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HALO光环百科】迈向星海----肖恩-藤川跃迁引擎

2023-07-08 17:30 作者:神圣的斯巴达  | 我要投稿

“他们为我们所有人打开了通往星海的道路。”


肖恩-藤川跃迁引擎(Shaw-Fujikawa Translight Engine),也被称为肖恩-藤川引擎或是FTL引擎,其缩写为SFTE。这是一种人类设计制造的超光速引擎。作为一种超光速推进系统可以让船只再跃迁空间和现实空间之间进行穿梭,也让人类有了跨越星辰的机会。

萨凡纳号上的肖恩-藤川跃迁引擎


历史

 

肖恩-藤川跃迁引擎由托拜厄斯·弗莱明·肖恩和华莱士·藤川所领导的一群工程师和理论物理学家所秘密研制的神奇机器,而在完成后才在291年4月对外公布。从那时起,肖恩-藤川跃迁引擎便成为了人类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之一。毕竟倘若没有这项划时代的发明,人类指不定还只能蜗居在太阳系玩泥巴。因此许多历史学家都一致认为肖恩-藤川加速器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让万千群星将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归宿,茫茫的浩瀚星空已成为人类唯一能够继续开拓进取的处女净土。

华莱士·藤川和托比亚斯·弗莱明·肖恩因发现了跃迁航行的秘密而荣获诺贝尔奖


然而跃迁引擎并非没有限制,不过这些可能并不是因为工程设计上的缺陷,而可能是因为跃迁物理学的限制导致的。

 

到2552年,绝大多数足够大的人类飞船都配备了跃迁引擎,包括大多数(但不是全部)的UNSC海军舰艇。不过在大迁徙和人类星盟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人类技术上的不足导致跃迁时间往往较长,一次短距离的星系内跃迁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轻松搞定,但相距光年为单位的星系间旅行往往需要几周或几个月,更长距离的跃迁航行甚至可能需要半年以上。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人类的肖恩-藤川跃迁引擎在逆向先行者或是星盟技术前精度非常有限,比如在巨蛇座ψ战役中的印第安战斗群,即使提前一周就对其进行了大量精确的计算,甚至还是用了导航信标作为引导,但这样一次星系内跃迁还是让一些舰船出现了巨大的偏差,无法即时回到主力舰队周围。

在大迁徙初期通过肖恩-藤川跃迁引擎进行跃迁的人类舰船

在战争期间,愈演愈烈的人类星盟战争也让UNSC发现正面临着跃迁引擎短缺的困境,于是打捞员便成为了香馍馍。虽说这种载人救援和回收任务花销不菲,但像可靠的跃迁引擎这样昂贵又难以开发的东西自然是供不应求。因此打捞员们只需在废弃舰船上回收这些完好且尚可使用的跃迁引擎便可以获得丰厚的报酬。颇有意思的是UNSC绝对有能力自己派人干这活,但就像大多数政府活一样,UNSC更喜欢花钱请人去干。因此打捞业的市场也相当繁荣,像华纳&艾夫斯公司这样的企业便会和一些承包商打捞员签订合同。


而当战争结束后,由于人类在科学和工程方面的进步,再加上对先行者技术的逆向研制,使得人类的新型跃迁引擎几乎可以和星盟的跃迁引擎相媲美。比如UNSC无尽号便可以在误差一秒内的情况下,以一公里内的精度进行精准跃迁。而战后负责向奥星运送物资人员的波塞冬级轻型航母密尔沃基号便采用了最新型的跃迁航行技术,这些从奥星遗物中逆向而来的技术使得飞船航行的时间大大缩短。即使需要从地球航向远在天边的奥星,密尔沃基号也仅仅配备了7个小时旅行时长的舒适座椅。 


