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载具资料】试制五式七厘半自行反坦克炮

概述↓
类型:自行反坦克炮
权重:3.3
原产国:日本
设计师:不详
开始服役时间:未正式服役(定型于1945年)
采用底盘:四式中型履带式输送车
系列产量:不详(本型号2辆)
尺寸与重量↓
战斗全重:13.7吨
全长:不详(车体长5.80米)
总宽:2.40米
总高:2.75米
车组乘员:6人(车长+驾驶员+炮手+2装填手+机枪手)
机动性↓
发动机类型:柴油机
发动机功率:165马力(2000转/分钟)
通算功重比:12.04马力/吨
档位分布:8前2后
最大前进速度:40.0千米/小时
最大后退速度:8.2千米/小时
0~20千米时速加速时间:4.4秒
0~32千米时速加速时间:11.2秒
转向方式:制动差速
中心转向能力:不可
原地转向速度:11.92度/秒
防护↓
车体前部:12毫米
车体两侧:12毫米
车体后部:4~8.5毫米
车体顶部:8毫米
车体底部:8.5毫米
挡泥板装甲:8.5毫米
挡泥板延伸:4毫米
车体舱门:4~12毫米
车体装甲类型:轧制均质钢装甲
战斗室前部:12~30毫米
战斗室顶部:0~12毫米
炮盾装甲:30毫米
战斗室装甲类型:轧制均质钢装甲(中央加厚区域为铸造均质钢装甲)
火力↓
一级武器组:75毫米试制七厘半型线膛战车炮(1门),身管倍径L56.4,膛线数量38条,定装弹,最大炮口动能2259.59千焦,弹药基数40发,发射间隔5.9秒,理论射速10.2发/分钟,适配弹种APHE/APCR/HE,弹丸重量6.560/4.150/6.170千克,初速每秒830/930/830米,装药当量84.800/0.000/490.000克TNT(APHE弹为53.000克黑索金炸药),引信临界厚度15.0/-/0.1毫米,引信触发延时1300/-/0毫米,10米垂直穿深140/177/8毫米,100米垂直穿深137/175/8毫米,500米垂直穿深125/151/8毫米,1000米垂直穿深111/127/8毫米,1500米垂直穿深99/108/8毫米,2000米垂直穿深88/91/8毫米,10米30度穿深107/132/8毫米,10米60度穿深54/41/8毫米,水平射界左20度/右20度,水平转速6度/秒,垂直射界19/-8度,垂直转速4度/秒
额外细节↓
电台:无
周视观察系统:无
火炮稳定器:无
瞄准镜倍率:1.9~3.5
弹药分布:车体后部两侧各20发
油箱分布:车体中部(战斗室前部之下)
驱动模式:前置前驱
悬挂类型:曲柄
评价↓
该型战车为日本在二战末期研制的自行反坦克炮,以四式中型履带式输送车为基础改装而成,主要针对从前部杀伤后期型“谢尔曼”的需求开发,战斗全重较轻,机动性中等,具备相对较强的火力,主要的缺陷为防护能力过于薄弱,大口径机枪使用穿甲弹即可轻易击穿其除炮盾及战斗室局部外其他任何区域的装甲。在外观方面,该型战车具有明显的车头部分,属典型的输送车底盘结构,同时采用开放式战斗室,战斗室内存在多达4名乘员,主炮无炮口制退器,身管较为修长。
视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