。
2.5.1《十全敷藻图册之安南国王至避暑山庄》全图

2.5.2图中的阮惠形像(或是后黎昭统帝)

2.6,阮惠骑马像(错图)
这是阮惠在越南最广为流传的形象——一个骑马武将的模样。其源头是出现在 1932 年的杂志上的一张插图,之后迅速传播开来,在许多其他出版物上重印。插图旁注释说:此画于1790年乾隆命人所绘,军装为中国皇帝所赠。 现在很多越南人根据前文所说“阮惠找替身觐见乾隆”的史料,因而又认为这是假阮惠的画像。
2.6.1,1932年的杂志图

2.6.2清晰一点的,或许是原图的照片

2.6.3越南战争时期,南越发行货币的时候,200盾上的光中帝形象就参考了此图


南越200盾(反面)
2.6.4现代衍生图


实际上此人既不是阮惠,也不是假阮惠,这是当时不知道是错误信息导致还是有意为之,将郎世宁的《乾隆大阅图》当成了阮惠,闹了这个大乌龙。有可能是当时一些劣质的摹写本或照片流传出来,等传播到越南,附带信息从“阮惠觐见的那个乾隆皇帝的画像”走样成了“乾隆皇帝(命人)画的阮惠画像”,也是有可能的。

2.7,网络想象图

2.8,现代想象图(版本二)
2.8.1

2.8.2

2.8.3

2.9,现代想象图(版本三)

3,景盛帝
网络想象图

【阮朝】

一,法属之前
1,嘉隆帝
阮朝因为一世一元的惯例,人们都习惯用年号代指君主
1.1,法国人绘制的画像

1.2,现代根据画像绘制的复原图

1.2,法国人绘制的画像(版本二)

1.3,嘉隆帝画像(现代想象图,罗兰·雷诺)
这是传播最广的一套《历代阮朝君主画像》的其中一张,可以看出此图就是根据1.1图绘制的

1.4,陈明心绘油画

2,明命帝
2.1,法国人绘制的画像
熟悉的味道,后面更新中国篇的时候能看到一大堆这种奇葩风格的欧洲画像,长相扭曲的龙,呆滞的人物表情。后面的横幅可能是明代杨士奇的诗句:天下文明日。𠀘(两个π叠加)是天的异体字,[日目]是明的异体字。

2.2,根据上图和存世的服饰绘制的明命帝复原图(罗兰·雷诺)
(说个题外话,如果我们国家的帝王画像不幸不存于世,也就只能从欧洲殖民者的绘画中寻找影子了。对比韩国、琉球、越南,我国宋元明清的帝王画像保留相对完整,这是莫大的幸运。)

2.3,根据上图重新绘制的想象图

2.4,法国人绘制的明命帝画像(二)

2.5,明命帝和他的大臣(1872年,法国人绘制)

2.6,明命帝和他的大臣(上色版)

3,绍治帝
3.1,现代想象图,错图(罗兰·雷诺)

这幅画像没有任何的绍治帝画像基础,一看帽子就不对。据考证,这幅画的原型其实是辅政大臣阮文祥,即下图

3.2,网络想象图

4,嗣德帝
4.1,法国人绘制的头部像

4.2,现代绘制的上色复原图

4.3,嗣德帝坐像(现代想象图,错图)(罗兰·雷诺)

帽子又不对,是不是原型又错了呢,是的,据考证,原型是河宁总督黄耀(下图),帽子和容貌画得还挺到位的,就是画错了。明明嗣德帝有画像(4.1图),而且比较写实,没搞懂为什么不根据它来复原。

4.4,法国人绘制的嗣德帝坐像(1874年)
又是跑偏的画风,这龙袍,什么莫西干猴脸蛇?

5,育德帝
只在位了3天,因为在位如此之短,连年号都没来得及定,育德堂是他生前的住所,因此以育德帝称呼他
5.1,现代想象图(罗兰·雷诺)

6,协和帝
协和是拟定的年号,因为还没到第二年改元时就被废位了,所以这个年号并未实行。
6.1,半身像

6.2,协和帝坐像(现代想象图)(罗兰·雷诺)
根据上图绘制的想象图

7,建福帝
7.1,建福帝的照片

7.2,现代想象图(错图)(罗兰·雷诺)
这张建福帝的现代想象图是一张错图,实际原型是维新帝的朝服坐像照片(后面会提到这张照片)

【上篇 完】
B站专栏图片上限是100张,所以这里刚好做一个分水岭。咸宜帝即位后,摄像技术开始广泛运用于宫廷之中,从而咸宜帝及阮朝后面几位君主留下了大量的照片资料,他们的画像及照片就放到下一个专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