正在跃迁航行的无尽号


配备肖恩-藤川跃迁引擎的飞船除去那些极为大型的舰船外,许多小型舰船也能配备这种超光速引擎实现翱翔宇宙的能力。比如罗马短剑级巡航舰,这种长度仅243米长的船只虽小但依旧可以进行跃迁。而像秃鹰号这样的更小型船只也能进行跃迁航行,不过这种船只也算的上相当少见且昂贵的玩意儿,在2560年时07环带战役期间,民间承包商费尔南多·埃斯帕萨便认为一架秃鹰号就是个少见玩意儿,三架更是闻所未闻。然而由于秃鹰号紧凑的设计以及偶尔会故障的跃迁引擎使得秃鹰号十分昂贵----特别是在民用市场。不过D96-TCE信天翁 D82-EST蛇鹈号更为廉价的成本也导致秃鹰号逐步退出UNSC作战序列。虽然人类星盟战争结束后科技的进步使得商用的单位成本大大降低,但秃鹰号的维护一直是个问题。秃鹰号的跃迁引擎在5次飞行之后就需要重新校准,在8次飞行之后就要重建。而在第二次方舟冲突期间,火灵号成功从亨利-兰姆前哨站里抢救回一批D81-LRT秃鹰号,虽然同样装备有跃迁引擎,但是由于方舟太过于遥远因此无法依靠秃鹰号离开方舟,只能使用这些秃鹰号进行远程侦察和探索遥远的先行者设施。

正在进行跃迁航行的D81秃鹰号


设计细节


功能


肖恩-藤川跃迁引擎的功能便是在正常空间和跃迁空间的交替平面之间产生一道裂口,当然在一些来源里也被称作虫洞。而裂口的产生则是得益于引擎的高功率循环粒子加速器创造的微观黑洞。由于其质量很低,因此在蒸发成无用的热能前,霍金辐射可以使其维持一纳秒,或者可能比一秒略长一点。而就在这一纳秒的时间里,跃迁引擎便会操纵这些黑洞在正常空间和跃迁空间之间形成一连串连贯的裂口,折叠本地时空形成量子奇点,让飞船以精准可控的能量级“钻孔”进入跃迁空间。


由于启动后会产生大量的辐射,因此肖恩-藤川引擎往往会包裹在如石棺般厚重的外壳里。同时肖恩-藤川跃迁引擎在激活时还会发射出α(氦核)和β粒子(快电子)。

弗吉在火灵号拆下的跃迁引擎前


跃迁引擎整合了跃迁空间核心和隧道效应力场发生器,前者会生成跃迁裂隙以供舰船进入跃迁空间,而后者则负责在跃迁时生成量子场,形成一个包裹船体的常规时空保护罩。不仅用来防止飞船和其上的船员直接暴露在跃迁空间的11维空间中,还将飞船的存在转化为跃迁空间的外来物理学存在,从而把船只“挤压”进更高的维度。然而维持量子场也需要大量的持续运算,更大体积的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计算量。以凤凰级殖民船为例,一次跃迁航行就需要每秒进行4.3万亿次的量子场计算。

 

肖恩-藤川跃迁引擎中另一大主要组成部分便是跃迁电容器,每次进行跃迁前必须对其进行充能,大概是为了积累足够的能量来运转粒子加速器。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小时或数天才能完成。然而对于军舰来说,则可以依靠舰上更强的聚变反应堆或是反物质反应堆实现仅需18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就能完成充能。

UNSC喀琅施塔得号上的肖恩-藤川跃迁引擎


值得注意一点的便是肖恩-藤川跃迁引擎并不会让船只“加速”通过跃迁空间,反而还是需要船只上的传统聚变引擎来推动船只航行。因此有着更强引擎的船只在跃迁空间中的航行速度也更快。

 

一旦进入跃迁空间,自动控制系统的导航计算机或是人工智能将会接管导航系统,因为跃迁空间航行的协调和绘图,也就是所谓的星导也需要大量的计算,通过高速运算预测选择路径并进行流向分析,控制舰船抵达目的地。

正在进行跃迁航行的火灵号,虽然一般将跃迁空间形容为漆黑的虚空,但在各种作品中都将其描绘成不同的形象


当然,人也可以依靠自身来计算出基本的跃迁参数。对于一名海军军官来说,数学往往是成为一名出色海军军官的基础。比如在2489年的CMA所属船只丰收之季号上,内维尔少校便要求辛曼少尉在90分钟内手动计算出一份粗略的跃迁多元方程式。不过这套复杂密集的方程阵列并不“完全”需要手动计算,工作站上还有着计算公式来解决一些计算问题。而对于未来的人类英雄科尔来说就是另一回事了,这名还是学员的科尔仅花费了大约6个半小时便创造了有着全新构造和数据模型的跃迁航行多元变量方程组。计算不仅正确,而且即使对人工智能来说也算是相当优秀。而且就当时来看,科尔的跃迁变量方程组甚至太过超前,毕竟一个人类导航员要花上很长时间才能正确输入这些复杂而又精确地跃迁变量。

