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in:央行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 │ 4月29日
「智能汽车」
-北京发放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百度、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准企业
-文远知行发布并正式下线首款全无人驾驶环卫车
「医药生物」
-君实生物:新冠药物VV116正处于国际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阶段
-智飞生物推进新一代重组蛋白新冠疫苗研发
「新能源」
-预计到2050年中国面向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将至少达140万亿元
-三星正考虑在折叠机上采用ATL生产的电池
「半导体」
-思特威开发国产自研高端BSI工艺平台
-云途半导体第二款车规级MCU量产
「人工智能」
-欧菲光:公司已实现多芯片和三合一方案 2022年将实现五合一方案
-“拓攻机器人”完成1亿元B+轮融资
「元宇宙」
-LG显示拟进军XR市场
-兆讯传媒成立子公司拓展元宇宙业务
「更多硬科技」
-央行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 额度为2000亿元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重庆)开建
智 能 汽 车
■北京发放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百度、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准企业
4月28日,北京发放无人化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百度、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准企业。据介绍,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将正式开启无人化自动驾驶出行服务,首批投入10辆无人车,后续计划再增加30辆无人车,至此百度已拥有国内最大的无人驾驶车队。同时,小马智行将在北京市亦庄经开区60平方公里核心区内开展无人化Robotaxi。(36氪)
■文远知行发布并正式下线首款全无人驾驶环卫车
L4级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推出中国首款前装量产全无人驾驶环卫车,并宣布车队正式下线,5月起将在广州南沙区全区域开展公开道路测试,首批车队规模将超50台。(36氪)
■小米加入CCC董事会 推进数字车钥匙发展与应用
小米集团宣布正式加入了Car Connectivity Consortium董事会。CCC是一个致力于制定智能手机到汽车连接解决方案标准的全球跨行业组织。CCC的成员公司超过一百家,其中既包括通用汽车、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汽车制造商,也包括谷歌、苹果、三星等智能手机制造商,以及大量的汽车一级供应商和软件开发者。(财联社)
■大众旗下软件公司CARIAD成立中国子公司
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中国子公司今日正式成立,成为CARIAD在欧洲之外的第一家子公司。据悉,CARIAD中国团队将推动面向中国消费者的软件产品的开发,包括与总部共同开发统一、可扩展的全新软件平台,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以及下一代智能互联功能。这一技术栈将于2025年左右推出,并预搭载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财联社)
■阿维塔科技新一轮估值增至62.6亿元,正有序推进A轮融资
阿维塔科技宣布,阿维塔科技新一轮估值增长至62.6亿元。此轮估值的大幅增长,源于首轮战略融资24.2亿元资本金的计入,以及基于收益法评估,对阿维塔的未来销量、收入预期一定幅度的上调。目前阿维塔科技正有序推进A轮融资。(36氪)
医 药 生 物
■君实生物:新冠药物VV116正处于国际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阶段
君实生物发布公告称,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口服核苷类抗SARS-CoV2药物VV116正处于国际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阶段,多项针对轻中度和中重度COVID-19患者的注册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36氪)
■智飞生物推进新一代重组蛋白新冠疫苗研发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4月26日报道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及合作团队在新冠肺炎疫苗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研究者们开发了快速适应新冠肺炎流行变异株的嵌合受体结合结构域(RBD)二聚体蛋白疫苗的设计方法,其为两个异源的RBD串联形成,与同源的RBD二聚体相比,嵌合RBD二聚体在动物体内可刺激产生更加广谱的抗体反应及提供更好的保护效果。(财联社)
■科兴制药:根据目前实验研究结果 SHEN26在体内抗病毒效果显著
