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craft2023教程(二) 零件

介绍仓库里各种零件的功能、用法。不包括皮肤件和装饰品。
方块

方块按材质可分为四类,如图第一排,从左到右依次是普通方块、重块、轻快、紧凑块。用哪一类方块建造机体,是由所选移动部件的载重能力决定的。
普通块血量2000,重量10千克。普通快的重量和血量都中规中矩,适用于中等载重的移动方式,如悬浮艇、机翼。但是其地位比较尴尬,对于高载重能力的移动方式,比如机械腿和履带,完全可以用重型方块来获得更高的血量。对于低载重能力的移动方式,比如旋翼,使用普通方块倒也不至于带不动,但是因为不够轻,机动性要变差很多,没了轻型的优势。对于中等载重能力的移动方式,虽然普通块刚好带得动,总血量是理论能达到的最大值,但是体积不如紧凑块紧凑,受弹面积达,实战中证明用紧凑块造好。
重块血量2800, 重量70千克。重块对应的移动方式有机械腿、坦克履带、蜘蛛腿,这些都是相当笨重的载具,作为补偿,它们拥有更高的血量。如果用重块建造其它移动方式的机体,会因过重而难以操控。
轻快血量1500, 重量0.8千克。轻快适合搭配低载重能力的移动方式,比如冲刺腿、旋翼。轻快与紧凑块拥有相近的血量/CPU比和质量/CPU比,考虑到受弹面积,紧凑块的更结实。
紧凑块血量4500,重量2.5千克。紧凑块又轻又硬,但代价是一块需要3CPU,不同于其它方块的1CPU,紧凑块的单位CPU血量不如普通快多。这同样可以看作优点:紧凑块建造的机器人有着更小的轮廓,在实战中更难被打中,从而获得更好的生存能力。所以说紧凑块载具的特点是又轻又小又硬。建造具有飞行能力的载具时,首选紧凑块,如果CPU不够,再部分替换为轻快。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RbC中,方块的质量关于血量是指数增长的。不要贪图增加的一点血量而在一种方块中混入更重的一种方块,比如普通快中混入重块,因为加入重块,血量仅稍微增加,重量则是大幅度增长。考虑到重量增加导致机动性的损失,这样做划不来。相反,可以在一种方块中混入另一种方块来减重。比如用普通快造的固定翼飞机,感觉有些不灵活。将一部分白块替换为轻快以后,手感好多了。
每种方块都有不同的形状,如图第二排。不同形状的方块拥有与同种材质方块完全相同的CPU、血量和质量,它们的区别仅在于连接点和占用空间。可以利用特殊形状的方块包覆其它部件,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获得更紧凑的机身。从左到右依次是方块、斜面块、角块、缺角块、凹斜面块、凹角块、凹缺角块、金字塔块、凸斜面块、凸角块、凸缺角块。
方块的六个面都是连接点,斜面块有两个方向不是连接点,角块有三个方向不是。缺角块的连接点跟方块一样。
前四种是最早加入游戏的四种方块形状,无论是修型、内构还是包覆其它部件都经常用到。凹圆块系列的占用空间更少,一般用于更刁钻的包覆。金字塔块的连接点与角块相同,一般只用于修型。最后三种凸圆角块,不仅体积大,外观也难看,一般不用。
氦气罐是一种特殊的方块,可以提供浮力,并且具有极高的血量。但它也会使飞行类载具的机动性变差。氦气罐主要有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混合在重块里,为重型地面载具提高血量。但是需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否则会使载具浮空失控。另一种是用纯氦气罐建造血量极高,移动缓慢,挂在高空的飞艇。飞艇一般也称为卫星。飞艇不是强力载具,使用它只是因为好玩。
杆子和柱子

杆子是很重要的结构件,几乎所有主战机体都用到了它。杆子的重量与同CPU相近,血量则高一些。杆子用于防断和固定功能部件,这部分将会在后篇详细介绍。
柱子的使用不如杆子频繁。柱子拥有普通块的质量,稍高些但不如重块的血量。一般用于做装甲和血槽。最受欢迎的柱子是四连接点平面柱,甚至可以说,柱子里面只要这一种就足够了。

