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作一首歌?
贝多芬145、如何创作一首歌?

和弦的定义是什么?——网友提问
…和:见《牛顿35》…
(…《牛顿》:小说名…)
…弦:见《牛顿44》…
…定、义、定义:见《欧几里得28》…
(…《欧几里得》:小说名…)
…
本人有几点疑问:
一、和弦一定是三个 或三个以上的音 组成的么?
…和弦:见《贝多芬109~144》…
如果是,那么强力和弦是和弦么?
…强力和弦:见《贝多芬136、什么是重力和弦? 什么是挂留和弦?为什么有这些和弦?》…
二、和弦和旋律的关系是什么?
…旋、律、旋律:见《贝多芬71》…
…关、系、关系:见《欧几里得75》…
是旋律决定了和弦,还是和弦限制了旋律?
三、和弦如何命名?
本人是吉他业余爱好者。
自己弹琴时 偶尔会乱按一个和弦弹出来,感觉还不错 但是又说不出来这是什么和弦。
…感、觉、感觉:《牛顿120》…
求大神解惑。
…
Jin(2015-08-23 10:04,1人赞同了该回答):
1、从和弦的定义来说,一个和弦至少包含三个构成音,这毋庸置疑,

至于强力和弦,实质上它仍属于三和弦,只是在演奏时仅用到了根音和五度音,因此有“五和弦”的称谓。


2、和弦是为旋律服务的。
试想一下,你想写一首歌,难道先确定和弦走向、再往里塞音符么?
这样的旋律,已经被和弦限制了,必将毫无特色,
一般先写旋律、再根据旋律编配和弦,
…根、据、根据:见《欧几里得115》…
顶多是在找不到合适和弦时 对旋律作细微调整。
3、和弦的命名 是根据根音与构成规则,比如常见的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分别使用大调音阶Major与小调音阶minor,其全称应该是C Major与C minor,我们见到的是简称。
…规、则、规则:见《牛顿75》…
…Major(英文):n.专业;少校;主修课程;专业课;主修学生;大联盟。
adj.主要的;大的;重要的;严重;大调的;主修的(课程)
v.主修;专攻…
…C Major(直译为“首要乐音为‘C’”“C为首要乐音”):c大调…
…minor:adj.少数的;轻微的;较小的;次要的;小调的;小音阶的。
n.未成年人;辅修科目;辅修课程。
v.辅修…


继续延伸出来的 7和弦、9和弦等,都是在三和弦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构成音,
…基、础、基础:见《欧几里得37》…
同样根据其规则命名为C minor7等,简称Cm7,
…规、则、规则:见《牛顿75》…
其他和弦类推。
希望对你有帮助。
9条评论:
Stark Einstein(2018-04-15,1赞):
…Stark(英文):adj.明显的;赤裸裸的;严酷的;了无修饰的;荒凉的;粗陋的;真实而无法回避的;(指区别)鲜明的;完全的。
adv.一丝不挂;赤裸。
n.斯塔克…
…Einstein:n.爱因斯坦(著名物理学家)…
先写和弦再写旋律比较好,
套路,
先写旋律的都是天赋够足。
Steve在修行(2015-08-31):
关于第二点,钢琴曲夜的钢琴曲(五),好像就是先出的1-3-5-1的和弦,再在1-3之间填的不和谐音2。构成了这首曲子的主旋律。
…和、谐、和谐:见《牛顿37》…
…音:见《欧几里得146》…
Corinthus(2015-08-29):
不同意先有旋律、再配和弦,
和弦的色彩,在一首曲子里面,是很重要的,并不只是填充物,
先确定和弦走向,再创作旋律,是很常见的。
就算是先创作旋律,有些时候还是会被一些经典的和弦套路(1-6-4-5等)影响。
…经、典、经典:见《牛顿196》…
In(作者)回复Corinthus(2015-08-30):值得尝试,但仍保留个人观点。
…观、点、观点:见《欧几里得50、51》…
TOCWEI(2015-08-25):
对第2点存疑,
听有的老师说过,好的歌曲往往都是先有和弦进行,再有旋律的。
Jin(作者)回复 TOCWEI(2015-08-25):
这可能和个人偏好与习惯有关,
毕竟创作是更看重感性的因素,
…创、作、创作:见《伽利略20》…
(…《伽利略》:小说名…)
…感、性、感性:见《牛顿119》…
…因、素、因素:见《牛顿100》…
我所说的,是我个人以及我身边所遇到的,基本都是这种情况。
…基、本、基本:见《欧几里得2》…
马跃(提问者)(2015-08-23):头都大了。。。。好吧。我还是去看看相关书籍吧。
马跃(提问者)(2015-08-23):感谢。
你说的关于和弦命名的东西,我都知道,
可是更加复杂的,比如把三度音改成4度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复、杂、复杂:见《欧几里得133》…
Jin(作者) 回复 马跃(提问者)(2015-08-23):那你要学习更多的和弦构成规则了,
…学、习、学习:见《牛顿160》…
像什么挂留2、挂留4,7和弦、9和弦,7-5等等。
“一般来说,和弦是3个及3个以上。
当然你可以省略成两个,只不过音响效果差一点。
请看下集《贝多芬146、音乐的发展源于人耳的鉴赏慢慢多样化》”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