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晋楚争霸(7):首次弭兵,鄢陵之战

2023-02-10 09:52 作者:未见文德之子桓  | 我要投稿

观前提醒:本文以叙述晋楚两国之间的直接战争为主,两国国内及其他诸侯国的情况则不多讨论。由于本人所掌握史料有限,其中所记可能有多处缺漏、错误之处,希望各位斧正。

公元前583年,晋国栾书率军进攻与楚国结盟的蔡国,进而侵犯楚国本土,作战中俘虏了楚国大夫申骊。楚军败退,晋国乘胜追击,进攻楚国的盟国沈国,俘获了沈国国君揖初,标志着晋国在晋楚争霸中已完全占据了上风。 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去世,晋厉公继位。 宋国大夫华元不但与晋国执政卿栾武子是好朋友,也和楚国令尹子重交好。公元前579年,华元的安排下,晋国的卿士燮与楚国公子罢、许偃在宋国的西门外会盟。订立合约:凡是晋、楚两国,不要相互一兵戎相见,要好恶相同,一起救济灾难危亡,救援饥荒祸患。如果有危害楚国的,晋国就攻打他;对晋国,楚国也是这样做。两国使者往来,道路不要阻塞,协商不和,讨伐背叛。谁要违背盟约,神灵就要诛杀,使他军队颠覆,不能保佑国家。是为第一次弭兵之盟。 然而,晋国、楚国第一次弭兵之盟很不稳定。晋楚两国长达半个世纪所积的仇隙,是没办法在短期之内,或者只靠这一纸合约化解的。晋国、楚国双方在形势不利于己时,都希望靠着暂时的休战而得以调整;但是,当形势好转时,就会把盟约抛在脑后,发起新的攻击。 公元前577年,郑国攻打许国,攻入了许都外城,许国被迫割地媾和。许国作为楚国的附庸,郑国的行动自然要引起楚国的干涉。次年,楚国便发兵攻打郑国,迫使郑国屈服于楚。接着又伐卫,晋国中军将栾书意图报复楚国,但遭到韩厥的反对。而许灵公害怕郑国逼迫,请求迁到楚国,楚国公子申把许国迁到叶地(今河南省叶县南),其旧地为郑国所有。 公元前575年,郑国仗恃有楚国作后盾,兴师进攻宋国。郑国的所作所为,直接违反了诸侯的盟约,且为楚国势力的北上提供便利条件。对此晋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下决心讨伐郑国。 晋国一方面出动四军,一方面派人前往卫国、齐国、鲁国,准备协同作战。晋军统帅是:国君晋厉公亲统四军;中军将栾书,中军佐士燮;上军将郤锜,上军佐荀偃;下军将韩厥,新军将郤犨,新军佐郤至。下军佐荀罃留守国内。 郑国国君郑成公闻讯,向楚国求救。楚共王决定出兵救郑,以司马子反、令尹子重、右尹子革统领三军,会同蛮军,迅速北上援救郑国。楚军统帅是:楚共王亲统三军;司马子反将中军,令尹子重将左军,右尹子革将右军。楚共王亲兵左广彭名驾驭战车,潘党为右;右广许偃驾驭战车,养由基为右。郑成公亲率郑军,石首驾驭战车,唐苟为右。 五月,晋军渡过黄河,听说楚军将来到,中军佐士燮想退回去,进行了反战陈述,中军将栾书没有同意他的请求。 六月,晋国军队和楚国军队在鄢陵(今河南鄢陵县北)相遇。士燮不想同楚军交战。新军佐郤至说:“秦、晋韩原之战,惠公没有凯旋;晋、狄箕之战,主帅先轸阵亡;晋、楚邲之战,主帅荀林父兵败溃逃。这些都是晋国的奇耻大辱!你也见过先君这些战事,现在我们躲避楚军,就又增加了耻辱。”士燮说:“我们先君多次作战是有原因的。