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跑步的“众生相”,有你吗?

2021-10-11 11:13 作者:老王谈跑步  | 我要投稿

“ 有的人跑步跑出个灿烂人生,阖家欢喜;有的人跑得本末倒置,悔恨不已;……

在我看来,对非专职运动员的人群而言,跑步首要的成功,就是收获健康。其次,通过“改邪归正”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令家人欢喜。第三,个人竞技上的追求得到实现时,收获一份喜悦。”

虽然,我们常说“守住初心去跑步”。那些真正守得住初心的跑者,真是幸福的人。


人人都在赞美“自律”,可是“自律”之外,还有一种美德,叫“谦逊”。包括对生活,对规律,对自己的谦逊。

任何一门手艺,一旦有了基础以后,很容易守不住。

如同小年轻练武:刚练习时,怎么都学不会动作,很自卑,等到开了窍门,很容易掌握动作,甚至开始登堂入室时,不小心就会产生“打遍天下”的高手自我认同感。再往后,遭遇挫折,遭遇失败,领略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回归理性。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有同样的规律。

有的人,目光只向顶峰看齐,不是顶峰的,都不在话下。如果这样的话,各行各业里,只有世界纪录保持者一个人才有存在的必要了。

谦逊的人,在生活里,目光所及,到处都是可以供自己学习的老师。

我们不仅要向鼓励我们奋发向上的善知识学习,同样也要向鼓励我们及时刹车、止损的善知识学习。

以下这些情况,可能跑者或多或少都体验过。


成也课表,毁也课表

课表是个非常有用而且重要的训练手段。它能有效地避免训练中的随意性,我通常称其为“随波逐流”。

但是,既然是课表,就一定有明确的时间性——周一做什么,周二做什么……周日做什么。

不要说业余训练的普罗大众,即使是每天以训练为己任的专业从业人员,也难免会有每天不同的状况,甚至出现当天练不了的时候。

对我们爱好者来说,一旦因为时间、天气、身体状况等因素,碰到与课表相冲突的时候,就是考验一个人智慧的时候了。


是排除万难迎头而上,还是改变计划适当调整?

有的人担心随机应变,以后成习惯了,会使自己变得懈怠,因此不给自己任何通融。

通融也好,苛责自己也罢,都无所谓好,无所谓不好,关键都看自己。

担心一次通融,会导致以后通融成习惯,变得懒惰。那只能说明天性的确懒惰,不是某次因伤(或者因其他原因)通融,也会因其他事由而放弃的。

我有过这样的经历:发生伤痛了,依然不肯耽误课表咬牙硬上,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



这种时候,总希望通过坚持,能够让伤痛慢慢平复,结果总是搞得更加糟糕。

本来不想让课表受影响,结果搞得课表大受影响。

在风险已经很明确地显现的时候,止损(也就意味着减少收获)也是一份智慧。在这以外的场景,则人应该尽自己所能,进行努力。

对一项业余爱好赋予太重的使命

之前,有一位跑友说,如果遭遇了恶劣天气,也会一直往前冲——当然那样很危险。

我很惊讶,问,为什么当危险都摆在面前了,你还要冲呢?

答:跟恶劣天气妥协,不是我的性格。

性格这东西,都是天生的,旁人哪里能够置喙?

我当然很佩服这样的奋斗精神,如果这是主业,我还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态度对待一项业余爱好,的确也令我错愕不已。



大概我一贯鼓吹的所谓健康理念,太没追求了,后来跑友也就没有交流了。

我总觉得,人一生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去发力,运动的业余爱好,是帮助我们增加基础的(健康),仅此而已。它没有必要、没有理由承担太多的使命,除非它是生活的重点。

即使以此作为生活重点(如专职以跑步获取奖金为生)的人,尚且要在成绩和风险之间努力求得平衡,普通人让一项业余爱好来承担太重大的使命,好像有点本末倒置了。

这个道理跟项目管理很像:只要赋予一个项目过于重大的使命,这个项目往往会失败。

跑马

我一点都不反对跑步爱好者挑战跑马拉松。我自己也很乐意在身体状况很好的时候,用慢速度去摇个40公里。

但是我不大能接受的是这种观点:你不跑马拉松,那也算跑步啊?

谁说不跑马拉松就不是跑步了?据我所知,苏神炳添也没有跑马拉松,谁说他不是跑步者了?



至于到各地跑马拉松成瘾,跑得整个生活都乱套:健康状态下降,疏于照顾家人,等等,那真的已经本末倒置了。

量力而行,在训练基础扎实的前提下,在健康没有隐患的情况下,跑个40公里,其实挺好的,跑下来,走下来,中途退下来,都没有问题。

取得好成绩,高兴一番,多休息两天,蜗牛速度下来,完成就是成功,也高兴。完不成,中途退下来,能给还在道上的弟兄们鼓个劲,帮他们做一份后勤,那也是一份喜悦。有何不好呢?

跟谁都要争胜

过去我参加一些线上跑步社交圈。

在社区里见到某个大神跑了多少公里,自己也要看齐。

看到谁的pb比自己高,暗中也要照ta的水平去努力,根本不考虑自己的身体条件比人家差了一大截——当然一般也追不到。


甚至,有时候发现家附近的某条路线上,谁的本月跑步次数比自己多,披星戴月也要去追赶……

这种经历,可能很多人都有过。

就算你比网络社区里的人都快,都多,有什么呢?没有人给你发奖金。等到你的腿伤了,卧床了,药膏还得自己去买。

争胜,是人的天性。经常看看比自己高的目标,见贤思齐,这是争胜心好的方面的作用。但是不顾实际情况、不顾本身条件,而去追求自己能力之外很远的东西,就值得警惕了。

不听从身体的呼唤


这恐怕是最要命的。

我去年就经历了一次。

跑完步,回家途中,已经感动膝盖处不得劲了,驾车时就有感觉。好在是左腿,驾车时它闲置。

这显然是听到身体的声音了。



幻想通过拉伸把它缓解——心里有“赶紧恢复”的贪念,结果拉伸就有点过量,当时就在受伤的部位有清晰的、突然拉裂的感觉。到第二天,发现症状没有减轻,觉得可能是身体发紧没有放松开的缘故,寄希望于放松跑把身体跑开,结果彻底伤了。这天晚上,疼到连翻身都做不到。从此正式进入漫长的休整期。

其实,我是听到身体的呼唤了,也知道这个时候可能最正确的应对措施就是休息。但是心存侥幸,希望不要阻挡前进的脚步,终于,被阻挡了好几个月。



不听从身体的声音,听到了也心存侥幸,都是贪念所致。贪念一起,就不吉祥。

跑步如此,生活也如此。上面这些跑步诸相,你有吗?

作者:老威修斯_宋伟江,跑步和健身爱好者, 崇尚“科学训练,合理饮食”的健身原则,倡导戒烟断酒的生活方式。跑步以提高健康水平为主,以适当追求竞技能力为辅。

跑步的“众生相”,有你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