移动部件

轮子的速度快,但纯轮式载具不能飞,不能左右平移,不支持镜头操纵,不能原地转向,容易倾翻,低速时容易转向过度。轮子的残机稳定性也不好,如果失去所有转向轮或失去一侧的所有轮子,载具都会变得无法控制。以上说明轮子是一种很差的移动方式,除非有殊爱好或偶尔体验,否则很少有人开轮子车出来。适合轮子的方块是普通块,尽管轮子没有标出最佳载重(其它几种没有标出最佳载重的移动方式,包括机甲腿、蜘蛛腿、坦克履带,载重能力都是非常大的,以至于在设计时可以不用考虑重量),但用重块造轮子车会导致轮子的控制手感雪上加霜,使用普通块则会好一些。使轮子有一战之力的方法是与蜘蛛腿组合做成蜘蛛车,蜘蛛车的转向和加减速纯轮式好得多,残机操控性也有所改善。

履带的血量高,连接点多,有着重块级别的重量。因此履带除了作为移动方式,也可以用在其它重型载具上当作装甲,如机甲腿载具。纯履带不能飞,不能左右平移,转向、加速迟缓,经常处于任人宰割的境地,也是一种很差的移动方式。得益于速度加成机制,如果安装很多T5履带,坦克可以跑得很快。方法同轮式一样,与蜘蛛腿组合做成蜘蛛坦克。蜘蛛坦克是一种相当不错的载具。

机甲腿有着重块级别的重量,速度缓慢。相对于履带,车轮,机甲腿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左右平移,适合镜头操纵转向。机械腿的残机稳定性也相当不错,只要还有一条腿在,就可以完全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机械腿也不会频繁地受地形起伏影响摔倒。因此,与前两种移动方式比,机械腿的使用体验要好得多。尽管如此,机甲腿并不是一个追求强度的选择,速度是它最大的缺陷。车轮、履带、机甲腿都推荐使用最大号的。
冲刺腿自身重量不小,但是载重能力却相当弱,适合轻快或紧凑块。冲刺腿的特点是起跳后可以获得很大的前进速度。纯冲刺腿载具并不强势,主要是由于其较差的稳定性和残机稳定性。冲刺腿很容易因为踩到起伏的地面或与其它玩家碰撞而摔倒,这极大降低了使用体验。冲刺腿载具失去腿之后,即使有悬浮作备用移动方式也很难操控。虽然机械腿掉光后,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机械腿血量高,不容易掉光。冲刺腿血量低,经常掉光。冲刺腿的最大作用是与其它移动件配合做成混合移动方式载具,如飞腿、腿武直、混动飞腿/腿武直。冲刺腿有T3和T4两种型号,在实战中都有所运用。T3的优点是体积小,质量轻,占用CPU少。T4的优点是有可观的速度加成,能提高机动性。
蜘蛛腿具有强大的载重能力和机动性,适合用重块。蜘蛛腿的血量/CPU比十分优秀。纯蜘蛛腿有着极速不高,容易摔倒,损失几条腿后容易失控等缺点。一般把蜘蛛腿与雪橇、车轮或履带混合,虽然损失了左右平移能力,但是速度非常快,总体来看比纯蜘蛛腿好用。蜘蛛腿腿有T3和T4两种型号,区别不大,可选择尺寸合适的使用。

雪橇本身没有动力,需要其它移动件提供动力,比如推进器。雪橇的速度很快,但是操纵困难。尽管雪橇有转向版,但是它提供的转向能力可以忽略。总之雪橇可以作为贴地加速的辅助移动部件,纯雪橇没什么战斗力。

