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ytype入门2——个人用例分享
本文将介绍个人使用Anytype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个模式,看之前建议先看《Anytype入门1——基础功能的了解》。
因为每个人的需求和使用目标可能有无法预料的差异,因此用法仅作参考,不过我相信我的用法多少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这种方法的特点
契合原子化的结构,不需要文件夹结构和层级结构
利用标签进行结构化,支持灵活分类,支持交叉分类
筛选出来效果如图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将Page类型在这个页面也展示出来了。
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小类的特点进行特别的管理,比如摘录这个类型的Page大多数都使用了“作者”这个Relation,我们在这个标签页中可以单独地显示出来。
这个筛选结果和设置显示出来的Relation,是保留并且维持下去的,不需要每一次打开都重新设置,我们可以修改标签页的名字为“摘录”来提醒自己这是这个页面显示的全是摘录。
使用更少的Type进行管理
虽然按不同的Type进行管理会有其好处,但是过度地划分Type也会有其隐患。
在Anytype中,Object必然属于某一Type(不存在不属于任何Type的Object),并且Object的Type只能有一个(不存在同时属于多个Type的Object)。
因此,如果Type分的太多,很容易产生“这个Object要属于哪个Type”的问题。
因此我从一开始的细分type(如日记、日语词汇、英语词汇、想法记录、词条等等)的模式转向大type模式(除特殊类型的Object外,一律使用Page这个type管理),将分类这个事情从多个type之间转移到type内部。
使用Tag进行Type内部的灵活分类
在《Anytype入门1——基础功能的了解》中,我们提到,Tag可以用来灵活分类。
在我的Page这个type中,几乎包含了我大多数的的Object,我主要使用Tag来管理它们。

为了方便自己着重地浏览某个小类的Page,比如所有的摘录,我会在Set的选项卡这里新建一个选项卡,在Page的基础上筛选出所有Page类型这个Relation中包含摘录这个标签的页面

筛选出来效果如下图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将Page类型在这个页面也展示出来了。
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个小类的特点进行特别的管理,比如摘录这个类型的Page大多数都使用了“作者”这个Relation,我们在这个标签页中可以单独地显示出来。
这个筛选结果和设置显示出来的Relation,是保留并且维持下去的,不需要每一次打开都重新设置,我们可以修改标签页的名字为“摘录”来提醒自己这是这个页面显示的全是摘录。

各个视图下设置默认模版
在最近的Beta版本更新中,可以为每个视图设置单独的默认模版,这样一来我这种用法会更加的顺畅。
在后续的稳定版本中很快也会支持这一功能。

Tag的使用心得
在Anytype中,同一个Tag的Relation,包含的所有标签是互通的(已经存在的标签会成为后续添加标签的可选项),我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些标签,在每个type下面创造了对应分类用的Tag Reletion,如Page type下我会用“Page类型”这个Tag Relation进行管理,而Human type则用“Human类型”进行管理,这样子它们之间的选项不会串。
Tag的灵活分类,使得我们在设立分类的时候不需要考虑两种类型是否互斥,例如我用来管理Page的类型有主题笔记、词条、手稿、灵感记录、想法记录、清单记录、日记、中文词汇、日文词汇。
可以看到,这些分类中有一些很暧昧,一些的划分角度跟另外一些看起来有明显的区别,这就是tag分类的灵活性——我们不需要预先对分类进行严格的划分、不需要保证他们是互斥的、不需要强制自己按特定的角度进行划分。
而对于Object来说,我们既可以是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分类,也可以同时属于多个分类,很灵活。
个人对于tag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比起分类更像是“助记词”,因此打标签的时候,我会更加的随心,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等到我需要找到这个页面的时候,我就可以很自然地想起这个页面是什么标签,因而快速地筛选出来。这种助记词一样的tag使用方法,在原子化的笔记结构中是很好用的,当软件中的object多起来的时候,会体现的更加明显。
上面就是我个人用法的介绍,希望大家可以受到启发,分化出自己能够习惯使用的模式。也欢迎加群729503440讨论(Anytype官方在后续会入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