科兴制药在互动平台表示,根据目前实验研究结果,SHEN26在体内抗病毒效果显著。公司计划在Ⅰ期临床研究结束后开展Ⅱ/Ⅲ期国际多中心研究,临床研究方案将参考CDE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新药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进行。(财联社)
■国内首个肿瘤数字疗法产品获批上市
据悉,零氪科技旗下子公司众曦医疗科技针对肿瘤患者的数字疗法产品TH-002获批医疗器械二类证,这也是国内肿瘤领域数字疗法首证。此前,国内已经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数字疗法产品(以医疗器械软件形式获批)超过17款,但并未涉及肿瘤领域。TH-002主要面向早期术后肺癌患者,为其提供个性化院外康复治疗方案。(科创板日报)
■国产PD-1单抗治疗食管癌全球3期临床试验成功
百济神州宣布,其自主研发的PD-1单抗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治疗一线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全球3期临床试验RATIONALE 306达到总生存期的主要终点。食管癌是消化道领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全球食管癌发病风险最高的地区之一,每年新发病例数约占全球的53.7%,死亡病例数约占全球的55.7%。(财联社)
■国内首个帕金森领域多能干细胞衍生药物IND受理
据悉,睿健医药帕金森研发管线NouvNeu001的IND申请正式获得受理,这也是国内首个帕金森领域多能干细胞衍生药物IND受理。临床前数据显示,通过睿健医药自研的高效化学小分子诱导功能细胞再生技术,NouvNeu001移植入体内后可高效转化为成熟多巴胺能神经元,分泌多巴胺递质,并与体内原有神经元形成神经连接,产生综合性的治疗功能,改善帕金森症状。(科创板日报)
■京津冀“3+N”医药采购联盟人工晶体类、骨科创伤类等三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工作5月1日起执行
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网站发布《关于落实京津冀“3+N”医药采购联盟人工晶体类、骨科创伤类和吻合器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自2022年5月1日起执行。《通知》规定,采购主体为参加京津冀“3+N”医药采购联盟人工晶体类、骨科创伤类和吻合器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和使用的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采购周期为一年,采购周期内,如其他地区带量采购中选价格低于本次带量联动中选价格,实行价格联动。(央视新闻)
新 能 源
■预计到2050年中国面向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将至少达140万亿元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中新社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与绿色低碳相关的多个领域总投资可能接近45万亿元,平均每年约8.9万亿元,占2021年全社会总投资的16%左右,成为一个可观的投资增长动能。而如果把时间周期进一步拉长,绿色低碳相关投资规模会更庞大。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预计:“到2050年,面向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以达到至少140万亿元,这是直接投资。如果考虑到关联投资,实际投资潜力又远大于这个规模。这些都表明碳中和相关的投资将在“十四五”期间和今后三四十年期间,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观的投资推动力,这就将增长与碳中和转型有机结合起来了。”(央广网)
■三星正考虑在折叠机上采用ATL生产的电池
据报道,三星正在评估在即将推出的可折叠智能手机是否使用ATL生产的电池。如果获得批准,将是三星首次将ATL电池搭载在其折叠机上。有分析师表示,三星考虑ATL电池搭载在其折叠机是基于成本考量,同时三星也计划对今年晚些时候推出的新款折叠机进一步降价。(The Elec)
■媒体:一季度光伏装机量超预期 全年高景气有望延续
随着光伏行业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光伏发电全面迈向平价时代,今年一季度光伏装机量超市场预期。兴业证券认为,一季度光伏装机量超预期发展,预计全年高景气状态有望延续。光大证券分析指出,一季度,部分集中式项目并网延后叠加分布式需求高增,共同推动新增光伏装机规模高速增长。投资层面,随着今年一季度市场需求景气度向好推升各环节产品价格,预计二季度上游产能释放后产业链价格有望下行。(经济参考报)
■俄开发出全天候太阳能电池板
近日,俄罗斯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莫斯科国立钢铁合金学院”的科研人员已使硅光电转换器的半导体涂层技术适应工业标准,这将使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更加低廉和易于制造,并可使其在任何天气下工作。(财联社)
半 导 体
■思特威开发国产自研高端BSI工艺平台
