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大孙秀文:“边缘型人格障碍”有哪些表现?可以治疗么?

孙秀文
30年临床诊疗经验
个人简介
太原科大失眠抑郁专科特聘专家孙秀文,曾任职于北京武警总队医院,并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专注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研究与治疗工作30余年。毕业于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专业,曾在《中华医学会杂志》,黑龙江省医学会《临床内科医学杂志》发表多篇毕业论文,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战经验。擅长运用内科诊疗技术与精神、心理诊疗技术相结合。对治疗失眠症、头痛、头晕、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恐惧症、多动症、抽动症等神经疾病,及精神科各类疑难杂症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如失眠症、头痛、头晕、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恐惧症、多动症、抽动症等神经疾病。具有丰富的精神障碍类疾病治疗和康复经验。
行医格言
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
医生眼里的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它的评判标准比较复杂,不是依靠上网搜索、自行代入就能确定的。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什么?
有哪些常见表现?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是人格障碍的一种类型。
它是指以情感、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的不稳定及冲动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复杂而又严重的精神障碍。
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可能有以下典型表现,符合 5 种或更多。
➊ 情绪不稳定
BPD 患者在情绪上十分敏感而且反应强烈,与他人之间缺乏边界感。
➋ 不恰当的愤怒
BPD 患者经常突然出现烦躁和难以控制的愤怒,通常会持续几个小时,消失后恢复如初。
➌ 易冲动
BPD 患者常行事鲁莽,如:豪赌、乱花钱、暴饮暴食、滥用物质。
➍ 人际关系不稳定
BPD 患者对他人的评价不是「好」就是「坏」,常突然转变对某人的看法,很难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➎ 空虚感
BPD 患者小红表示自己很难独处,特别是感到无人理解时,会觉得自己掉进了一个巨大的黑洞,使她感到无比空虚,总想逃离。

➏ 偏执或分离
在压力大或者是发生紧急事件的情况下,BPD 患者常感到自己脱离了躯体正在观察自己的身体,或者与现实失去了联系,甚至是出现有现实基础的错觉或幻觉等。
➐ 身份识别障碍
BPD 患者长期感到自我感觉的不稳定,对自己的评价也常突然变化。
➑ 害怕被抛弃
BPD 患者对生活中人们的感受也会短期内发生巨大变化,会将一些日常短暂分离或是临时改变计划都看作是一种「抛弃」。
➒ 自杀或自伤
BPD 患者常反复发生自杀行为或姿态,常用自残等方式来威胁周围人。

边缘型人格障碍可以治疗吗?
如果你常感到情绪不稳定,难以自控,首先应该好好照顾自己,注意以下几方面调节:
停止责怪别人,采取措施来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
当有消极情绪时,暂停眼前的事情,并慢慢深呼吸直到心情平稳;
保障充足的睡眠质量;
定期锻炼,运动可以有效调节脑内神经递质而维持情绪稳定;
减轻压力。
如果被确诊为 BPD 患者,还是需要尽快进入正规治疗程序的。
长期研究一致显示:BPD 患者获得良好转归是可能的,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缓解症状,甚至康复。通常有以下治疗方法:
➊ 心理教育和训练
作为 BPD 的治疗基础,需要让患者及家属了解 BPD 的相关医学常识,帮助患者观察自己的情绪,管理冲动,培养一致的身份感,增强自我能动性与社交能力。
➋ 心理治疗
作为 BPD 的首选治疗方法,需要医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他们认识个性缺陷,鼓励他们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并对其出现的积极变化予以鼓励和强化。
➌ 药物治疗
一般而言,药物治疗难以改变人格结构,但在出现异常应激和情绪反应时少量用药仍有帮助。
常用药物包括各种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物以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等。一般不主张长期使用。
如果你存在以下情绪、心理问题困扰,且持续一段时间没有改善:
人际关系不和谐,总是易怒发脾气?
工作学业压力大,经常焦虑、紧张、失眠?
感情生活不顺利,分手后感觉快要抑郁了?
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感觉失去活力,什么事都不想做?
生完孩子后开始易怒、烦躁,有时候会突然大哭、心情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