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
这是我在2013年东北的冬天,在那次经历病魔中有感而发的励志文章,当时是发表在QQ空间日志里,如今8年过去了,回过头看看自己过去的成长历程很是心酸。我想把这种励志文章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希望能鼓励正在经历苦难的人们。以下是文章内容:

“苦难”为痛苦和灾难合称
苦难是一种财富!
唯有历经苦难的人才会成长、成熟!
孟子曰: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意思是说: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可见苦难对于人生的成长是唯一而必备条件
常言道: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吃过苦的人说出的话有分量;
吃过苦的人做的事有始有终,有意义,有价值...
吃过苦的人更理解人生,更看淡红尘.
历经苦难的人的心才会更淡定,不会浮躁
所以容易求佛、悟道
我曾经不理解为什么苦难会是一种财富
可当我从苦难中走出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和别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对情,对爱,对宇宙万物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在现实中很多人不明白或没有经理苦难的人们往往也许还不知道
早在中国几千年前的老子就已阐述了这个道理
《老子·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这就是对为什么说苦难是一种财富最佳的解释
可为什么不是祸兮祸之所倚,福兮福之所伏呢?
难道非要反过来吗?
财富比作阳,苦难比作阴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在《易传》说
“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一阴一阳之谓道”
可见一切事物都同时存在正反两个面
一个道理之所以能流传千古
是因为它源自于道
这就是为什么古人在“理”字前一定要加一个“道”字才能形成我们今天所见的道理
道又为什么是永恒的呢
道是宇宙最原本的,生生不熄的运动的规律
道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终极原因
道不是某些事物,但可以化成宇宙万物
它的规律不受任何事物的意志而转移
何为道呢?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
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
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
寂静而空虚,
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
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
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
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
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
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
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可见道是有常的
道是永恒的
道亦是有情的
宇宙万物凡符合于道的事物都是永恒的
反之
为什么我们祖国的中医在历经几千年不断的传承直到今天不但没有被"科学"的西医所打倒而且还依然绽放的如此有生命力呢?
因为中医理论源自于道,中医是道最好的见证。
感谢这个秋冬有苦难陪我渡过
它让我成长,走向成熟
它让我走进了国学
它让我爱上了我们中国伟大的中医
它让我更加懂得感恩
它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本心
它让我更加明确未来的方向
它让我更加对未来光明的坚信
它让我对人生、对世界、对万物有了更深的理解
它让我接近于道,体悟道的存在
...
我把这些当作我无形的、宝贵的财富
用它来充实和激励未来的人生
一个有波浪起伏的人生才叫人生
我希望这篇日志能激励那些正在历经苦难的人们
一笔无形而伟大财富就在苦难的后面等着我们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
战胜苦难!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财富
当我们在与苦难这个魔鬼赤膊斗争而遍体鳞伤的时候
当我们被自己的血肉模糊了自己的眼睛的时候
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心一次又一次被沾满自己的鲜血的大地滑倒的时候
当我们仅有一丝微弱跳动的脉搏趴在学血泊里无力反抗着在魔鬼手里血淋淋而闪闪发亮的屠刀中看不清自己是否还拥有完整面容的时候
想告诉这样的自己和自己一样遭遇的人——
起来! 起来吧!在与苦难厮杀的人!!!
沐子
2013-2-6 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