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守卫信仰,拯救苦难:医院骑士团简史

2022-01-04 00:52 作者:芝兰学社  | 我要投稿


前言

进入中世纪后,欧洲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骑士团武装团体,既有活跃于伊比利亚半岛的圣地亚哥骑士团(Order of Santiago),也有沉浮于东欧的宝剑骑士团(Livonian Brothers of the Sword);既有名声较小的阿维斯骑士团(Military Order of Aviz),也有影响巨大,活跃于各种文化作品,甚至是游戏中的圣殿骑士团(Knights Templar),等等。但要说在对抗穆斯林王国前线的中东与地中海沿岸声望最大、坚持最久的骑士团,那非医院骑士团莫属。


本文主角,耶路撒冷圣约翰医院骑士团(Order of Knights of the Hospital of Saint John of Jerusalem) ,简称医院骑士团,在中世纪的五花八门的骑士团中,可以算是“打满全场”了的。它因历史悠久,组织结构不断变化,亦被称为罗德岛骑士团、马耳他骑士团。为读者阅读方便,本文一概称之为医院骑士团。


医院骑士团


在耶路撒冷的起源

时间来到11世纪中期,此时的耶路撒冷虽处在穆斯林的统治之下,但每年还是有大批的基督徒到此朝圣。然而,沿途上的强盗、疾病与饥饿,让朝圣者受尽了苦难。几位来自意大利的商人向耶路撒冷的统治者,法蒂玛王朝哈里发阿里·扎希尔申请,建立了一家医院来帮助这些朝圣者。这便是医院骑士团的前身。而在耶路撒冷的北方,1071年,拜占庭帝国的马其顿王朝已至统治末期,国力衰退。从东方迁徙而来的塞尔柱突厥人在控制了伊朗高原后,趁此机会逐步侵吞了拜占庭帝国在亚美尼亚和小亚细亚的领土。拜占庭在小亚细亚的防线如同一座残破的大楼,尽管依然屹立,但只需一脚过去,就会轰然倒塌。很快,当年8月,随着罗曼努斯四世在曼齐克特战败,突厥人大军在中东四处扩张,耶路撒冷也换了主人。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掌控大权后向罗马教会求援,引发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最终,十字军攻下了耶路撒冷。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路线图


此时,耶路撒冷医院的负责人杰拉尔德,通过照看基督徒伤员等工作积累了极大的名声。经过教皇特许,杰拉尔德和若干其他成员成立了一个只受教皇本人节制的宗教团体。医院骑士团由此诞生。

 

 

医院骑士团早期徽章以黑底白十字为特征


圣地岁月

医院骑士团最初只从事行善活动,1139年开始逐步参与军事活动,到12世纪中期已经发展为实际上独立的王国,拥有自己的要塞和军队,农田及房产。地产带来的稳定收入保证了骑士团有能力维持一支常备军。此时的医院骑士团已经成为十字军王国中的重要武装力量,对整个十字军世界的政局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四个十字军王国,其中最弱小的是埃德萨伯国


十字军王国建立后的一段时间里,虽然小规模冲突不断,但总体上政局还算平稳。基督徒统治者们大多也分得清现实和理想,对待人数占多的本地穆斯林居民也小心谨慎,基督徒、穆斯林、犹太人及亚美尼亚人尚能和谐共处。但好景不长,1127年,突厥军阀赞吉崛起,并于1130年攻占埃德萨城,灭亡埃萨德伯国。一时间,十字军世界人心惶惶。赞吉本人虽在不久后即遇刺身亡,但他带来的危机并未解除。在教皇尤金三世号召下,西方发起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但十字军因为内部分歧,最终无功而返。在此期间,医院骑士团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军事行动,但在雷蒙·杜·皮伊团长的带领下大搞内政,发展经济,加固要塞,由此发展得兵强马壮。而检验医院骑士团发展成果的时刻,也即将到来。


早期医院骑士装束


1152年,十字军联军开始围攻亚实基伦城。亚实基伦城位于地中海沿岸,埃及和耶路撒冷王国之间,是穆斯林的重要基地和战略要地。为了加强防御,穆斯林修建了坚固的城墙塔楼,囤积起充沛的物资储备,让亚实基伦城成为一座坚固的堡垒。漫长又残酷的围城行动从1月持续到8月,期间多次失败的进攻使不少人萌生退意,在雷蒙团长的坚持和鼓励之下,穆斯林终于坚持不住,交城投降。雷蒙团长不久后过世,为十字军世界留下了一个强大的医院骑士团。


