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蜀国最后的机会覆灭--魏延之死

2021-10-18 18:45 作者:马丁一笑  | 我要投稿

   每次看三国。我一直难过的就是魏延之死。

    说起魏延,小时候,我玩街机三国志的时候,能选的武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之外就是魏延了,弄得我一度以为其实五虎上将为就是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

    做人一辈子,最怕就是跟错主公。坏主公不是怕功高盖主把功臣弄死,就是怕嫉贤妒能直接不给他机会。

   而魏延跟的就是前期跟的刘备确是特别慧眼识人+宽厚仁慈的主公。后期的刘禅,即便说不上能力多强,起码特别宽厚仁慈;

   理论上他应该是自己能力强,加上主公特别强。最低也是一个功成名就,结果他却是被大家认定谋反,直接满门抄斩。

  魏延一出场,跟的就是好主公。而他的能力,又是能独当一面。在很多网络段子里直接把他当作季汉后期的关羽、张飞。

  刘备不仅让能力强的关羽独当一面,张飞这种发挥不稳定的带在自己身边打张郃。事后来看,他的决定是正确的。关羽水淹七军,张飞直接把张郃打的丢盔弃甲。

  张飞把徐州丢了。导致刘备老婆丢了,部队后勤没了,部队人吃人了。什么都没了。换别的主公早把他剮了。结果刘备什么都没说,刘备只是安慰张飞,我老婆孩子没了不要紧。兄弟没了,就跟没了手足断了。你不能死。

关羽把荆州丢了。导致刘备东战场都完蛋了。刘备也不会想其他关羽大意傲慢之类,而是第一时间是给关二爷复仇。

  甚至夷陵之战,黄权被迫投降魏国。如果曹老板遇到这种部下,肯定杀了黄权,说”宁我负人,休人负我。”刘备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因为这种感情,就是主公的老婆丢了,军队散了。什么都没了,后面在曹操那里过的更好,但是一听到大哥在哪里就,天涯海角也追过去。三国演义里,关羽就有千里走单骑这种戏码。张飞直接就亲自为了刘备,自身长坂桥断后。黄权的儿子黄崇直接以身殉国。

有这样的主公,每次打的流离失所,所有的部下,带着一票百姓,依然跟着他浪迹天涯。无怨无悔。

即使连主公生死未卜,导致每一个部下天各一方,一听说原来主公还活着,就直接从世界各地从各个角落投奔他。

就这样,投奔他的越来越多。投奔他的的人群中,就有魏延。

在别人印象里魏延大概印象就是粗中有细,暴脾气愣头青。

但是,刘备看出来他是属于独当一面的英雄。

大家都认为刘备东线荆州给关羽,西线汉中给张飞的时候。刘备就觉得魏延比张飞合适,他才是属于可以独当一面的帅才。直接不用张飞。直接把西线交给魏延。

可以想象,魏延在刘备心中一定是特别合适的,接下来一直到魏延被满门抄斩前都证明刘备是对的。

于是魏延在汉中积极练兵,准备了八年大展宏图。随时等着刘备一声令下,从汉中北伐。

然后,赏识他的刘备死了。

换了一个跟他不熟的诸葛亮上台了。

从诸葛亮上台开始,他的悲剧就开始了。

一直喊着分兵,让诸葛亮带一路兵,自己带一路兵,然后两路夹击打赢。

直接玩把大的,把所有一切都赌上,分兵子午谷,直接偷魏军大本营。诸葛亮认为风险太大,跟魏延也不熟。于是决定不听。

 不冒险,那就保守作战,老老实实跟着诸葛亮出陇西,把西北打下来。收姜维,收天水。上庸已经快灭了。一切都胜利在望。就差一步,就可以把魏国领土打断一大块。这时候,魏军的张郃来了。

  魏延继续喊着分兵,靠他小分队,它可以灭了张郃,从此完成北伐大志。

诸葛亮听了十分感动,还是派自己亲信马谡带兵去街亭,然后马谡一败涂地。第一次北伐失败,甚至可以说是诸葛亮最接近成功的机会断送了。

然后继续想分兵,单独领兵作战。

结果后面诸葛亮用赵云,用陈式。反正就是不用他。

然后陈式战绩还好,赵云直接最后式有记载的唯一一次战败吃瘪。

然而,就是不用魏延。

每次看到这里,那种憋屈跃然纸上。

北伐那么多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魏延的实力有目共睹,那就用魏延吧。

诸葛亮慢慢开始信任他的时候,让他阳溪分兵打郭淮,大获全胜。

然后第四次北伐,直接让他分兵打卤城之战,正面对战司马懿,大获全胜。

细数起来魏延跟着诸葛亮前四次北伐:一次因为马谡功亏一篑,一次被别郭淮发现发现又功亏一篑。一次好不容易大获全胜,结果李严乱发情报又功亏一篑。一次正面对战司马懿,结果打赢了,司马懿龟缩不出,又功亏一篑。

第五次北伐。终于准备大展拳脚。开始一路上过关斩将,渐渐想完成一身的梦想的时候。

北伐最高统帅诸葛亮死了..

真的是一次次看着机会从手边溜走,现在终于有机会了,结果又失败了。

全军都要撤走,又是一次北伐的好机会,又要失败了。一怒之下,想继续北伐,一定要杀魏军措手不及。

结果,听说死对头杨仪传说要上台了。直接举报自己要谋反:率兵北上不是想开疆扩土,不是报先帝遗志向,而是北上投降魏国。魏延也火了,直接准备火并杨仪,也举报杨仪谋反。

关键主公刘禅(阿斗)看了双方都可能谋反的书信,简单一分析。毕竟一个会打仗,一个是书生。职业军人谋反危害大太多了。只得相信魏延谋反了。

这下主公带着文官集团不相信他。前线最高统帅不相信他。

所有人都不相信他。

他带着部队直接先一路先一步跑回成都,在回去的路上,一接触死对头杨仪的部队。

王平直接喊:丞相尸骨未寒,你们这是要造反吗?

自己部队也不相信他了,四散奔逃。

于是他就死定了。

每次看到这里,想起他一个人独当一面,每次他带兵都是过关斩将。别人都是直接断送北伐成果。

他被刘备信任直接防战牙帐旁边做牙门将军。而他却最后落得造反却没地方解释的下场。

每次玩起姜维传,让魏延一个人断后,喊着誓死保卫丞相,誓死保卫大汉的时候。

我就特别难过吧。

因为我知道,这时候诸葛亮对慢慢信任他,刘备信任他。阿斗也宽厚仁慈。但是,看着他还在身先士卒的时候,他的踌躇满志,却将会面对所有人要弄死他的结局。

只是他死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诸葛亮知道他跟杨仪关系不好。诸葛亮指定自己继任者换成和稀泥的蒋琬了。继续和稀泥杨仪和魏延的关系。

诸葛亮死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演义说怎么弄死魏延。

诸葛亮还是希望魏延能成功北伐的

而是还是想保护大家。

只是大家一直没给魏延机会。

魏延从此再也没机会了。







蜀国最后的机会覆灭--魏延之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