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名表,歼20上的奢侈品
伟大的企业都是To C的。
像苹果,像可口可乐,必须是大部分消费者消费得起的产品,才能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价值。
当然也有不少企业定位高端,定位奢侈品,如果只是求短时期内的暴利,这样做没有问题,但如果想做成长远的品牌,定位奢侈品恐怕会事与愿违。
世界上几乎所有知名的奢侈品企业,都被卖了八百遍了,早就不是当年的初创初心。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大部分知名奢侈品品牌都诞生于工业化刚起步的年代,和工业化、量产化相比,以手工打磨为主的高端定制化,深受贵族和资本家暴发户阶层喜爱,所以有了奢侈品的市场。
但随着现代工艺的飞速发展,盘珠子的智能机床都能远超手工工艺的时代,手工打磨就不那么受欢迎了。
所以劳斯莱斯被工业化时代的佼佼者德国宝马收购,打着奢侈品幌子的路易威登,干脆成了资本运作大师,把旗下几十个品牌卖来卖去提高估值。
最为典型的,莫过于瑞士钟表业。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石英表电子表的重创专注做奢侈品的瑞士钟表,又迎来了新的打击。
前LVMH钟表部总裁Jean Claude Biver表示,苹果公司单季度220亿美元的利润,相当于瑞士钟表行业的整年营业额。
受到智能手表的冲击,2019年起,瑞士钟表业面临着1984年以来的最低销量。
恰好前几天,一个从事服装定制的朋友咨询我,如果五年后想IPO上市应该怎么发展,我提了我的建议:工业化、量产化、可复制化、可连锁化。
这是如今这个时代,伟大企业从创业时就应该有的基因。
然而,代表中国量产化工业化最高水准之一的航天工业集团,旗下竟然还有一家钟表公司,它就是唯一一个出了歼20联名表的:飞亚达。
一、卖表的意义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制图:诗与星空
从历年财报看,飞亚达差不多从2012年到2020年营收规模几乎没有变化,倒是2021年上半年有了较大幅的增长。
半年报显示,营收规模的增加受益于旗下亨得利品牌的名表销售业务强劲增长,而公司的制表业务和上年比几乎没有变化。
那么问题来了,航空工业为什么要做表?为什么要把做表的公司做到上市?
如果有留意军工板块,会发现这些企业的上市部分五花八门,有做汽车的,有做水电表的,有做税控软件的… …
因为信批可能会泄漏军事机密,军工企业的很多涉密业务不能直接上市,就只好搞一些三产副业包装上市,然后融资后反哺军工业务。
如何反哺?
二、分红大户
机械表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同时由于公司旗下亨得利代理销售进口名表,业绩稳中有增。
公司近年来,每年的净利润基本维持在1-2亿之间,现金流也比较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每年拿出一半左右的利润进行分红,而分红最大的受益者,正是第一大股东:中航国际。
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表面上,飞亚达是一家上市公司。而事实上,是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融资平台,一方面,公司将一部分利润反哺回集团;另一方面,公司还可以利用上市公司的优势进行各种渠道的融资。
在公司的关联交易中,由于飞亚达现金流优异,为了便于集团统筹使用,公司的资金被归集到了航空工业集团财务公司,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