悬浮是一种优秀移动部件,载重中等,速度中等,重量不大,体积紧凑,可以带到天上去。然而纯悬浮是一种很一般的移动方式,悬浮的稳定性可以说是最糟的,设计不那么精良的悬浮,即使走在平地上也会翻滚失控。悬浮的稳定性有两种改善方法,一是加装竖舵翼和俯仰姿态推做成棍悬,二是加装机翼和平舵翼做成飞悬。悬浮的重要作用是配合其它移动方式:装在固定翼飞机上,提供自动刹车功能;装在直升机上,作备用移动方式。装在冲刺腿上,做备用移动方式,装在飞腿和腿武直上,增强机动性等。不同型号的悬浮有各自的特色用途。T0悬浮占用空间极小,经包覆后等效于只占一格。常用四片T0悬浮制作逃生舱。T4悬浮提供可观的速度加成,在机体上大量使用T4悬浮可以获得高机动性,此类机体统称为叠悬。T5悬浮体积大、血量高,适合安装在机体正面做装甲。凡是带有悬浮的机体,在设计时都应当精细调整平衡。作为备用动力,悬浮往往是所有移动部件中最后被打掉的。一旦其它稳定措施战损失效,移动部件仅剩悬浮的情况下,机体就可能因悬浮失衡而原地翻滚,无法正常行动。配平悬浮的方法很直观:先将机体上除悬浮外的移动部件拆掉,开进测试场驾驶载具开上陡坡或从陡坡上开下来。这时载具往往会失衡翻滚。注意观察翻滚开始时机头是先上仰还是先下俯,如果先上仰,说明悬浮升力太靠前,或者说重心太靠后,需要将悬浮后移或增加机体前方的重量,反之亦然。如此不断调整直到载具上下陡坡表现得相当稳定为止。

旋翼是实战强度较高的一种移动方式,因为它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全向机动,使对手难以瞄准。相比之下,速度慢的缺点就可以容忍了。RbC中的旋翼可以不必平衡重心,这导致了很有特色的设计习惯:为了避免损失移动能力,大部分旋翼载具的旋翼是背在身后的。旋翼对轻量化的要求比较高,建造时请尽量选择重量小的零件,以发挥出旋翼高机动性的优势。旋翼有三种尺寸,T2一般只用于直升机,特点是尺寸很小,从正面看过去被机身完全遮蔽,但载重不足。T3和T4既可用于直升机,也可用于腿武直等混合载具。T4的缺点是受弹面积大,但是提供全向机动性加成。

机翼本身速度不快,但可以配合推进器和螺旋桨飞得很快。机翼拥有垂直起降能力和超强的稳定性,这也催生了机翼作为增稳的用途,可配合冲刺腿做成飞腿或配合悬浮做成飞悬。机翼带得动普通块做的机身,但机动性没有轻快或紧凑块那么好,所以还是推荐用轻快或紧凑块造飞机。机翼不能单独使用,要配合平放的舵翼,否则俯仰机动性会很差。机翼没有左右平移的能力,所以飞机一般使用键盘控制转向。机翼可以只装在机体的一侧,仍能正常飞行,这样的优点是受弹面积变小,不过转向操纵会变得困难。机翼只推荐使用最大尺寸的。应当注意的是,机翼和旋翼的最佳载重,是指此种移动方式的载重,而不是单个部件的载重。载重能力不能随移动件数量的增加而倍增。比如T4旋翼的最佳载重是7吨,4片T4旋翼的最佳载重不是28吨,仍然是7吨,超出这个数值,就会受到机动性惩罚。
舵翼视摆放方式的区别有多种用途。像机翼那样摆放,可以当作机翼用,但是载重低得多。像飞机垂尾那样垂直摆放,可以强机身横滚角的稳定性,并提供转向扭矩,这个特性在蜘蛛坦克等地面载具上使用,能有效防止倾翻,在烧火棍、直升机、悬浮上使用,能防止横滚失控。还有一种重要的用法,就是舵翼翼尖朝前或朝后摆放,能增强带机翼载具的稳定性,提高俯仰角的变化速度,几乎所有机翼载具都要这样使用舵翼。其实舵翼的后两种功能,机翼也能做到,但是因为体积较大,不方便设计,所以一般不这么用。当作机翼使用的舵翼只能用最大的。后两种用途的舵翼优先选最小的,如果空间剩得非常多,也可以用稍大些的。

推进器是一种辅助移动方式,在喷口朝向的方向上提供推力。可以加速或控制姿态。推进器的单位CPU血量很低,大型推进器的体积又很大,因此大量使用推进器的载具防御力一般较差,应当合理设计。加速推进器一般用T5,偶尔用T4,因为越高级的推进器,提供的加速效果越好。姿态推进器一般用T2,体积小适合内置,以免被击毁而使载具失控。用推进器作主要动力的一类载具称为烧火棍,能够像直升机一样立体机动,也是一种优秀的移动方式。
螺旋桨与推进器类似,但区别在于,螺旋桨提供的推力是双向的。此外,螺旋桨连接点更多,单体血量更大,推力更强,但噪音大,有启动延迟,加速效果稍差。螺旋桨有两种型号,区别不大,可任选使用。
武器

