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拉星手游剧情解析文案:真理之碑戒律铭,因果交织历史中
何为戒律?
戒律是奥拉星手游中最重要的设定之一。
因为戒律,王牌战队被降下神罚,
陷入无止境的痛苦之中;
因为戒律,无冕之王被降下神罚,
不得不漠视世间的生命消逝在自己的身边;
因为戒律,乾坤堕入轮回,
成为降下神罚的无情机器。
无论何人,
违背戒律者,皆为戒律所惩处。
然而,戒律是否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么不堪?
我曾经与伙伴们进行讨论,
在讨论中,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奥拉星手游剧情中,
根据无冕之王的形容,
世界就像是一台巨大的计算机,
我们熟知的律酱,是这台计算机的管理者,
真理之碑则是这台名为“世界”的巨大计算机的系统,
而其中的所有生命都属于这个系统中运作的软件。
在乾坤支线任务中,
我们得知了,戒律的存在,
是为了防止事件的发生发展走向更加严峻的地步,
乾坤作为戒律执法者,
相当于计算机外手动删除恶意程序的工具人,
乾坤在剧情中不执行戒律的后果,
便是导致被力量感染的人们变成了怪物,
而正是这些怪物,害死了阻止他执行戒律的落落离。
同时,根据乾坤版本的支线剧情,
创世四族的神力,实际上属于高维之力,
最初的创世四族,属于高维生物映射降维后形成的低维存在,
乾坤等创世神族最初便属于八维生物,
而手游奥拉星世界观中的生物,全部属于三维生物。
在乾坤任务剧情中表明,沾染神力的低维生命,会被戒律所抹杀。
而神力的概念,则是八维宇宙的力量,
也就是超越奥拉三维世界的高维力量。
打个比方,
二维世界是一个平面,
而三维世界却是立体的,
三维的我们拿起画笔,
便可以在二维世界加上无数的诡异之物。
而高了三维世界整整5个维度的八维世界,
其高维力量对三维世界的影响,
不需要拿起画笔,恐怕呼出的一口气,便可使其天崩地裂,
就像手游里亚利迦撒所说的龙族那样,
在现世只能发挥出原本百分之一的力量,
仅仅是以完全形态存在于奥拉世界,
便可以使这个世界毁灭。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
从高维生物那里获得神力的三维生物,
究竟拿到了多么危险的东西。
王牌战队的伙伴们,
神武月,战无炎,修罗,凯撒,狼王,夜王,
我们的伙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魔神王进行了交易,
而魔神王的交易,就涉及神力!
远古英雄王封印魔神王身死,
而他身旁的远古精灵王,
也是因为受到了封印魔神王时力量的波及,
心中的愤怒与不甘被利用而导致愤怒之罪的诞生。
然后有的小伙伴就会问了,
这与之前提到的真理之碑是一个系统有什么关系吗?
有,而且关系很大。
因为这些沾染神力的低维存在,
已经可以破坏世界了,
以真理之碑是一个系统来解释,
低维存在原本是安全的程序,
高纬的力量,
例如人类更改了其中一个程序使其变成病毒,
相当于程序获得了高维力量,
被判定为病毒的他们可以轻易更改计算机系统中的内容,
甚至失控和暴走,
最终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或者瘫痪。
这个时候,为了避免计算机损坏,
就需要杀毒软件了,
而这个杀毒软件,
就是刻在真理之碑上的,
戒律!!!!!!
只要一切按照既定的安保程序走,
不会危害到系统,
戒律这个杀毒软件就相当于不存在,
但是有人触及到危害系统的危险程序时,
它就会跳出来阻止。
乾坤不执行戒律的后果,
便是落落离的逝去,
已经变成怪物了,不断伤人的村民。
已经被病毒彻底感染的软件,
或者自带病毒的软件,
会被杀毒软件干涉,甚至直接卸载。
干涉便是降下神罚,
而卸载便是直接清除该软件。
戒律之王创造戒律时,
定下的最重要的一条戒律,
便是“所有人都幸福的结局”。
可是这条戒律实现的前提,
却是必须遵守戒律。
人们不断地违背戒律,
甚至触怒了戒律之王,
戒律之王不再理会这个世界
抛下它便离开了。
按照戒律之王的想法,
每个人都遵守戒律,便能迎来所有人都幸福的结局,
然而我们将其反过来思考,
当每个人都遵守戒律的条件不满足,
甚至违背戒律的次数越来越多时,
究竟会迎来怎样的结局呢?