无尽号进入跃迁空间


在肖恩-藤川跃迁引擎的制造过程中,硒和锝可是不可或缺的两种原料。在大反叛的早期便有星球将大量提纯过的硒矿和锝矿转移至黑市倒卖。这等行为不仅会让UEG失去大笔税收,更重要的是,叛军可能会以此来私自制造肖恩-藤川跃迁引擎。

 

虽然和星盟的跃迁引擎存在不小的差距,但肖恩-藤川跃迁引擎却胜在技术架构简单,性能仍有较大优化空间,深受UNSC或是豺狼人海盗部队为代表的外部势力喜爱。

 

火灵号上搭载的跃迁引擎


危险与风险


而相对原始的跃迁引擎技术自然也有着风险,例如启动所需的脉冲能量过于巨大,放射性强,需要定期校准内部组件以降低跃迁骤停的风险。大多数人类飞船缺少专职人工智能监控和精调引擎,而内部的运作机制又极其惊喜。因此民用飞船会严格按照常规航线飞行,预先编制跃迁空间航路,避免引擎启动时损坏昂贵的核心。而高级军用舰船则配有全能的聪慧型AI以及更周全的机制。即便如此,肖恩-藤川跃迁引擎也并非万无一失。


伤痕累累的海格力斯号跳出跃迁空间回到致远星


人类所使用的肖恩-藤川跃迁引擎被认为是一种黑箱,自第一次被激活后很难修复或维护。不过这也是肖恩-藤川跃迁引擎最无以伦比的优点:实用。在人类星盟战争爆发之前,即使自发明后过去数个世纪,也仅仅对基本构造进行过细微修改。


然而这玩意儿毕竟不是十全十美的。科特-051便认为这玩意儿可是相当的危险,除去强烈的辐射外,还有着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原因:据说时空在这种设备周围扭曲。曾经的跃迁引擎必须不得不对肖恩-藤川跃迁引擎进行手动调整,而这些技术人员中有许多人不是丧命就是神秘地消失了。然而到了25世纪后期时,调整跃迁引擎依旧是一项必要工作。因为和引擎加速线圈对齐的超导磁体往往会漂移出相位,而设计用于控制它们的电子系统也会因暴露在设备周围扭曲的物理定律而经常在核心附近发生故障。


卡特和安德斯看着从火灵号上拆下的肖恩-藤川跃迁引擎


而且跃迁引擎一旦发生故障,那么问题也不一定小。比如跃迁引擎的破裂会在正常空间中产生跃迁空间碎片,最终吞噬掉引擎和整艘船只。

 

另外虽然肖恩-藤川跃迁引擎皮实耐用,但保养不当或是维护不善往往会产生一系列机械故障从而导致可预防性的跃迁中止,也被简称为跃迁骤停或是STP。当然对于这种情况,人类船员们有着另一种解读,叫做:见上帝去了(Screwing the pooch)。毕竟你可不知道重重摔回正常空间时会落到哪里。

 

更可怕的这种情况下引擎核心生成自行折叠的跃迁空间裂隙,造成跃迁空间短暂膨胀失控并进入实体空间。这一过程产生的实体漩涡将吞噬触及的一切物体。比如在2550年左右,一艘殖民地船在前往天鹅座星系的途中就因安装不当的跃迁引擎导致了灾难性的事故,船只的一半落入湮灭,700人死亡。而在致远星战役期间,UNSC发起的上勾拳行动便人为的引发这种故障。不过在摧毁CSO级超级航母漫漫长夜号时,产生的EMP效应顺带瘫痪了周围范围内的卫星。

致远星战役期间,乔治-052引爆跃迁引擎改造而来的跃迁炸弹,摧毁了漫漫长夜号


型号系列

 