激光 连发,无下坠,无飞行时间,能量效率中等,有扩散,但可以通过点射提高精度,远中近均可用,最好保持安全距离防止误入近战武器的优势范围,可对空可对地,激光是一种泛用性很强的武器,一般用作主武器。推荐使用T5,T4也可。
等离子 单发,有下坠,有飞行时间,需要预判,一般近战使用或安装在飞行单位上高打低。能量效率低,高爆发伤害,适合打伸缩。弹头有溅射范围,无需精确瞄准,射向目标附近的地面即可。对地面单位,尤其是小体积高机动地面单位具有重大威胁。对空困难。一般用作副武器。使用T4或T5均可。
磁轨 单发,无下坠,无飞行时间,能量效率低,高爆发伤害,适合打伸缩。有高倍瞄准镜。适合防空、远程输出,精准缴械等用途。需要保持距离,近距离难以瞄准。一般用作主武器。使用T4或T5均可。T5可2发击毁大部分武器,适合缴械,T4能量效率更高,适合持续输出。
纳米修复 给队友加血,连发,跟踪弹头。推荐与其它有输出能力的武器搭配使用。推荐使用T4.
质子追踪 连发跟踪弹头 能量效率低,威力很小,射程近。仅用于非主战载具。
导弹 跟踪弹头,飞行时间长,需要先锁定再开火,能量效率低,目标离开视野后失去锁定。一般用在视野开阔的飞艇、高空高速飞机上,不适合地面载具使用。T4、T5均可。
特斯拉 近战武器,高伤害,高能量效率,适用于偷袭或快速清理低价值目标,对有经验的玩家效果较差。需要配合机动性高、速度快的移动方式,如蜘蛛坦克、叠推飞悬。推荐T4。
链炮 无下坠,无飞行时间,有扩散,有明显的射程限制,高伤害,高能量效率,持续输出。瞄准容易。距离越近,效果越好。推荐T5,T4在某些机体上表显也不错。
离子 霰弹武器,扩散很大,高伤害,高能量效率。距离越近,效果越好。瞄准比较困难,须注意射击死角。可用于近战缴械。经几次版本变动后,目前比较弱势,不推荐使用。
防空炮 无下坠,有飞行时间,近炸引信弹头,连续命中后威力增强,对地威力弱,不可在空中使用。一般用于压制空中载具,考虑到命中率,对空中载具的杀伤效果不如磁轨和激光。只用作副武器,T4、T5均可。
迫击炮 显著的下坠和飞行时间,锁定角度,不可平射或俯射,不可在空中使用,非常大的溅射范围,中等能量效率。上手难度较大,打击矿点内的目标,或位于斜坡,墙角的目标更容易些。适合用作主武器。
模块

能量模块 瞬间回复能量,适用于除T4链炮以外的大多数武器。
盾牌模块 召唤一个无敌的护盾,一段时间后消失,善加利用有着不错的效果。
闪现模块 闪现,可用于赶路或逃命。最常用,是首选的模块
电磁脉冲模块 眩晕敌人并清空能量,适合骚扰型攻击。
隐身模块 消耗能量隐身,但隐身效果可以被识破。可用于特斯拉隐身偷袭或隐身解锁导弹,比较无用的一个模块。
雷达模块 显示场上所有敌人的位置,雾天有用。体积大,一般外置。血量效率相当于普通块,有时前置作装甲。
电盾

T2A T2B T2C T3A T3B 保护面积小,血量虚高,由于是单连接点,容易因连接点所在方块被破坏而提前掉落,防护效果差,不推荐使用。
T3C T4A T4B T4C T5A 形状规则,大小适中,可以两片配合覆盖方形区域,适合紧凑镜操载具的正面防护。

T5B T5C 曾经强大的大型电盾。现在十分脆弱,不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