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成体考研346体育专硕、在职非全研究生备考攻略

2023-03-09 13:15 作者:成体学哥体育考研  | 我要投稿

成体学哥 成体考研资料库

#成都体育学院 #成体考研 #成都体育学院考研 #成体考研资料 #考研

一、专业简介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38种专业学位中的一种,2005年成立并开始招生;共有4个培养领域,分别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全国除香港、澳门和台湾外,共有63所院校开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全日制攻读、在职攻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2种形式。

二、相关简介

培养目标

体育硕士旨在培养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

三、研究生专业介绍

045201体育教学

045202运动训练

045204社会体育指导

1开设该专业的院系

(1)体育教育学院(体操学院)

(2)运动训练学院

(3)武术学院

(4)艺术学院

(5)运动休闲学院

(6)足球运动学院

2研究方向

(1)田径专项

(2)篮球专项

(3)排球专项

(4)足球专项

(5)体操(健美操)专项

(6)游泳专项

(7)乒乓球专项

(8)网球专项

(9)羽毛球专项

(10)高尔夫专项

(11)大众健美健身专项

(12)武术专项

(13)艺术体操专项

(14)运动舞蹈专项

(15)户外运动专项

(16)体能训练(仅限045202运动训练领域)

3学制学位

学制为3年,毕业时颁发体育硕士学位。

4就业方向

大中专学校、业务体校、公安、部队、各级体育局及武术院(馆)、武术运动队等。

5导师简介

(1)田径专项

吴向明 教授         曾洪林 教授

胡雪春 副教授        陈小伟 副教授

王刚 副教授         唐建忠* 教授

李锐* 教授

(2)篮球专项

李明达 教授         刘永峰 教授

余万斌 教授                         胥万兵 研究员

罗勇 副教授                         杨飞 副教授

万宏 副教授                         张宁 副教授

柴云梅 副教授        冉建* 教授

杨成* 教授                          母庆磊* 教授

(3)排球专项

舒为平 教授                        王世伟 副教授

唐照华* 教授                      杨鸣亮* 教授

刘 江* 教授                       石金亮* 教授

(4)足球专项

杨立 教授                          牛锦山 教授

蒲鸿春 教授         李增民 教授

田建强 教授                         兰亚 副教授

张乾伟 副教授        李畔 副教授

张晓刚 副教授        李静* 教授

(5) 体操(健美操)专项

潘小非 教授         毛俐亚 教授

邱建钢 教授         李遵 教授

刘智丽 教授                        周学斌 副教授

李德华 副教授                    余乔艳 副教授

吴润平* 教授                      廖恒* 教授

(6)游泳专项

吴向明 教授                         曾洪林 教授

胡雪春 副教授        陈小伟 副教授

王刚 副教授                         唐建忠* 教授

李锐* 教授 

(7)乒乓球专项

李林 教授                            岳海鹏 教授

杨成波 教授         刘骞*教授

(8)网球专项

付东 研究员                         邬红丽 教授

向勇* 教授                          杜长亮* 教授

(9)羽毛球专项

李林 教授                            沈乐君 教授

杨成波 教授         陈兴东* 国家教练

杨英* 教授          俞大伟* 教授

(10)高尔夫专项

舒建平 教授                         蒋书君 副教授

(11)大众健美健身专项

舒建平 教授         刘奇 教授

闫虹 副教授                         王天文 副研究员

(12)武术专项

赵斌 教授                              陈振勇 教授

王明建 教授                           龚茂富 教授

孙超 副教授                           辛双双 副教授

卿光明 副教授                        陈扬 副教授

马秀杰 副教授                        李传国 副教授

姬瑞敏 副教授                        刘涛 副教授

文烨* 教授                              刘伟* 教授

(13)艺术体操专项

潘小非 教授

(14)运动舞蹈专项

邱建钢 教授           邬红丽 教授

牟世旭 教授                            李韵葳 教授

李德华 副教授                        刘欣 副教授

方奇 副教授                            李鸿* 教授

(15)户外运动专项

舒建平 教授                           向剑锋* 教授

刘余 副研究员

(16)体能训练(仅限 045202运动训练领域)

吴向明 教授                           王刚 副教授

王天文 副研究员

6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202 俄语或 203 日语或 204英语二

(3)346 体育综合

(1)《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田麦久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年版)

(2)《运动竞赛学》,人民体育出版社,刘建和主编,(2008年版)

(3)《学校体育学》,周登嵩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版)

(4)《运动生理学》,全国体育学院统编教材,王瑞元、苏全生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年版)

(5)《运动生理学》,高等教育体育学精品教材,运动生理学编写组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16年版)