我不知道,
不过可以推测与所有人不幸福的结局息息相关,
至少在真理之碑上没有说明这种情况的结果,
这与银河棋盘上出现和棋的可能相同,
两者都存在着尚未定义的情况。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原初之罪将戒律之碑上的“所有人都幸福的结局”铲去,
更改成了“魔神王必将吞噬世界”;
而冕也在与魔神王达成和棋时,
在真理之碑上刻下了重要的和棋法则。
戒律是绝对的,但也是相对的,
无冕之王的第一次实验,
便是通过询问真理之碑无法能回答的问题,
来与“向深渊提问者必将支付代价”的绝对戒律的碰撞,
这里说明了戒律是绝对的,
但是某些情况下也是相对的。
真理之碑这个系统存在着Bug,
也是如此,
无冕之王才能通过“向深渊提问者必将支付代价”与“魔神王必将吞噬世界”两条戒律的碰撞,
成功将真理之碑摧毁,
这就表示,
当有人不遵守戒律,便会因为未达成条件而无法迎来所有人都幸福的结局,
这可能就是真理之碑中所存在的Bug之一,
既满足了遵守戒律,才能迎来幸福结局的要求,
也遵守了相反的情况,
不遵守戒律,就无法迎来幸福的结局。
戒律不是可以随意修改,
即使有了戒律之王的默许,
决战时的原初之罪依旧无法摆脱被戒律抹杀的情况,
过去弱小的他更应该无法修改真理之碑上的戒律条文,
我的推测是,
在人们无数次违反戒律情况的积累下,
“所有人都幸福的结局”已经无法达到,
真理之碑需要一个不幸的结局来弥补这种未定义,
就像和棋已经达成,
必须要一条和棋法则来弥补这种未定义的情况相同,
真理之碑上的该戒律已经完全处于自相矛盾的状况了,
它要世界走向幸福美满的结局,
但是又不满足遵守戒律的条件,
所以它又不能让世界走向幸福美满的结局,
在无冕之王提问的剧情中我们发现,
当真理之碑出现Bug时,它会选择一种折中的情况,
也就是处于僵持状态,
因为没有人会替他做出选择。
如果说剧情中“惑”是真理之碑未能观测到的历史空白区,
那么最后的戒律将要走向的结局,也出现了这样一块空白区。
于是,原初之罪趁虚而入,
替真理之碑做出了选择,
那便是“魔神王必将吞噬世界”。
不过这里我们先留一个点,
待会儿还要回来呢,
因为根据后面的剧情,
这是否真的成为真理之碑最后的选择,还有待商榷,
不过,这一条新设的戒律并没有违反“遵守戒律,便能走向所有人都幸福的结局”,
因为发生不遵守戒律的情况时,
由于不满足条件就无法走向所有人都幸福的结局。
根据剧情,改变真理之碑所规定的历史,
就会被戒律发觉而被戒律抹杀,
而原初之罪擅自更改戒律导致历史走向毁灭结局,
是与“所有人都幸福的结局”相违背的,
然而他不仅没有被戒律所抹杀,
这条戒律反而被真理之碑所认可,
成为无冕之王诛杀魔神原初之罪的两条绝对历史戒律之一。
这说明,
当存在戒律出现矛盾而表现出来Bug时,
未定义的空白部分是可以人为进行更改的,
所以冕与魔神王和棋时,
他可以亲手设下和棋法则,
但是由于和棋法则的部分内容与“魔神王必将吞噬世界冲突”,
冕被戒律抹杀,
真理之碑上存在的和棋法则也变得暗淡无光。
这时有的观众问了,
你不是说空白区可以更改吗?
为什么原初之罪可以更改并且不被抹杀,
而冕会呢?