联手作战的三大骑士团


雷蒙之后的数位团长都年事已高,就任不久便相继离世。重任落到了第五任团长吉尔贝身上。吉尔贝本人正直壮年,想干一番事业、他一改往昔骑士团谨慎小心的对外策略,大胆出击,以扩大骑士团的势力。正巧,新继位的耶路撒冷国王阿马尔里克也意图扩张领土,两人一拍即合。很快,阿马尔里克撕毁了与法蒂玛王朝的和平协议,并在第二年远征埃及,打响了长达六年的侵埃战争。这场战争初期进展顺利,但由于战线过长等问题,最终失败,不少领土又被埃及人夺回,而唯一的成果则是使埃及政局陷入混乱,赞吉的儿子努尔丁趁机夺占埃及。经此一役,医院骑士团损兵折将,濒临破产。吉尔贝只能辞职,骑士团也陷入拮据,军事行动不得不更加谨慎小心。


十字军侵埃战争路线图


1174年,阿马尔里克因病去世,“麻风王”鲍德温四世即位。而穆斯林的大英雄:萨拉丁,也马上要登上历史的舞台。表面上,十字军诸国和各骑士团之间还能维持和平,但台面下却是暗流涌动:圣殿骑士团与乔斯林三世、雷纳德、太后阿格尼丝等人组成“主战派”,医院骑士团和西顿的杰拉尔德(与医院骑士团的创始人重名)、伊贝林家族、雷蒙德三世组成“主和派”。“主战派”想以种种理由对穆斯林开战,而“主和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不去激怒穆斯林。鲍德温四世斡旋其中,勉强维持两派间的平衡。


《天国王朝》里的鲍德温四世
《天国王朝》里的萨拉丁


萨拉丁掌权后,并未马上与十字军王国开战,而是通过军事与外交手段扩大自己的势力。一些独立的穆斯林小国或是臣服,或是被阿尤布王朝吞并。到了1177年,萨拉丁已经积攒了足够的实力,他对耶路撒冷的图谋便开始付诸军事行动。

 

医院骑士团经营的城堡遗址


十字军王国在建立后,修建了众多城堡来组成王国的防御体系。这些城堡往往控制着战略要地,难以轻易绕过。萨拉丁与十字军王国的初期战争基本也围绕这些城堡的争夺展开。1177年~1180年的几场战役中,十字军王国与萨拉丁互有胜负。1180年,萨拉丁与鲍德温四世签订了两年的和约,以恢复元气。


1185年,鲍德温四世摆脱了病痛的折磨,结束其艰辛又辉煌的一生,但随着他的去世,十字军王国的政局不久便开始动荡:鲍德温五世仅在位一年多就英年早逝,而在立王的问题上,“太后党”与雷蒙德及其支持者和医院骑士团再次势如水火。乔斯林和圣殿骑士团等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操作,迅速控制了耶路撒冷,并违背鲍德温四世的遗嘱,拥立鲍德温的姐姐西比拉与其夫居伊为王。但为了避免内战,雷蒙德和医院骑士团团长罗歇·德·穆兰也只能妥协。

 

医院骑士团团长罗歇·德·穆兰


破碎十字

雷蒙德被排挤后,来到其妻在太巴列湖附近的封地隐居(雷蒙德三世本人是的黎波里伯爵),1187年4月,耶路撒冷派出一支由医院骑士团护送的使团前往与雷蒙德谈判,团长罗歇也在其中。随着使团的出发,灾难悄然而至。


居伊上台之后,“主战派”的雷纳德加紧了对穆斯林商队的袭击和掠夺,萨拉丁早就欲除之而后快。谈判使团出发的消息经过萨拉丁的间,谍很快传到他的耳朵里。7000名包括马穆鲁克在内的精锐骑兵立刻动身前往拦截。雷蒙德将发现穆斯林骑兵的消息通知使团后,圣殿骑士团团长杰拉尔德不顾医院骑士们的反对,力主出战。结果,克雷森泉一战,医院骑士团团长罗歇战死,杰拉尔德负伤逃走。


克雷森泉之战


事已至此,萨拉丁和十字军王国表面的和平被彻底打破。面对外患,十字军王国暂时地团结了起来。但遗憾的是,在随后的战争中,国王居伊的一系列错误决定葬送了一切。


1187年7月,萨拉丁集结3万人部队围攻雷蒙德在太巴列湖附近的封地。“主战派”们个个神情激昂,游说国王马上出兵救援,但雷蒙德据理反对,建议等待安条克公国的援军到来再战。此时的医院骑士团群龙无首,难以帮助雷蒙德。最终,2万耶路撒冷军队不再等待,向太巴列地区进军。

 

