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Low-Fi随聊第131期】蜕变—弱水时砂 极光Evo HiFi版使用简评

2022-05-06 19:47 作者:量产型旗天  | 我要投稿

此副弱水极光EVO hifi版为品牌方提供。

 

我上一次接触到弱水的百元档入门塞还是极北之森,那会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当时来看极北之森最大的意义是填补了这个价位的空缺,表现上差强人意,而且小毛病不少。虽然后续貌似是延续极北之森的设计,陆陆续续推出了很多这个价位的产品,但大多都不温不火。

 

极光evo是今年上半年刚刚发布没多久的新品,虽然对应的大概率是极光的上位,但是我个人感觉其实极光evo的设计理念还是变化不小的。虽然依然没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它的表现我个人觉得在这个价位上还算有一定的竞争力。

 

外观方面,采取的是铝合金和塑料接合的腔体,铝合金壳体为cnc加工产物,边缘做了高光倒角的处理,但是有一定程度的厂伤。背面印有产品文字logo,即Auro evo。腔体内侧的塑料件上写有左右标识,内侧以及前端各有一个出气孔。塑料件与铝合金件的公差把控还算不错,结合比较紧密,没什么明显落差。

虽然说刻板印象不可取吧,但我还是想说这做工属实不太像弱水,进步太大了。

 

线材方面为无氧铜材质,线皮外包一层编织网,3.5单端插头。弹性弱,自缠绕现象几乎没有。佩戴体验比较一般,体积比较小巧,所以基本上不会硌耳朵。但是因为官配耳塞略微有些短,所以佩戴上有时候塞过头了容易漏气,个人比较推荐直接用原装的双节套而不是单节。

除此之外就是依照原本设计不去绕耳佩戴的话,即便有针织线皮+束线器辅助,依然有比较严重的听诊器效应,绕耳可以解决。

 

做工虽然谈不上精致,但大体上还算优秀,

 

而放在弱水全家桶更堪称划时代般的进步()

 

外观风格看个人喜好,佩戴上的问题主要是直插依然有较为明显的听诊器效应,除此之外比较难受的一个瑕疵就是高光倒角处理的铝合金壳体依然有刮蹭的风险,而且出厂就会有细微厂伤,对强迫症稍显不友好。

 

 


声音方面,极光evo依然是属于相当易于驱动的塞子。

前端依然是paw6000,原装双节套。

 

极光evo是一条明显偏中下盘且略微有一些暖声的塞子。低频量感相当充沛,回弹速度较快,有着还不错的下潜和质感。高频有一定的延伸,但不夸张,亮度适中,表现比较柔和。

极光evo的信息量和分离较为一般,动态表现在同价位属上游水平,声场感适中,总体上单元素质还算是过硬的。

 

人声方面,我个人觉得算是极光evo的亮点之一。这条塞子很明显的在中下盘是由做出一定程度的突出的,人声结像相当清晰且细腻,位置上略微贴近人耳,但并不会让人感到怪异,齿音把控适度。在足够的信息量以及还不错的动态表现下,大部分以人声为主导的曲目都能得到比较出色的演绎,而且男女声的表现都称得上出色,没有刻意偏向哪一方。

 

器乐方面稍显逊色,虽然极光evo本身的高频总体表现并不算差,但是线条感较差。外加略多的泛音,使得部分器乐,尤其是弦乐表现略微有些散,且缺乏锐度。表现比较优秀的依然是低频到中高频段这一区间内,部分吉他solo类的曲目能有还算不错的表现。其他部分虽然大体上依然称得上悦耳,但我个人就不是特别满意了。

极光evo的声音表现还是相当鲜明的,个人感觉算得上这个价位里面对流行人声把握最好的塞子之一了,从《Nomad》剧中插曲《Rise Up》这类曲目到ado的《踊》都能有恰如其分的演绎。器乐方面就显得平平无奇,稍显遗憾。

 

 

总得来说,虽然极光evo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毛病比如佩戴以及厂伤之类的,但是我个人感觉极光evo在同价位的表现称得上是可圈可点的,是这两年少有的偏中下盘的玩意,在同价位还算是有一定的竞争力,走向不偏不倚,但是又带有一定的个性色彩。如果是平时听流行曲子多,而且对人声表现有一定要求的话,完全可以把极光evo纳入考虑范畴。

顺带一提,对于已经入手的用户,如果家里有像aet08这种窄口套的话,个人也强烈推荐换上去试试,有奇效。

 

极光evo相比于此前的一系列百元档产品而言,我个人感觉是最为成熟的一副。不仅仅解决了本家一直以来被诟病的做工问题,而且在声音表现上也尤为可圈可点。而我个人抛开因为耳朵太大导致原装耳塞每一副都tm漏气的问题不谈的话,我还是挺喜欢的这玩意的。这年头大伙都往性冷淡的声音上靠,确实少见这样侧重点明确而且水平还不错的产品了,希望这次极光evo能拿下一个好的成绩吧。

 

这一期就到此结束,最后再次感谢弱水提供的极光evo。


依然是有什么想问的想聊的欢迎评论留言加群:602700938


感谢阅读。

【Low-Fi随聊第131期】蜕变—弱水时砂 极光Evo HiFi版使用简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