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8.6.1 地租

2023-10-31 13:41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六节 农业中的资本主义发展。地租


  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在农业中也像在工业中一样确定不移地起着作用。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农产品也开始为销售而生产,成为商品。农业变成了生产商品的经济部门。商品生产者之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这使得土地、耕畜和农具较少的小土地所有者处境十分困难。大量小生产者破产,加入无产者队伍。很大一部分生产集中在农村的资本主义上层分子手里。农村形成了两个居于两极的集团:一方面是贫农和雇农,另方面是农村资产阶级(富农、资本家和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里还存在的在相当程度上资产阶级化的地主)。中农居于这两个集团之间。

  在比较了资本主义在农业中和工业中发展的过程以后,不能不指出前者的极端落后性。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封建残余限制了资本主义在农业中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落后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农业中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被寄生的土地所有者阶级以地租形式占有了。


1、地租


  资本主义农业与资本主义工业不同,它的全部新创造的价值要分给三个阶级。农业工人得到工资,租佃资本家取得一般的平均利润,而土地所有者取得地租。于是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在农业中,除了资本的一般利润之外,如何出现特殊的剩余价值份额,它如何被土地所有者以地租形式从租佃资本家手里夺过来?。

  马克思回答这个问题时指出了农业的某些经济特点。每个经营者所经营的土地肥力不同,距离市场的位置也不同。在开支相等的条件下,较好土地的产量高于较差土地的产量。土地距离市场的位置也是如此。土地离市场越近,产品的运价就越低,经营就越有利。为了简便起见,我们把这两种区别(即土地肥力的区别和距离上的区别)统称为好地与坏地的区别。只是好地和中等地所出产的产品不足以满足社会需要,所以必须耕种坏地。然而资本家不但在好地和中等地上,而且在坏地上,也要求除补偿生产费用外,还取得平均利润。因此农业品的生产价格等于坏地上的生产费用加上平均利润。而中等地和好地除了平均利润外,还能提供某些余额;租佃资本家不得不把这种余额付给土地所有者。

  质量好、距离市场近的土地同质量坏、距离市场远的土地比较起来,可以得到额外的利润,这就是级差(等差)地租Ⅰ,因为这是由于土地好坏不同而形成的。然而土地肥力和位置上的这种差别仅仅是创造级差地租Ⅰ的条件,是天然基础。这种级差地租的来源则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租佃资本家通过追加投资可以在任何一块土地上获得额外的利润,因为追加投资可以使他得到比决定单位产品价格的坏地更高的产量。在土地上进行新的投资,即实行农业集约经营而获得的额外利润称为级差地租Ⅱ。如果额外利润是在旧合同期满之前取得,那末级差地租Ⅰ就归资本家所有。但是在签订新的合同时,土地所有者一般要考虑到农业集约经营的后果并提高地租,把级差地租Ⅰ也包括进去。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用什么“土地肥力递减规律”来解释级差地租的产生。马克思和列宁都证明过,臆造的“土地肥力递减规律”同地租理论毫不相干。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编造这个规律,宣传这个规律,是为了替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推脱责任,把农产品昂贵、广大农民贫困和土地横遭滥用的全部责任从他们身上推到这个永恒不变的“规律”的作用上。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马尔萨斯牧师,就是依据这个“规律”,宣称人口的增长永远超过农产品的增长,因此为了保持一定的“均衡”,战争、瘟疫以及贫困阶级节制生育等是必要的。现代马尔萨斯主义者利用所谓“土地肥力递减规律”来为侵略战争和大量毁灭人类作借口。

  土地所有者占有的级差地租一般都是用在非生产性目的上,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绝对地租在这一点上具有更大的意义。

  如上所述,坏地不能带来级差地租。但是坏地的所有者不会无报酬地、不收地租便把自己的土地交给资本主义企业主使用。坏地上的地租是从哪里来的呢?

  大家知道,只有可变资本才产生剩余价值。在农业中技术比工业低。这是因为短期租用土地的资本家投到机器、建筑物等方面的资金没有工业资本家投到自己企业上的那样多。由于资本有机构成较低,在资本数量相等的情况下,农业的剩余价值多于工业的剩余价值。假定工农业生产费用都是100个货币单位,工业的不变资本为90,可变资本为10,农业的不变资本为80,可变资本为20。这时工业中的剩余价值(剥削率为100%)就是10个货币单位,而农业是20个货币单位。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垄断,资本不可能自由地转移到农业中来。因此,工业与农业间的利润率平均化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农产品的价格不是与生产价格相适应,而是与价值相适应        价值与生产价格间的差额就是绝对地租。这个差额也是农业中较高的剩余价值同工业中较低的剩余价值之间的差额(在我们举的例子里这个差额是10个货币单位)。

  社会以地租形式缴纳给大土地所有者贡赋,使得食品和农业原料价格高昂,从而使城乡劳动者的境况恶化。土地所有者还从矿山工业企业那里取得贡赋,这就提高了矿产原料的价格。地租也提高城市建筑用地的价格,从而引起房租涨价。地租上涨也使没有土地的农民的处境恶化。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8.6.1 地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