哈丁之战


7月2日,耶路撒冷军队进军至萨富里雅(Sephoria)村附近,此地距离太巴列15公里,并且有着足够的水源。在当晚的军事会议上,雷蒙德按兵不动的提议未被采纳。次日,十字军继续向太巴列进军。6-9月是巴勒斯坦的无雨季节,白天气温可达40度。骑士和步兵们顶着萨拉丁轻骑兵的骚扰到达了哈丁角。这里只有一座名叫哈丁的小山,没有半点水源。但居伊没有快速通过此地,而是决定在此过夜。7月4日,萨拉丁的进攻正式开始、经过一天的战斗,耶路撒冷军除少数如雷蒙德、伊贝林的巴利安等人突围而出,大部分都被歼灭。两大骑士团中,共有超过200名骑士拒绝萨拉丁的改信伊斯兰教的要求,慷慨赴死。被俘的圣殿骑士团团长杰拉尔德因还有利用价值,未被处死。雷纳德则被萨拉丁亲自砍头。


  哈丁之战的影响极为深远。十字军王国和骑士团的兵力本就捉襟见肘,此战的损失更是使十字军王国内的城市城堡无兵可守。1187年到1189年间,除了少数坚固城堡和提尔这样的港口城市,望风而降的十字军城市城堡比比皆是。

 

残余的十字军王国



半壁江山

1188年,居伊被释放,但他已经几乎失去了所有领土。到了1189年,居伊设法在的黎波里集结了一支9000人的队伍,开始围攻一处重要的港口城市——阿卡。到了1191年,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部队的协助下,经过漫长的拉锯战,居伊终于夺取了阿卡。医院骑士团的总部也迁往阿卡。


十字军在阿卡城短暂地休息后,“狮心王”理查一世成为了十字军的领袖。8月22日,十字军沿着海岸向雅法进发,而圣殿骑士团与医院骑士团分别负责前锋和后卫。萨拉丁率兵尾随,使用老一套的轻骑兵骚扰试探战术来对抗十字军。但理查的战略意识和战术技巧绝非居伊可比。战略上,理查雇佣了舰队运送补给,注意军队的休息以保证士兵体力;战术上,理查重视多兵种的配合,依靠外围重装步兵组成的盾墙抵挡穆斯林的箭矢来掩护骑兵,配合弩兵和十字弓兵的远程火力驱散骚扰,使得萨拉丁的骚扰占不到便宜。


阿尔苏夫之战


9月7日,十字军前进到了城镇阿尔苏夫附近,萨拉丁则加强了骚扰行动。医院骑士团元帅鲍德温·勒·卡伦忍受不住,擅自向穆斯林发起冲锋,其余的医院骑士紧跟冲锋。阿尔苏夫战役旋即爆发。理查一世在中军看到情况,立即命前锋的圣殿骑士和安茹十字军发动冲锋,自己则亲率部队在稍后紧跟冲锋。一时间,穆斯林军队陷入混乱,萨拉丁见颓势已现,便率军撤退。


此后,萨拉丁坚壁清野,拆除堡垒避免与十字军交战。理查一世清醒的意识到:萨拉丁实力尚存。即使侥幸攻下圣城,十字军离去后,本地的基督徒也难以将其守住。因此,理查一世选择与萨拉丁和谈。从此,耶路撒冷王国定都阿卡城,又恢复了半壁江山。

 

阿尔苏夫战役战势图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的和平时期里,医院骑士团虽恢复元气,修建并加固了境内的城堡,但圣城和圣墓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地点。医院骑士团的圣城岁月结束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医院骑士团未派人参与,对十字军占据君士坦丁堡也保持中立态度。


13世纪初,耶路撒冷王国与阿尤布王朝的停战协定到期。尽管医院骑士团团长介朗·德·蒙泰居和条顿骑士团团长赫尔曼·巴特赞同续约,但仍在圣殿骑士团团长腓力的反对下无果而终。很快,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第五次十字军东征,这次的目标选定了埃及的重要港口达米埃塔(Damietta)。经过漫长的围城和反包围战斗,十字军虽然夺下该城,但也疲惫不堪。此时,埃及苏丹提出归还耶路撒冷及周边土地,换取交还达米埃塔和十字军退兵停战,但被教皇特使加尔瓦尼拒绝。随后,在向开罗的冒险进军中,十字军由于尼罗河洪水泛滥及后路被切断而陷入困境。幸运的是,医院骑士团和圣殿骑士团断后掩护,才使十字军勉强突围而出,第五次十字军东征就在十字军交出达米埃塔的和谈中结束了。


达米埃塔围攻战


此后,基督徒虽然又发动了多次十字军东征,但除了腓特烈二世领导的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外,大多虎头蛇尾,屡遭败绩。在第六次东征中,腓特烈二世因与教皇冲突被革除教籍,医院骑士们只能与其保持距离。幸运的是,此时的阿尤布王朝正在内乱。腓特烈虚张声势,通过谈判,以保证当地的穆斯林信仰自由为条件,成功使穆斯林归还了耶路撒冷、雅法、伯利恒等地。但好景不长,腓特烈二世在圣地遗留的官员与本地贵族为争夺王国大权而爆发了内乱。本地贵族最终赢得大权,但各方都元气大伤。