7复试科目

(1)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综合与田径专项技能

(2)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综合与篮球专项技能

(3) 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综合与排球专项技能

(4) 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综合与足球专项技能

(5) 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综合与体操(健美操)专项技能

(6) 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综合与游泳专项技能

(7)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综合与乒乓球专项技能

(8) 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综合与网球专项技能

(9) 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综合与羽毛球专项技能

(10) 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综合与高尔夫专项技能

(11) 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综合与大众健美健身专项技能

(12) 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综合与武术专项技能

(13) 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综合与艺术体操专项

技能

(14)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综合与运动舞蹈专项

技能

(15)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综合与户外运动专项

技能

(16)体育教育训练理论综合与体能训练技能

8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1)教育学

(2)体育史 

9、历年分数线

10招生人数分析

2023年

(1)拟招总数116人

(2)拟招推免56人

(3)实际推免13人

11录取人数分析

2022年

(1)复试分数线311分

(2)复试人数149人

(3)拟录取人数117人

四、历年真题回忆

346体育专硕历年真题

试题分析:

初试的内容均为公共课:外语(英语2、日语、俄语)、思想政治理论和专业课,专业课整体以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少部分专业课存在选择题、判断题等题型,但整体分值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近几年每年的论述题基本上都会出现1-2道与当年体育重大事件或者体育时事热点有关的试题。

五、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分为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选修课和教学实践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一) 公共课(10学分)

公共课为必修课,包括自然辩证法、逻辑学、外语和计算机与数据处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学时(2学分)

2.逻辑学 32学时(2学分)

3.外语 72学时(4学分)

4.计算机与数据处理 36学时(2学分)

(二)专业领域核心课(12学分)

专业领域核心课是专业领域的必修课,设置6门课程,每门课程2学分。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提高本专业领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1.体育课程论 36学时(2学分)

2.体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36学时(2学分)

3.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36学时 (2学分)

4.运动伤病的防治与康复 36学时(2学分)

5.社会体育学 36学时(2学分)

6.体育产业理论与实践 36学时(2学分)

(三)选修课

选修课是为学生发展个性,进一步强化和提高在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开设的选修课程,每门课不超过1学分。

1.体育科研方法 18学时(1学分)

2.体育文献检索与应用 18学时(1学分)

3.体育管理实务 18学时(1学分)

4.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 18学时(1学分)

5.自然辩证法概论 18学时(1学分)

6.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学时(1学分)

7.学校体育热点问题 16学时(1学分)

8.运动技能学习原理 16学时(1学分)

9.国民体质监测与评价 16学时(1学分)

10.运动训练生物学评价 16学时(1学分)

11.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16学时(1学分)

12.休闲体育概述 16学时(1学分)

13.运动处方 16学时(1学分)

14.团体操编排 12学时(0.5学分)

15.中外学校体育教学比较 12学时(0.5学分)

16.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  12学时(0.5学分)

17.体育场馆营运 12学时(0.5学分)

18.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 12学时(0.5学分)

19.国际体育赛事与国际体育组织 12学时(0.5学分)

20.大型体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12学时(0.5学分)

21.大众健身手段与方法 12学时(0.5学分)

22.养生健身方法 12学时(0.5学分)

2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览 12学时(0.5学分)

24.奥林匹克运动 12学时(0.5学分)

25.体育新闻概要 12学时(0.5学分)

注:其中标※号为指定选修课。选修课按学生选课人数多少排序开设8一12 门课程,主要运动项目根据学生选择情况开设4个项目。

(四)教学实践课(13学分)

教学实践课包括专业实践指导和教学实习两部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特定体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其获得者应该具有较强的体育实践能力,因此体育实践环节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教学实习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时间不少于一年。

1.专业实践指导(5学分)

专业实践指导是指在导师指导下,从事专业领域技术和知识的训练与辅导,掌握本专业领域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具备胜任所学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专业实践指导课136学时,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2.专项技术提高(5学分)

专项技术指导是指从事各专项技术领域的训练,掌握本专项知识和技能,提升专项技术水平和能力。专项技术提高136学时,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3.教学实习(3学分)

教学实习是指学生通过到与所学专业领域相关的学校、体育部门、社区或企业参加实习或工作实践,培养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实习结束后要撰写实习或实践总结报告,通过实习所在单位的评定后获得相应的学分。教学实习不合格不予毕业。

六、学位论文及有关要求 

(一)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于第4学期结束前进行。

(三)修满规定的学分后方可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

(四)论文的选题须紧密结合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等方面的工作需要,注重针对性、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

(五)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报告、运动训练方案与研究、典型案例分析、大型体育活动实践方案等,论文字数不少于23000字。

(六)学位论文预审及答辩工作按照《成都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规定》执行。

(七)申请硕士学位,公共课、专业领域核心课、专业实践指导课考试成绩须达76分以上,同时英语六级考试300分以上(或参加外语口语考试并达到指定要求),小语种(日、俄语)大学四级考试45分以上,同等学力考试40分以上。

(八)完成课程学习及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达到学位外语标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成体考研346体育专硕、在职非全研究生备考攻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