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哥往事 ● 贰

(本文作者:冷月风铃)
璞玉姐告诉我,青歌赛后,总政、空政。。。很多团体争抢着要佳哥,房子、职务、待遇都是超乎寻常的好。
璞玉姐说,为了能让佳哥去东方歌舞团,王昆团长请璞玉姐约了佳哥去她家里做过好几次客呢,王昆团长亲自带着佳哥看团里的环境,还说马上就可以给他分房子。璞玉姐说:王昆家里的房子好大好大,她还亲自做菜招待我们。
哇,王昆团长对佳哥是真心喜爱呀,青歌赛上她做场外评委,对佳哥也是赞赏有加!为了能留住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歌手,亲自做菜、多次招待、亲自介绍情况,这是多么高的规格和待遇呀!这是多少新人梦寐以求的呀!别说去家里做客啦,能说上几句话也会成为一辈子炫耀的资本,但是这些事情佳哥却从来没有说过,如果不是璞玉姐讲起,这些往事就都随佳哥而去啦!
佳哥呀佳哥,他不但从不会吹牛炫耀,就连宣传一下自己好像都那么难以启齿,就比如1989年被文化部选派代表中国参加南斯拉夫国际流行歌曲大奖赛这件事,他也从来没有提起过,这件事如果璞玉姐不讲,也会被尘封在历史中啦!
璞玉姐还说:1988年深圳电视台元宵晚会就是东方歌舞团的班底,主持人是利智和许还山,佳哥是唯一一个外团演员,在晚会上演唱了他经典的《黄昏放牛》。
东方歌舞团对佳哥的厚爱真是没的说,但是佳哥居然不为所动,他怎么就那么固执呢?
璞玉姐说,深圳文化局甚至同意佳哥可以自由走穴演唱,不必受局里束缚,但是佳哥仍然没有答应,而是选择了回广州。
佳哥呀,广州对你有什么好?当年唱音乐茶座,因为演唱曲目不合规定被禁唱罚款,不得不跟着小乐队走四乡;88年初第一届龙凤歌汇比赛在广州举行,只给了你一个最受欢迎奖,然而就在同年5月,你却夺得了当时最牛的全国青歌赛的冠军,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你吃了什么灵丹?拜了哪些高人?歌艺怎么瞬间就突飞猛进啦?佳哥呀,前车之鉴,刚发生不久的不公平待遇难道你就忘掉了吗?这娃真是太不长记性啦,广州去不得呀!

我们三人一起分析佳哥坚持留在广州的原因:
广州那时毕竟是流行音乐的摇篮和大本营,聚集着大批和佳哥一样致力于流行音乐的梦想实干家,他们想象力丰富、思想超前、勇于尝试各种不同的曲风。比如佳哥早期演唱的一首《赛马》,一南一北完全不搭的风格——草原民族的粗犷和南国儿女的柔情、马背上的旋律和水乡中的语言居然毫无障碍的融合啦,佳哥唱的是那么迷人动听,结尾处如马头琴般的假声更是听醉了多少人。而这样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只有可能发生在当时的广州;
广州离香港近,很多新思想新音乐很快能传过来,还能通过香港接触到海外最新的流行音乐,香港甚至是海外的最新流行音乐,香港的朋友都会第一时间给佳哥送去,有很多腕级歌手都是从佳哥这里拷磁带呢;
佳哥喜欢自由、不愿意被约束,我想这自由不仅指时间和行动上,更多的还是指精神和思想上的自由吧,他要的是一个自由的灵魂,他希望有一个更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来实现他的理想和抱负,当时的广州条条框框的束缚相对要少很多;
佳哥一直想举办个人音乐会,当时的广州具备各方面的条件;
另外,作为一个体制外的歌手,他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收入也会多很多。佳爸过早的离开了他,没能在父亲面前尽孝心大概也是佳哥的一块心病吧,从《说爹哋》里佳哥一声声的“爹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深沉的伤痛和无奈,子欲养而亲不待,佳哥是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啦,他要尽可能的多赚钱,让妈妈尽早享受上儿子的奉养,在广州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母亲;
还有,当时北京的条件完全不能和现在比,佳哥这个广州人是很难适应北方的气候和生活条件的;
另外我们想大概还有衣锦荣归、报效故乡的想法吧,再加上广州的盛情邀请,自然是任谁也说不动他啦。

我又问,不留北京还能想通,可是佳哥本来一直在深圳驻唱,没有半点不适应,深圳文化局的条件多优厚啊,为什么他也不愿去?这真是太奇怪啦!
璞玉姐告诉我说,佳哥出名后,周围很多人说佳哥是靠了璞玉姐才走红的,他是为了避嫌吧。
想想也是哈,佳哥那么清高的人,他最引以为自傲的就是:他是凭着自己的本事唱出去的。怎么可能去深圳文化局,让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看,一个唱歌厅的,靠着郑璞玉进了文化局,一下子土鸡变凤凰?总不能拉着每一个人解释:我是青歌赛冠军,是自己唱出来的,是被局里请来的!更不能拿着大喇叭广而告之吧!
另外大概佳哥觉得他是唱歌的,他喜欢舞台生活,不合适办公室工作,也不喜欢被管束吧。
璞玉姐感叹说,如果佳哥当年去了文化局,可能现在还在,说不定我们还要叫他一声:陈局长呢!阿姨在一旁连连叹气,说佳哥太单纯太善良,根本不懂世情险恶,在这个圈子里,不是能唱好歌就行的。
我们的佳哥真是太骄傲、自尊心太强啦!他大概是想在远离璞玉姐的地方,凭着自己的能力打出一片天地,证明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不用依靠任何人吧。
但是网上有传、付林大师也亲口说过想收佳哥为徒,学习几天就可以成为付大师的门生啦,什么都不耽误,为什么佳哥还是拒绝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