腓特烈二世(左)与阿尤布王朝苏丹卡米勒的谈判


1238年,十字军王国与大马士革的穆斯林领主萨利赫·伊斯梅尔结盟,对抗埃及苏丹萨利赫·阿尤布。1万花剌子模人为逃避蒙古入侵进入西亚,成为埃及苏丹的雇佣军,并攻占了耶路撒冷。1244年,十字军王国与其穆斯林盟友组成联军,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各提供超过300名骑士,对抗由1万花剌子模人和5000埃及人组成的敌军。双方于加沙附近的拉佛比村相遇,在野外列阵对战。面对花剌子模人的冲击,基督徒的穆斯林盟友首先支撑不住,开始溃逃。基督徒也随后深陷重围,而被歼灭。医院骑士团团长纪尧姆被俘,325名骑士阵亡。圣殿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亦损失惨重。


此战乃是哈丁之战后,十字军王国损失最惨重的一战。耶路撒冷王国只能龟缩于巴勒斯坦沿海,再也无力恢复。此战过后整整二十年,医院骑士团的骑士才恢复到300人。在此期间,医院骑士团也卷入王国内部斗争。王位继承与领地纠纷,使得医院骑士团与圣殿骑士团频繁发生武装冲突。1259年开始,经教皇允许,医院骑士在作战时可以穿红袍白十字的战衣。

 

教皇敕许后的医院骑士装束


教皇敕许后的医院骑士装束


天朝日落

13世纪中期,蒙古人席卷了中亚,并建立了伊尔汗国。可汗旭烈兀的妻子是景教徒(属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受其影响,伊尔汗国早期统治者对基督徒大多较为友善,由此成为了十字军王国的一个潜在盟友。而新兴的马穆鲁克王朝则成为了十字军王国的大敌。拜巴尔成为苏丹后,对十字军王国挑拨离间,逐步蚕食十字军领土,甚至在1268年攻占了安条克。医院骑士团丧失了内陆的大部分城堡要塞,人力物力也受到巨大损失。十字军王国内部严重分裂,贵族们为了王位领土互相攻伐,面对穆斯林的入侵往往不能团结一致。其他基督徒被马穆鲁克进攻时,很多贵族往往会作壁上观。


鼎盛时期的伊尔汗国疆域(1265年)


1281年,伊尔汗国军队进攻马穆鲁克领地。医院骑士团与格鲁吉亚国王、亚美尼亚国王作为蒙古人的盟军组成联军右翼,在霍姆斯附近与马穆鲁克军队遭遇。基督徒们虽然击溃了他们在正面面对的穆斯林,但未能扩大战果。不久,蒙古人的阵线发生了崩溃。基督徒们见状,便在亚美尼亚国王的带领下突围撤退。马穆鲁克军也损失惨重,未能追击。


在伊尔汗国初期与马穆鲁克王朝几次战争的失利后,第四代君主阿鲁浑三次派遣使者前往十字军王国和欧洲各国,寻求联合对抗马穆鲁克的盟友。虽然医院骑士团给予积极回应,并作为蒙古人的盟军参与了1281年的霍姆斯战役,但其他欧洲大国和教廷均忙于处理其他问题,未作出兵承诺。不久,阿鲁浑去世。圣地的基督徒们即将为他们的决定付出代价。


的黎波里围城战


1289年1月,马穆鲁克苏丹嘉拉温集结大军,并于同年3月兵临的黎波里城下。尽管有圣殿骑士的间谍提前通报了敌军情况,但城池防线还是禁不住马穆鲁克大军的大力进攻,于4月26日崩溃。5月2日,剩余的基督徒投降苏丹,穆斯林在城内大肆劫掠,的黎波里伯国灭亡。此时,巴勒斯坦沿岸还在基督徒手中掌握的,就仅剩阿卡城附近的土地了。


医院骑士团对穆斯林的战斗


1290年,嘉拉温因病去世,但基督徒们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嘉拉温的儿子就马上宣布次年3月份前整军备战,并建造了70多架攻城用大型配重投石机。当年冬天,一些老弱妇孺被疏散到塞浦路斯岛。而阿卡的守军经过整编,人数勉强达到1.5万人,但城外敌人更多,甚至超过了阿卡的居民数量。1291年4月,穆斯林大军来到阿卡城下,投石机开始轰炸,守军们获悉了各个投石机的绰号。虽然期间守军组织了多次夜间偷袭,但成效不大。随着外部城墙的倒塌,守军退入城内的要塞防守。几周之后,除圣殿骑士团坚持到最后,壮烈成仁,其他守军都宣告投降。三大十字军王国,除了退守塞浦路斯岛的耶路撒冷王国,其余两个均已覆灭。


