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哈尔滨的夏天》(老马)

2023-08-23 12:13 作者:大叔钢琴0721  | 我要投稿

《哈尔滨的夏天》(老马)   上世纪80年代初,有两首歌一度较为流行,一首叫《太阳岛上》 ,还有一首叫《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其实,这两首歌都是电视纪录片《哈尔滨的夏天》中的插曲,在那个咨询相对落后的年代,歌曲的广泛传播,让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知名度得到极大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以及各种影视剧的宣传,哈尔滨也渐渐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今年夏天我终于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哈尔滨,一睹尊容。       哈尔滨历史源远流长,就不仔细追溯了,据记载,哈尔滨曾是金、清两朝的发祥地,颇具历史底蕴,且素有“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黎”之美誉。今天的哈尔滨已经融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洪流之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街上整洁的路面,高耸的建筑以及密集的人流和车流就是佐证。此次到哈尔滨是路过,因为大连没有直达漠河的高铁,必须在哈尔滨转普快(卧铺),这样就需在哈尔滨住一晚。于是就利用一天的时间在哈尔滨走马观花看了看。主要参观了太阳岛,索菲亚大教堂,“731”细菌部队,中央大街,以及安重根纪念馆等。    太阳岛无疑是哈尔滨最著名的景区了,它是松花江中的一个河岛(现已由桥连接),位于哈尔滨市老城区和新城区之间,基本可以看做一个大公园,属于城市之肺的公共绿地之类。传说太阳岛这个名字是根据满语鳊花鱼音译过来的,不知对否,毕竟东北那嘎达曾是满人的天下。从哈尔滨火车站乘坐地铁,只需几站就可抵达太阳岛,很方便(目前,哈尔滨有两条地铁线路运行,3号线在建)。遗憾的是太阳岛大都是人工打造景点,缺少自然景观,可能80年代的太阳岛更为质朴、自然吧。我想哈尔滨的重点可能还是放在冬天的冰雪上,它毕竟是我国维度最高的大城市,冬季、冰雪是这座城市的亮点和优势。不过我冬天不到北方,受不了那冷,也就看不到冬天哈尔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景象了。但话又说回来,东北的夏天也有夏天的味道,不然央视也不会在80年代初专门拍摄一部《哈尔滨的夏天》的纪录片了。   哈尔滨的索菲亚大教堂始建于1907年,最初为沙俄的一座随军教堂,1932年重建,成为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也是哈尔滨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说电视剧《悬崖》中好些镜头都是在索菲亚大教堂拍的。教堂富丽堂皇,宏伟壮观,颇具震撼力,不知它周日等还有没有做礼拜?平时要进入教堂内部需购票(20元)。我购票进去看了看,里面比外面的感觉差很多,虽然有人在里面演奏乐器助兴,但总觉得缺点什么,有点表里不一的感觉,不知什么原因。说起宗教话就长了,东正教属于西方三大教派之一,对于我来说宗教颇为深奥,参观一下即可。   中央大街位于哈尔滨市中心,过去叫“中国大街”,现在是一条步行商业街,繁华、热闹,有点类似于成都的春熙路和上海的南京路。街上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店铺、商号被保留了下来,充满西洋风情,有俄罗斯艺人在路边的楼上当街演出,受到众多路人围观,拍照,鼓掌,我也时不时在人群中间跟着瞎起哄,随后在一家老店吃了一碗正宗的东北水饺,味道好!走在这铺满方形石块的中央大街上,仿佛走在一段历史的时光隧道,脑海中不免想起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悬崖》,《闯关东》等电视剧中的场景以及众多历史画面。   “731部队”全称为日本关东军驻满洲第731防疫给水部队,是侵华日军假借防治疾病与饮水净化为名,实则使用活体中国人,朝鲜人,苏联人等进行生物武器与细菌武器的效果实验。90年代初我曾看过一部描写“731部队”的电影,电影让人毛骨悚然,至今心有余悸。战争是残酷的,它会最大程度释放人性中的恶,只要有战争,类似“731”这样的罪恶就会发生。现代战争更是没有赢家。细菌战,化学战虽早就为国际公约所不许,但一旦开战,恶一旦没有了约束,会不会再出现“732”、“733“之类就很难说了。因此,避免战争才是杜绝此类悲剧重演的正道,地球上每个人都有义务阻止战争的发生而不是烘火。为了不打扰那些在此罹难的同胞,我只在门口照了一张遗址照片,之后全程参观都未照相,以示对那些逝去的亡灵和冤魂的尊重。参观完遗址后我突然在想,此次新冠病毒会不会就是某国的实验室泄漏呢?但这有可能成为千古之谜了,总之,这世界不太平,要高度警惕人性中的恶!   最后想讲一讲安重根纪念馆,安重根纪念馆就坐落在哈尔滨火车站的旁边,很小一个门,一点不起眼,不容易发现,我也是出火车站之后无意间看到的,顺道就参观了。   一般人可能不了解安重根,甚至都不知道安重根这个人。要了解安重根,就得先说说伊藤博文。伊藤博文,日本近代政治家,明治维新的主要推手,曾多次担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枢密院议长,首任韩国总监等要职,对日本近代的崛起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在他任内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并获胜。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就是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谈判之后的“杰作”。在日本人眼里,伊藤博文就是一位高瞻远瞩,功勋盖世的伟人,受到日本人狂热的拥戴。就是这样一个人,1909年10月26日,在哈尔滨火车站,被躲藏在日本侨民欢迎人群中的韩国义士安重根连开三枪刺杀身亡。对这一轰动性事件,日本方面给安的定性是恐怖暗杀,按律当判处死刑。安重根本人及律师则说他是以大韩义军的身份在战斗,因此不能接受一般审判,应以战俘对待,并列出伊藤博文的十五大罪状,弄得日本当局一度颇为尴尬,最终安重根于次年在中国旅顺被处以绞刑。100多年后的2013年,韩国总统朴槿惠访问中国时提议在哈尔滨建一个安重根纪念馆,得到中国响应,并于2014年建成。日本政府对此事提出了强烈抗议,时任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也对此进行了谴责,这就是整个安重根事件的大致梗概。   这一事件已经过去100多年了,到底谁是谁非呢?我咨询过日本的朋友,也咨询过国内的专家,都认为对这一事件很难作出全面、准确且正确的回答,因此,自己在自己的立场上做一个客观的不带偏见的判断即可。既然这样,我们也就不作评价和判断了,let it be 可能是最好选项。有意思的是,安重根,伊藤博文都曾有过“东洋和平”的思想,即后来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关键我也是赞同大东亚共荣圈的,但有一个前提,首先不得在刺刀下进行,第二,得以中国为主,因为中国的体量在那里摆着的,有什么办法呢?不以中国为主很难“共荣”,近几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以及和日韩的合作就有点“大东亚共荣”的意思。遗憾的是日韩追随美国,中国自立门户,这个大东亚繁荣不好共约,但只要不共穷就行!   我一直以为,出来旅游,人文为主,照相其次,触摸历史,感受时空的变化是其真谛所在。哈尔滨的夏天很美,这份感受将长久地留在心中! 老马   2023年8月

《哈尔滨的夏天》(老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