密钥系列

术语“密钥”起源于华莱士·藤川博士对安装在第一台跃迁引擎核心物理包的神秘名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术语已经用来指任何SFTE的场发生器,至于主要的改进则用序列号表示。比如第三代密钥系列安装在凤凰级殖民船上,而第四代密钥系列则通常安装在护卫舰和驱逐舰上,其中便包括有伟岸级轻型护卫舰卡戎级轻型护卫舰勤勉级驱逐舰等。而翠鸟级巡洋舰秋风之墩号则在进行最后的任务前换装了第五代密钥系列的川西工业SED-2550X型跃迁引擎。而星盟所使用的跃迁引擎大概相当于第六代密钥系列。

火灵号的OKB卡尔曼11E (第III代密钥系列)跃迁引擎


梅塞顿

UNSC无尽号作为UNSC舰队的旗舰,配备的跃迁引擎便是Mark X梅塞顿/Z-试验型#78720HDS。是由具有超凡能量的先行者跃迁引擎核心回收打造而来。这台古老的引擎可以汲取泡沫化的真空能量,无需舰船的聚变反应堆供能。也因此获得了极快的跃迁航速和精度。

UNSC无尽号的跃迁引擎


鞍箱 

鞍箱并不是正式名称,而是打捞员们的之间的俗称。这种极其罕见的引擎并不会出现在民用或是商用市场,仅仅专为军事跃迁空间航行实验打造。而且为了掩人耳目还会伪装成民用跃迁引擎。一位名叫奥利弗的打捞员便在ONI的委托下捞到了这么一台鞍箱 ,虽然根绝序列号和外形应当是一台由总部位于火星的奥罗斯贸易公司生产的44型引擎。但奥利弗很快就发现了这台跃迁引擎的真正面目。奥利弗便推断这个应当是ONI某个实验室制作的原型机,能够在单次跃迁航行中实现多次短程跳跃,并依此来进行时间膨胀测量。

当UNSC米德洛锡安之心号被星盟攻占后,唯一的幸存者贝尔德经过舰上的跃迁引擎


已知型号


第三代密钥系列

--OKB卡尔曼11E

由OKB卡尔曼制造,UNSC火灵号便装备了这种跃迁引擎。


第四代密钥系列

--Starwerx FTL-290C

伟岸级护卫舰琥珀号便装备了该种跃迁引擎。


第五代密钥系列

--川西工业SED-2550X

由川西工业制造,在秋风之墩号为参加红旗行动改装时安装到舰上。

从火灵号上卸下的肖恩-藤川跃迁引擎


其他用途


除了正常的航行用途外,肖恩-藤川跃迁引擎也被活用于其他一些预定目标以外的用途。


实验航行


UNSC曾尝试过两次动力不足的跃迁航行,然而实验并没有成功,实验用的航天器也被原子化。而在2547年,哈尔西博士便利用护卫舰UNSC跳闸灯号的跃迁引擎在跃迁空间里进行了人工智能载体构建抽象分形结构的实验 。


另外目前推测至少有两艘人类舰船依靠肖恩-藤川跃迁引擎实现了大气层内的跃迁航行,不过这点还没有一个完全的定论。一艘是叛军好战之徒号,在和UNSC探戈战斗群的作战途中坠入了巨大气体行星的引力范围内并被判定坠毁,然而该舰却幸存下来。另一艘则是科尔将军的旗舰:英勇级超重型巡洋舰珠穆朗玛号。虽然表面上看珠穆朗玛号看似诱使星盟主力舰队上当,凭借一己之力全歼敌军。 但事后分析应该是科尔用另一艘半身不遂的巡洋舰伊莪号充当替身,伪造了自己的死亡,而自己则依靠着珠穆朗玛号在气体巨行星内跃迁离开,除去各种物证分析外,在战役前夕科尔要求ONI协助复查的“肖恩-滕川跃迁加速跳跃可能性分析的理论运算”的数据解析显示 :这是一个关于极限变速状态之下进行大气层内跃入断层空间的理论性演算方程。而且其环境正好也是气体巨行星。