在圣地最后的日子里,十字军王国的贵族们与到此贸易的威尼斯人与热那亚人时而联合,时而争斗,早已丧失了开疆扩土的欲望。医院骑士团也难以置身事外。面对此等乱局,医院骑士们也有心无力。随着阿卡城的失陷,圣地的黑底白十字徽记也湮没在了历史之中。


罗德岛上的拉丁骑士

阿卡失陷后,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暂住塞浦路斯。此时的罗德岛已经成为海盗的乐园,君士坦丁堡无力管辖。医院骑士攻下罗德岛后,又夺取了数个周边小岛。骑士们在此修建营垒,发展贸易。医院骑士团的海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进一步打击穆斯林海盗,劫掠穆斯林商船。医院骑士团还参与了对士麦那的围攻(此时士麦那已被穆斯林占领)。1351年,在团长埃利翁·德·维尔纳夫协助下,十字军占领了士麦那,医院骑士们获得了一个良港。

 

地中海形势


1358年,塞浦路斯迎来了一位新国王:彼得一世。在彼得一世的努力下,基督徒发起了一波远征,医院骑士团也派兵协助。最终,基督徒们占领了安塔利亚。1365年,在教皇与医院骑士的支持下,彼得带领新一轮十字军成功奇袭埃及的亚历山大港。然而,攻下亚历山大港后。这些来自欧洲的十字军们大肆抢劫,彼得一世和医院骑士们也无力阻止,同时,领军的欧洲贵族们缺乏继续征战的热情,先后返程。这场十字军运动也就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当十字军忙于北非的战事时,安纳托利亚半岛上崛起了一支新的势力:奥斯曼帝国。很快,医院骑士团便陷入与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战争中。奥斯曼人在巴尔干地区风卷残云般地消灭小型基督教王国:在1389年的科索沃战役中,俘虏并处死塞尔维亚国王;1393年又颠覆了保加利亚王国。面对危局,匈牙利国王西吉斯孟德带领匈牙利军队与讷韦尔伯爵约翰统帅的法国骑士及其他十字军组成盟军,在尼科波利斯附近与奥斯曼苏丹巴耶济德的主力遭遇。联军由于协调不利,部队脱节,遭遇大败。不过巴耶济德的扩张引来了河中霸主帖木儿的入侵,他在安卡拉附近的战斗中被帖木儿俘虏。奥斯曼帝国由此陷入了二十多年的内乱,医院骑士团和拜占庭帝国则获得了喘息的时间。

 

尼科波利斯战役


1444年,由于医院骑士团在地中海的劫掠行为,马穆鲁克苏丹贾科马克(Jaqmaq)派遣一支大约2万人的强大舰队,围攻罗德岛。医院骑士团幸得勃艮第公爵腓力三世率军相助,很快得以解围。


1476年,皮埃尔·德·欧比松接任医院骑士团团长,并为了应付奥斯曼帝国的威胁而加紧备战。虽然这些年奥斯曼帝国未主动入侵罗德岛,但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要求医院骑士团增加供金的行为,已经摧毁了脆弱的和平。而且,穆罕默德还加速了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速度,让罗德岛的盟友接连覆灭。奥斯曼的入侵已然不远了。


1480年5月,浩浩荡荡的奥斯曼帝国海军出现在罗德岛附近海域,奥斯曼对罗德岛的第一次围攻开始了。7万奥斯曼军队面对的不过是几千人组成的守军。5月29日,登陆的奥斯曼军队开始攻城,他们的第一个重点目标是外部的尼古拉斯塔。巨型攻城炮开始咆哮,石弹摧毁了多座塔楼和部分城墙,医院骑士则利用炮击间隙补修。经过数日的战斗,奥斯曼人未取得多大进展。统帅梅希帕夏便转攻城东由意大利骑士驻守的犹太人聚居区。经过6周的持续炮击,城墙出现巨大缺口。7月27日的奥斯曼军队发起总攻。奥斯曼人的军旗一度插上城头,但他们最终还是被医院骑士们赶出了城外。8月17日,梅希帕夏只能班师回朝。这场以少胜多的战斗无疑是医院骑士团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之一。

 

罗德岛城防图


在第一次罗德岛围攻战失败后的几十年里,奥斯曼或因内乱,或因攻打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和伊朗的萨菲王朝,无暇“光顾”医院骑士团的罗德岛。进入16世纪,1520年,奥斯曼苏丹塞利姆一世病逝。医院骑士们迎来了新的大敌——苏莱曼大帝。此时的罗马教会每况愈下,十字军运动无人问津,而奥斯曼人的未来死敌哈布斯堡王朝还尚在发展中,医院骑士团只能自力更生了。1522年6月,奥斯曼大军开始登陆罗德岛,第二次罗德岛围攻战爆发。


