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目Quod Erat Demonstrandum
“我们是,对随波逐流一无所知的吧。”
“为何这么说呢?”
“你有立场吗?”
“显然,应该是有的吧。”
“为什么有呢?”
“因为思考就会带来立场吧。”
“那为什么要思考呢?”
“因为…所有人都认为独立思考是智慧的象征?那显然是正确的吧?”
“那么你确定这件事的存在,是源于独立思考呢?或是不加思考接受他人的论断呢?”
“似乎…是他人的影响?”
“那你仍然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
“应该,没有问题吧。”
“那你认为,智慧是什么?”
“智慧就是…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吧。”
“那如果你得出“独立思考是智慧象征”的结论,是源于他人的论断,是否可以说这也是一种智慧?那为什么独立思考才是智慧的象征呢?”
“这好像的确有点问题……那么,我应该否定这个结论?”
“那如果这个结论是错误的,那么,独立思考无法带来智慧,盲目相信他人的结论也不正确。那难道智慧是不存在的吗?”
“呃,这,应该不会吧。”
“所以你发现问题出在哪里了吗?把思考与接收知识当作是完全割裂的对立面,本身就是错误的吧?”
“那我好像明白了,只要分辨他人言论的正确与否,就是智慧吧?”
“你说的没错。如果两个人告诉了你两个彻底相反的结论,你必然会选择一个吧?”
“当然。”
“那就说明,哪怕只接受不创造,思考依然是存在的吧?”
“的确是这样。”
“那么思考与否与智慧有关吗?人永远都需要选择、判断,那么显然思考是常态而非特权吧?”
“是这样。那立场也就是通过必然的选择而得到的?”
“对。但是告诉我,你怎么选择?”
“嗯……思考之后选择对自己有利的?”
“所以立场来源于判断,而判断的标准是有利或否?”
“是这样的。”
“那你如何确定你认为的有利是真正的有利?”
“这…我可以通过对于信息的正确或错误的判断来建立一个思想体系,然后以它为工具来…总能分析出有利或否吧?”
“可以。那我们就先假定你的判断完全正确。但是,你怎么知道你的目标是你真正需要的呢?”
“难道我对于我自己还会不了解吗?”
“你从小到大的需求一直是一样的吗?”
“当然发生过变化。”
“那么需求变化了,也就说明你这个人本身也变化了吧?”
“似乎是。”
“你的变化是出于自身发展的?或是受外界影响的?”
“这…或许有些难以判断吧。”
“所以我可以说,哪怕你受外界影响,使你的立场偏离乃至彻底相反,你也不会意识到吧?”
“可能,是这样…”
“唉……”
“为什么叹气?”
“我现在已经没有办法证明我的纯粹与否了。而如果我的立场已经开始妥协,它彻底的堕落不也只是个时间问题吗?作为与欲望相对抗的存在而存在着,我们的生命不也永远在倒计时上吗?无法学会庸俗是我们的原罪啊……所以生命的短暂不也是一种保护吗?我们可以在堕落之前将它燃烧殆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