秦、狄、齐、楚都是强国,如果他们不尽力,子孙后代就将被削弱。现在秦、狄、齐三个强国已经屈服了,敌人只有一个楚国罢了。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国家内部和外部不存在忧患。如果外部不安宁就必定会有内部忧患。为什么不暂时放过楚国,使晋国对外保持警惕呢?”结果士燮的意见没有被栾书采纳。 农历六月二十九,是古代用兵所忌的晦日,楚军想在援晋的齐、鲁、宋、卫联军到达之前速战速决,于是在当天早晨趁晋军不备,利用晨雾掩护,突然迫近晋军营垒布阵。晋军因营前有泥沼,加之楚军逼近,兵车无法出营列阵,处于不利地位。晋军中军将栾书主张先避其锋芒,固营坚守,待诸侯援军到达,以优势兵力转取攻势,乘楚军后退而击破。 新军将郤至则认为应当出击迎战,并列举楚军的诸多弱点:楚军中军将子反和左军将子重关系不好;楚王的亲兵老旧不精良;郑军列阵不整;随楚出征的蛮军不懂得阵法;楚军布阵于晦日,实不吉利;楚军布阵后,阵中士卒喧哗不静,秩序混乱。晋厉公采纳郤至的建议,决定统军迎战。又采纳士燮的儿子士匄的计谋,在军营内填井平灶,扩大空间,就地列阵,既摆脱不能出营布阵的困境,又隐蔽自己的部署调整。 楚军方面,楚共王在晋国叛臣伯州犁陪同下,登上巢车,观察晋军在阵营内的动静,伯州犁把晋厉公亲兵的位置告诉了楚共王。晋厉公也在楚国旧臣苗贲皇的陪伴下,登高台观察楚军的阵势。苗贲皇也把楚共王亲兵的位置告诉了晋厉公。晋厉公左右的将士都说;“楚国最出色的武士都在中军,而且人数众多,不可抵挡。”晋厉公卜筮问吉凶,卜官说大吉。 苗贲皇熟悉楚军内情,向晋厉公提出建议说:“楚国的精锐部队只不过是中军里那些楚王的亲兵罢了。请分出一些精兵来攻击楚国的左右两军,再集中三军攻打楚王的亲兵,一定能把它们打得大败。”晋厉公采纳苗贲皇的建议,由中军将、佐各率精锐一部加强左右两翼。在营内开辟通道,迅速出营,绕营前泥沼两侧向楚军发起进攻。首先击破楚军中薄弱的左、右军。 楚共王望见晋厉公所在的晋中军兵力薄弱,即率中军攻打,企图先击败晋中军,结果遭到晋军的抗击。晋将魏锜用箭射伤楚共王的眼睛,迫使楚中军后退,未及支援两翼。楚共王召来养由基,给他两支箭,令其射魏锜。养由基一箭射中了魏锜的颈项,魏锜伏在弓套上死去,养由基携另一支箭向楚共王复命。战斗从晨至暮,楚军受挫后退,虽然楚王子公子筏被俘,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郑将唐苟为保护郑成公败逃而战死,但双方胜负未定。 楚共王决定次日再战。楚国的司马子反派军吏视察伤员,补充步兵与车兵,修理盔甲武器,清理战车马匹,命令次日鸡鸣时吃饭,整装待命,投入战斗。晋国的苗贲皇也通告全军作好准备,次日再战,并故意放松对楚国战俘的看守,让他们逃回楚营,报告晋军备战情况。楚共王得知晋军已有准备后,立即召见子反讨论对策,子反当晚醉酒,不能应召入见。楚共王无奈,引领军队趁着夜色撤退。楚军退到瑕地(今安徽蒙城县东北)时,子反为令尹子重所逼,畏罪自杀。 鄢陵之战是晋楚争霸战争中继城濮之战、邲之战后第三次、也是两国最后一次主力军队的会战。鄢陵之战标志着楚国对中原的争夺走向颓势。晋国虽然借此战重振霸业,但其对中原诸侯的控制力逐渐减弱。

晋楚争霸(7):首次弭兵,鄢陵之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