“立法者”苏莱曼大帝


吸取之前的教训,苏莱曼大帝亲自坐镇指挥,使用更强更先进的火炮,并派出大批瓦拉几亚的工兵投入坑道作业。同年7月,进攻正式开始,工兵们围绕城墙挖掘战壕,并修建木制栏杆以抵挡守军火力,并凭借这些工事继续挖掘坑道以接近城墙。9月初,奥斯曼工兵成功在圣母玛丽亚塔附近引爆炸弹震塌城墙,但进攻军队被守军打退。9月23日,奥斯曼军队发起总攻。虽然穆斯林攻占了外部城墙,但内部城墙和壕沟使得攻入城区的士兵变成了守军的靶子。苏莱曼到现场督战,斩杀逃兵,但仍阻止不了士兵的溃逃。10月份开始,情况发生变化。罗德岛城的援军迟迟不到,城内火药粮食也即将耗尽,加之穆斯林在西班牙防区打开缺口,站稳了脚跟,守军只能退守内城。伴随着雨水的到来与气温的下降,交战双方都备受煎熬,但苏莱曼的强硬态度,使围城战得以继续下去。奥斯曼军队依靠打开的缺口,不断蚕食着城内防区。12月18日穆斯林又发动了一次进攻。这次战斗中,一位阵亡英国骑士的情妇披挂亡夫的武器盔甲,冲入穆斯林的阵线作战,直至被杀。12月20日,经过谨慎的讨论,医院骑士团与苏莱曼大帝签署协议,医院骑士携带武器全身而退,罗德岛则落入穆斯林手中。


医院骑士团在罗德岛修建的城堡


医院骑士团在罗德岛的日子里,谨慎的周旋于各国之间,避免独自对抗穆斯林王朝,在历次大小规模的十字军行动中充当向导,给了欧洲同胞们很大帮助。罗德岛在骑士们的经营下,一时间也迎来了商业上的繁荣。同时,医院骑士团还不断援助诸如巴尔干基督教小国、反抗奥斯曼的安纳托利埃米尔、失势的奥斯曼皇子、威尼斯人、马穆鲁克王朝的苏丹等各路反抗奥斯曼帝国势力。虽然医院骑士团初到罗德岛不久后,就获得了圣殿骑士团的遗产并恢复元气,并长期活跃在地中海地区,让奥斯曼苏丹寝食难安,但由于其主要的资助者罗马教会在欧洲日渐衰落,十字军运动乏人问津,医院骑士团难以积攒足够的人力物力来从根本上阻止奥斯曼帝国在西亚和巴尔干地区的大举侵略。他们此时的全部家底不过300多名骑士加几千名辅助步兵,反攻圣地遥遥无期。可以说,医院骑士团在罗德岛的日子既是怀有希望的,又是充满绝望的。


鏖战马耳他

1523年冬,时任团长菲利普·维利耶·德·利勒亚当带领医院骑士们返回意大利。次年,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表示愿意将马耳他岛赠与医院骑士团,但条件是要求医院骑士团为其效力。此时正值欧洲内战,医院骑士团若答应为查理五世效力,无疑会与后者的敌人:法国国王对立。在骑士团内法国骑士的反对下,这项议案被搁置。1529年,苏莱曼大帝率军围攻维也纳。虽然奥斯曼帝国最后撤军,但这一仗打醒了基督徒。教皇克雷芒七世与查理五世和解,查理五世将马耳他岛租给医院骑士团而不求与其结盟。


教皇克雷芒七世(左)与查理五世


骑士们虽然结束了漂泊生涯,有了容身之地,但在登岛后不免有些失望:马耳他岛比罗德岛的情况更糟。马耳他岛比罗德岛面积更小,只有罗德岛的五分之一。全岛没有河流,仅有几眼清泉,需要积攒雨水满足用水。整个岛遍布石灰岩,缺少树木,不适宜耕种粮食,仅能出口水果与棉花。而且马耳他岛靠近北非,常年受到穆斯林海盗骚扰,与物产丰富的罗德岛相比可谓是天上地下了。

 

今日的马耳他岛


当然,骑士们没有就此消沉。利勒亚当把本地古城比尔古作为首都,在原有城墙上扩建外城,构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并加紧增强海军。如排水量达到3000吨的卡拉克帆船圣安娜号(Santa Anna)等一批军舰的入列,大大加强了骑士团海军的实力。