思特威与合肥晶合集成合作推出了国产自研高端BSI工艺平台。该BSI平台通过晶圆键合技术、晶圆减薄技术以及硅表面钝化技术等三大关键工艺,可为当下智视应用提供暗光成像性能。可应用于智能安防、车载电子、机器视觉以及智能手机等四大应用领域。目前,该BSI工艺平台已完成首颗项目流片,预计将在2022年Q2进入量产阶段。(半导体投资联盟)
■云途半导体第二款车规级MCU量产
云途半导体有限公司对外官宣正式量产第二款高端车规级MCU——M系列产品YTM32B1ME。该产品已经成功完成量产验证,正式宣布量产。YTM32B1ME系列选用的ARM Cortex-M33内核,比Cortex-M4内核性能提升了20%,同时支持更高的功能安全等级。这款芯片即将面向第一批客户出货,据了解,目前云途已与多家车厂和Tier 1签订战略合作。(集微网)
■显示模组和偏光片供应商奥斯汀科技登陆美股
奥斯汀科技集团于27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该公司此次IPO以每股4美元的公开发行价,共发行337.5万股普通股。据了解,奥斯汀光电总部位于中国南京,是一家显示模块和偏光片供应商。本次IPO募资主要用于在成都工厂建造额外设施和购买用于生产 OLED 偏光片的设备、收购或投资新先进显示材料开发和生产的企业、研发新材料,包括 AMOLED/OLED 偏光片和 LCP(液晶聚合物)以及改进制造工艺。(芯查查)
■印度推出 RISC-V 处理器发展规划 2023 年实现突破
据外媒报道,印度电子与信息技术部部长Rajeev Chandrasekhar日前对外公布了“数字印度RISC-V处理器”(DIR-V)发展规划,目标是基于开源RISC-V架构自主研发微处理器,并在2023年12月前实现流片。报道显示,印度机构目前正在开展SHAKTI和VEGA两款RISC-V处理器设计,前者有望得到英特尔代工服务支持,以22纳米工艺制造。(科创板日报)
人 工 智 能
■欧菲光:公司已实现多芯片和三合一方案 2022年将实现五合一方案
欧菲光在互动平台表示,欧菲光在智能门锁指纹识别产品耕耘多年。公司已实现多芯片和三合一方案,2022年将实现五合一方案,即由门锁主控(AICPU)、指纹算法、语音、RFID、Touch-key、指纹传感模组、无线连接等组成的门锁电子方案。目前公司在机器人业务领域的主要产品包括扫地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等。(财联社)
■“拓攻机器人”完成1亿元B+轮融资
“拓攻机器人”完成1亿元B+轮融资,由华泰紫金领投,星纳赫资本、南京市人才创新创业投资、苏州金润跟投,老股东赛富投资、达泰资本、恒励老资本超额跟投。此轮融资将用于完善植保无人机、巡检无人机及支线物流无人机三条业务线。(36氪)
元 宇 宙
■LG显示拟进军XR市场
在一季度财报会议上,LG显示方面表示,“我们正在密切关注XR市场,如果盈利能力和市场规模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将迅速进入该市场”,LG显示还提到将提前准备产品。(科创板日报)
■兆讯传媒成立子公司拓展元宇宙业务
兆讯传媒公告称,以自有资金投资5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拉萨兆讯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全资子公司将成为其全新发展战略的抓手,积极拓展元宇宙商业应用及“百城千屏”等新业务。兆讯传媒表示,将对元宇宙在广告行业中的落地应用进行积极探索。(财联社)
更 多 硬 科 技
■央行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 额度为2000亿元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撬动社会资金促进科技创新。(财联社)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重庆)开建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重庆)建设项目4月27日在璧山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两江新区水土新城、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和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这3个重庆数据中心集群内的起步区获得授牌;多个数据产业重点项目达成合作签约;南岸、璧山等7个区县成为重庆市电子政务云平台“两地三中心”区县获得授牌;由市内多个数字经济企业组成的东数西算(重庆)产业联盟成立。(财联社)
■零磁场下单向超导体问世
据27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副教授马扎尔·阿里及其研究小组已经发现了零磁场的单向超导性,这自1911年发现“超导体”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他们利用二维量子材料,制造出约瑟夫森二极管,为超导计算铺平了道路,或彻底改变集中式计算和超级计算。(科创板日报)
■华为Mate Xs 2手机支持3D精准室内定位
华为折叠旗舰及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 Xs 2重磅亮相,业界首发3D精准室内定位技术。该技术基于Petal Maps Platform,可实现室内“店铺级”精准定位、跨层自动切换、连续定位不间断。目前已经覆盖了国内160+城市、1300+核心商圈、20+大型交通枢纽等大中型公共建筑,未来将覆盖更多室内场景。(财联社)
硬科技 │ 今日最in
关注与硬科技各大领域相关的每日最新资讯,让读者纵览市场热点、技术动态、公司新闻、投融资信息、知产热点等全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