CMA海格力斯号和另外两艘护卫舰组成的第4战斗群离开跃迁空间抵达丰饶星


在2552年时,哈尔西博士私自拐走了凯莉-087,并使用一架蝙蝠级巡游艇比阿特丽斯号前往奥星。因为这架老式船只上搭载的肖恩-藤川跃迁引擎还是60年前的型号,因此不得不需要随时调整,毕竟在跃迁空间里,物理规律偶尔才会和预期的计算相符,校正加速线圈的磁场动不动就失效,越靠近核心,电子线路就越容易发生故障。虽然哈尔西曾考虑退出跃迁空间关掉动力系统再进行调整,虽然比较安全,但考虑到这艘小船在第一次启动跃迁引擎时就几乎导致线圈超载,因此也很难说能否承受的住再一次跃迁。


在这种情况下哈尔西不得不冒险在跃迁途中对跃迁引擎进行了一次冒险的手动调整。小心翼翼的将过冷超导磁体进行了2毫米的调整后,成功将线圈电力输出增加了32%。而且哈尔西甚至可以从表示跃迁轨迹的数字函数里找到假象平面的鞍点回旋点来绘制退出向量,并重新取得等离子线圈的粒子加速器的能量,当然这也有着让线圈过载的风险。

使用肖恩-藤川跃迁引擎进行航行的温哥华级信使船汉号


武器化


跃迁引擎也可以充当临时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过价格自然是非常的高昂。比如可以人为引发跃迁引擎故障从而在一公里宽的半径内瞬间产生不受控制的跃迁裂隙,并将范围内的所有物体都拉入跃迁空间里。同时在对大反叛升级为一场大规模战争的预测也表明,如果不对具有跃迁能力的船只加以管制,那么任何敌对的殖民地都能将其改装为对抗UEG的武器。


在人类星盟战争中也出现了多次将其武器化的例子。


在2531年时,UNSC火灵号便将舰上的跃迁引擎作为临时炸弹,将伊特兰港中心的卫星恒星通过连锁反应诱变为超新星。然而由于战斗过程中跃迁引擎受损,因此弗吉资源留下手动校准线圈引爆引擎。最终这枚简易炸弹的效果完美,使得微型超新星将整个盾世界以及内部的庞大先行者舰队化为灰烬。

杰罗姆-092和弗吉在已经过热的跃迁引擎前,准备引爆恒星摧毁这个盾世界


同年,ONI使用被部分拆解过的跃迁引擎瘫痪了科特-051的雷神锤护甲和推进器,随后将其送入了精心规划的漂流轨道,“伪造”了他的死亡,只为将他带往新一代斯巴达III期项目


而在致远星战役期间,UNSC在面对突然出现的CSO级超级航母漫漫长夜号时显得有些措手不及。而NOBLE小队凯特-B320便想到了一场因安装跃迁引擎不当而造成的事故,并以此设计了一个摧毁漫漫长夜号的计划。于是UNSC开始执行摧毁漫漫长夜号的上勾拳行动以及吸引星盟舰队的左刺拳行动上勾拳行动的过程便是将巴黎级护卫舰萨凡纳号的跃迁引擎改装为一个临时的跃迁炸弹。随后通过跳帮占领SDV级虔诚祈祷号,由鹈鹕号将跃迁炸弹送入虔诚祈祷号后,再在虔诚祈祷号靠近到足够距离引爆,让不受控制的跃迁裂隙吞噬掉漫漫长夜号。最终行动取得了成功,可是由于战斗中激烈的交火破坏了跃迁炸弹的激活计时器,于是乔治-052以生命为代价手动引爆,将漫漫长夜号拦腰截断。

致远星战役期间,UNSC人员正将萨凡纳号的肖恩-藤川跃迁引擎安装到鹈鹕号上将其作为跃迁炸弹


花絮

 

-肖恩-藤川这个名称灵感来源可能也是Bungie从科幻电影异形中得来的,在这部电影中,著名公司维兰德-汤谷便是由西方和亚洲姓氏一起命名的。

 

-在现实世界的物理学中,黑洞已经被确定为构建可穿越虫洞的可能向量,特别是通过使用克尔公制。

 


画廊

火灵号上跃迁引擎的建模渲染图
萨凡纳号上跃迁引擎的概念艺术设计
萨凡纳号上的跃迁引擎
萨凡纳号上的跃迁引擎


【HALO光环百科】迈向星海----肖恩-藤川跃迁引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