在此期间,苏莱曼大帝也没闲着。他除了继续扩张领土,还发展奥斯曼海军,将著名巴巴里海盗巴巴罗萨·海雷丁及其麾下海盗纳入麾下。有了苏丹的支持,海雷丁的部队扩充至超过100艘战舰和1万多名士兵,并以阿尔及利亚为巢穴,不断劫掠意大利和西班牙沿海,使沿海地区无人敢居住。教皇克雷芒七世对此也忧心忡忡。不过,海雷丁的部队虽然擅长海战,也经常协助奥斯曼军队作战,但其组织的自治性很强,且长期从事海盗活动,很难算是现代海军。

 

巴巴罗萨·海雷丁


利勒亚当团长一心想要回到罗德岛。1532年,医院骑士团联合热那亚人安德烈·多利亚的联军攻占了希腊的莫顿,意图借此反攻罗德岛。但该地不久后又在奥斯曼人反攻下丢失,计划破产。利勒亚当于两年后去世。而受到查理五世赏识而指挥基督徒的联合舰队的安德烈·多利亚,将会作为医院骑士们的长期盟友。


1535年6月,查理五世亲率舰队围攻突尼斯。同年7月14日,医院骑士一马当先登上城头,夺下外部要塞。同时,突尼斯城内的1万名基督徒奴隶揭竿而起。海雷丁见大势已去,便率部下弃城逃走。此战令医院骑士团受到教皇和查理五世的称赞。


第一次突尼斯之战


就在骑士团在马耳他岛恢复实力时候,西欧又发生意想不到的横祸。英王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的英国教会以脱离罗马教会。1536年开始,英国政府强制征收医院骑士团在英国的资产,并要求医院骑士向其效忠。医院骑士团拒绝后,英国政府于1540年强行解散了医院骑士团在英国的分团,严重打击了医院骑士团的财政。


1538年9月,基督徒联军的舰队围攻海雷丁,但在希腊海域被海雷丁突袭击败。与联军中西班牙人早就不合的威尼斯人退出对抗奥斯曼帝国的同盟,单独与苏丹和谈。1541年冬季,查理五世亲率大军前往阿尔及利亚,意图清扫海雷丁在此的海盗基地。但天公不作美,地中海冬季暴风使得多艘战舰舰队搁浅沉没。安德烈·多利亚只得带领舰队离开躲避风暴。没有了舰队的支持,加上持续的暴雨,基督徒士气大跌。查理五世只得带兵撤退,医院骑士们再次负责断后。海雷丁的两次大胜令其声名大噪,他本人于1545年退休,他的门徒德拉古特继任奥斯曼帝国海军司令。


德拉古特


此后,基督徒联军尽管短暂地夺占过北非的一些如的黎波里、马赫迪耶之类的据点城市,但碍于兵力有限而难以长期固守。地中海沿岸的拉锯战还将持续下去。


在马耳他的辉煌

马耳他时期,大团长让·帕里佐·德·瓦莱特发动骑士团的海军劫掠奥斯曼商船,不少穆斯林沦为俘虏,其中就包括了苏莱曼的女儿:米赫里马赫公主的乳母,以及奥斯曼帝国的亚历山大港总督。这都引起了苏莱曼大帝的关注。同时,奥斯曼民间也有呼声:一位土耳其母亲的女儿被医院骑士俘虏,被迫改信基督教。苏莱曼大帝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医院骑士团。


1565年,经过间谍刺探和人员安排,穆斯塔法帕夏带领奥斯曼大军从伊斯坦布尔出发,包括新军6300人,西帕希(即骑兵)9000人,1万多名海盗水手和4000名圣战者。因为马耳他岛面积较小,穆斯林军队的规模远小于围攻罗德岛的时候。骑士团收到眼线的通知后,疏散居民去西西里岛,并加紧训练民兵。


现代复原的16世纪医院骑士的军事演习


5月18日,奥斯曼军队靠近马耳他岛并开始登陆。在初期试探性的进攻后,穆斯塔法决定攻击圣埃尔莫堡,从而控制其扼守的马萨姆谢特湾,让奥斯曼舰队驻扎。奥斯曼炮兵在城堡三面皆安置火炮轰炸。在骑士们拼死抵抗下,奥斯曼人原本计划四天占领的圣埃尔莫堡,实际上花了超过四周时间才拿下。在这场围城战中,奥斯曼军队伤亡超过4000人,医院骑士团阵亡了1500人。拿下圣埃尔莫堡后,奥斯曼军队开始攻击比尔古。奥斯曼海军意图旱地行舟,把军舰在陆地上拖过西贝拉斯半岛进入大港区水域,从而实施登陆。但该计划被投奔医院骑士团的奥斯曼军官穆哈穆德·本·达伍德(此人是希腊人,后改信伊斯兰教)泄露给医院骑士们。随着奥斯曼军舰驶入大港区,早有准备的守军火炮立即轰鸣,多艘军舰被击沉,行动宣告失败。奥斯曼军队重整军势,恢复了持续的炮击,外城墙逐渐成为废墟,但内城墙和壕沟又成为新的屏障。而岛内尚存的医院骑士团小股部队也对奥斯曼营地展开骚扰。战至9月,双方都筋疲力尽。9月7日,西班牙人的援军终于到来,疲惫的奥斯曼军队很快被击败溃逃。医院骑士团的老对手,奥斯曼帝国海军司令德拉古特因被己方误伤,不治身亡。


