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战日本驱逐的鱼雷再装填装置

2023-02-12 16:25 作者:元帅哲哥  | 我要投稿

如果说战舰世界里什么最“不历史”,那驱逐舰可以无限装填发射的鱼雷显然可以榜上有名,在二战期间,除了日本的部分驱逐舰拥有二次雷击能力,其它国家都完全没有这个技术,而美军甚至是战后才获知鱼雷再装填技术的细节。 20世纪早期,随着鱼雷技术的发展,驱逐舰装备的鱼雷从性能到体积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这个时代的鱼雷不仅很长,而且口径也非常的巨大。 以二战的美制MK-15型鱼雷来说,鱼雷单发重量高达1.74吨,长度7.31米,装备在鱼雷发射管中,整套鱼雷发射系统的长度接近10米。弗莱彻的两座五联装鱼雷发射管就占据了船体1/4的长度。

而太平洋对岸的日本,鱼雷更是重达2.7吨,长度达到了9米,如此巨大的东西想要在狭窄的驱逐舰上进行再装填,对于绝大多数舰船而言都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从船舱里怎么把它拿出来,而且船舱里的空间又如何安排,都是问题。 二战中的美军驱逐舰虽然带有备用鱼雷,但是繁琐的装填步骤使得一次鱼雷管装填需要耗费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另一方面,对于二战期间的驱逐舰来说,鱼雷发射管的装填是一件十分繁琐的事情。由于鱼雷重量普遍都在一两吨左右,因此不可能像装填炮弹一样完全依靠人力搬运装填。尤其是对于鱼雷发射管布局比较紧凑的驱逐舰来说,需要用到吊车等设备将鱼雷抬到与鱼雷发射管齐平的高度,然后依靠人力小心地与发射管对齐,再慢慢推进发射管中完成装填。但人工水平装填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力,并且装填过程不够快捷顺畅,还无法保证鱼雷推送精度,并且人工推送容易让鱼雷产生晃动,因此安全性不高。

而将鱼雷作为“决战兵器”的日本海军,则认真地考虑了这个问题,并且尝试了解决方案——鱼雷再装填装置所谓的鱼雷再装填装置其实非常简单粗暴,她就是单纯的将备用鱼雷提前放在甲板上,用铁盒子罩住,让它和鱼雷发射管保持同一高度,当鱼雷管中的鱼雷发射完毕之后,直接使用再装填系统中预备好的鱼雷直接进行装填。

阳炎级前部的鱼雷发射再装填系统,这是将鱼雷从前面装入鱼雷发射管,所以实际上鱼雷发射管可以前后双向装填。 这套系统有效的解决了驱逐舰的鱼雷在战斗中是一次性使用的尴尬情况,让驱逐舰拥有了二次雷击的能力。不过即使是有了这样便捷的装置,要完全装填一座四联装发射管依旧需要30分钟左右的时间。

白露级硕大的再装填鱼雷存储盒,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后期才额外加装的再装填系统。历史上日本海军最早在初春级驱逐舰上实验性地安装鱼雷再装填设备。 对于日本海军而言,驱逐舰就是拿来和美国海军主力舰同归于尽的消耗品,而且现实世界也没有什么隐身雷,都是一击脱离(当然多数时候脱离不成,不死也大破),那么鱼雷再装填装置真的有必要吗?毕竟驱逐舰吨位冗余小,放个这么鸡肋的玩意实在很浪费吨位。

二战日本驱逐的鱼雷再装填装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