交战中的奥斯曼人与医院骑士团


马耳他攻防战


第二年,苏莱曼一世在远征的过程中驾崩。苏莱曼的儿子塞利姆二世登基后,撕毁了与威尼斯的合约,进攻威尼斯控制下的塞浦路斯岛,并屠杀了投降的守军。因此,威尼斯加入了教皇组建的神圣同盟,对奥斯曼帝国宣战。1570年,勒班托海战爆发,医院骑士团派遣了多艘战舰加入了唐胡安率领的联军。尽管骑士团损失惨重,但联军最终获得大胜。大批有经验奥斯曼海军军官士兵在此战中阵亡,使得奥斯曼海军数年之内难以在地中海与基督徒争锋。骑士团也在马耳他岛站稳脚跟。


骑士团在马耳他的日子里取得的胜利,在基督教世界中获得很大声誉。守住马耳他使得基督徒退可以拱卫西西里和意大利,进可以攻击北非的城市,可谓一举两得。但随着宗教改革浪潮席卷欧洲,骑士团也难免受到冲击,变得更加世俗化。新招募的骑士多来自贵族家庭,思想开放。这些年轻人尽管在外与穆斯林作战,但回来后赌博饮酒却变成常态。几任大团长对此也只能无为而治。骑士团为了维持昂贵的舰队,必须以战养战。骑士团除了会派自己的舰队进行劫掠,也会支持一些海盗,为其提供港口和补给,并从战利品中分成。然而,骑士团的海盗行动时不时也会攻击基督教船只,这招致了不少基督教国家的不满。


17世纪的医院骑士团舰队


重回起点:地中海十字旗的落幕

勒班托海战结束后,医院骑士团继续在地中海附近活动。骑士团作为西班牙和意大利的盟友,围绕希腊和北非沿海对奥斯曼帝国展开了一系列的攻防行动。但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欧洲各大基督教国家减少了针对奥斯曼帝国的军事行动,给予医院骑士团的帮助和支援也一并减少。医院骑士们对奥斯曼帝国的海盗行为,影响了与后者贸易的基督教国家。在各方压力之下,医院骑士团的海盗活动日渐低迷。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使得医院骑士团失去法国分团,也使骑士团的财政雪上加霜。在忙于战争的同时,骑士团也没有忘记其他事业:他们在马耳他岛上加盖新医院,使岛上医院达到三座,培养了一些著名医生,同时资助艺术创作,让一些画家和剧作家留在马耳他从事艺术创作。


卡斯蒂利亚旅馆,建成于18世纪,医院骑士团的艺术资助项目之一


1798年,拿破仑受命远征埃及,同时意识到马耳他岛可以作为法军的重要基地,便着手攻占马耳他岛。法国人一边收买法国裔骑士,一边策动法国的盟友西班牙政府要求西班牙裔骑士不要反抗。在受到轻微的抵抗后,法国军队很快控制了半个岛屿。大团长斐迪南·冯·洪佩施只好接受了拿破仑开出的条件,带领忠于骑士团的成员携带少量财产,离开了马耳他。


法国人在马耳他的统治也没能长久。两年后,马耳他被英国所攻占。英国人起初许诺将马耳他归还医院骑士团,但出于政治利益考虑,承诺一直未实现。经过一番波折,医院骑士团只好把总部迁到罗马。


医院骑士团的现代继承者——马耳他骑士团盾徽


和条顿骑士团类似,医院骑士团逐渐去军事化,转型为一个完全公益性组织。它在全球各地有一大批的养老院和医院,譬如于1882年在耶路撒冷建立的“耶路撒冷圣约翰眼科医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骑士团分部积极行动参与救治伤患,为骑士团赢得了良好声誉。这算是重新回归了起点,毕竟医院骑士团创立之初就是一个公益组织。曾经在巴勒斯坦黄沙中勇猛冲锋的黑袍骑士和亚得里亚海波涛中发射大炮的红衣骑士都已湮灭于历史之中,唯有“守卫信仰,拯救苦难”的箴言永存。


现任马耳他骑士团执行团长——马可·卢扎戈




守卫信仰,拯救苦难:医院骑士团简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