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在哲学上,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使用的条件和范畴,
超出这个条件和范畴,
那么它就会成为谬误。
原初之罪更改戒律时,
是在满足原戒律条件的基础上,
也就是在不满足遵守戒律条件下,
就无法达到所有人都幸福的结局,
因为如果不遵守戒律也可以达到所有人都幸福的结局,
这反而与戒律之王的想法相悖。
所以,原初之罪是确定了最终的选择,也就是替真理之碑确定了结果,
而冕设立和棋法则时,
设立的是关于银河棋盘的戒律,
和棋法则这一条戒律虽然也处于真理之碑未定义的空白区,
但是内容已经威胁到最后的,
原初之罪设下的满足原戒律后明确的“魔神王必将吞噬世界”的历史戒律,
所以冕会在和棋的条件下,
因为擅自更改真理之碑已定的历史而被戒律抹杀。
可是,和棋法则并没有被抹去,
原剧情中提到了冕是在和棋法则生效以前被戒律所害,
也就是和棋法则已经刻在了真理之碑未定义的空白区并且已经成立,
只是没有生效而已。
所以,我的推测结果是这样的,
上文提到了,
真理是有条件的,
作为绝对的戒律的和棋法则生效的条件是和棋,
只要达不到和棋这一条件,
这一绝对的戒律便是相对的了,
不满足和棋的条件时和棋法则就是一个谬误而不是真理,
所以前文我提到了,冕在和棋的条件下更改真理之碑的现实而被戒律抹杀,
也就是冕是在已经和棋的条件下设立的和棋法则,
已经满足了条件而属于绝对的戒律,属于真理,故必须生效,
也就是与先一步满足条件的绝对历史戒律“魔神王必将吞噬世界”直接冲突,
由于“魔神王必将吞噬世界”先满足条件成为既定的历史,
于是冕的行为被判定为改变历史而被真理之碑锁定,随后为戒律所害。
之所以真理之碑上的和棋法则只是被掩盖而不是被清除,
我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和棋法则在冕被抹杀之后,由于棋手死亡导致棋局未终结,
也就是冕在结果判定前被完全抹杀,
和棋的条件不满足导致绝对变成相对,
真理成为了谬误,
不与最后的历史戒律直接冲突,
但是也成为了可能会否定最后历史戒律的Bug,
同时和棋法则也确实弥补了真理之碑上存在的未定义的空白区,
所以真理之碑就像无冕之王提问时出现Bug一样选择了折中,
只是掩盖了和棋法则,并没有清除和棋法则,
当然有小伙伴会问,为什么达到和棋了棋局还没有终结?
看无冕剧情时我们就可以发现,
在原初之罪夺舍魔神王时和棋法则甚至已经开始生效了,
但是原初之罪夺舍魔神王之后依旧说道,
“棋局还没有结束”,
便迅速将死了无冕之王的王棋,
然后系统判定魔神王胜出,
由此可见棋局终结是十分延后的,甚至可能延后到和棋法则完全生效,
所以上文提到的冕被抹杀在棋局终结之前而导致的和棋法则条件不足是可能发生的,
第二,可能性之棋遗失后和棋的可能性使和棋法则必然存在,
由于律酱盗走可以改变历史的可能性之棋去保护冕的灵魂,
宇宙中出现了被可能性之棋修改的无法观测的历史,
银河棋盘上原本只有胜利与失败两种可能性的结果,
却因为可能性之棋的遗失而出现了和棋的可能性,
这些可能性的存在,
使得和棋能够发生,
而和棋发生时,
必然需要一条对应和棋情况的法则,
这就是冕写下的和棋法则。
和棋法则也就属于一定条件和范围内的真理,
真理之碑无法抹去它,
于是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那便是掩盖它。
同时,与银河棋盘棋局结果相关的戒律有三条,
包括赢家,输家,以及和棋,
也就是和棋法则虽然是与历史戒律相关的戒律,
但不是唯一的戒律,
虽然它填补了棋局结果未定义的空白,
但是这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
只要达不到这个可能便可以了,
所以和棋法则也不需要被抹消,相反他的存在填补了空白,
而真理之碑需要这样一条相对的戒律来填补空白。
不过真理之碑没有想到,
万世龙尊帝皇龙发现了这个可能,
他赋予伊乐龙魂的力量,
并且通过伊乐将龙魂的力量播散于世间,
为可能的实现提供高维宇宙大佬的默许,
就像原初之罪暗中修改戒律得到了戒律之王的默许一样,
当无冕之王达到和棋时,
这个被忽略的可能,
铭刻在真理之碑上的和棋法则终于从尘埃中发掘出来,
冕付出生命写下的和棋法则就那样闪耀着戒律的绝对光芒,
即便是魔神王,
也无法摧毁这条戒律。
可惜,戒律终究是绝对的,
即便戒律也无法违反戒律,
和棋法则规定的戒律直接与最后的戒律相冲突,
于是命运赋予了魔神王第二次机会,
原初之罪夺舍魔神王,
最终赢下了这盘棋局,
而和棋法则最后也由于条件不满足而没有发挥他的作用,
即最终未能与“魔神王必将吞噬时间”冲突。
接下来有的小伙伴会问,
如果戒律是绝对的,
那么为什么原初之罪会被戒律抹消存在呢?
不应该因为Bug的存在而走向另一种结果吗?
否则为什么命运会让银河棋局最终由魔神王胜出,
以此来阻止和棋法则生效来遵循最后的戒律?
对此,我只能给出我自己的观点,对与错我也无法判断。
首先,和棋法则只要生效,所取对象便是魔神王,
也就是只要生效必然与最后戒律冲突,
真理之碑为了规避这种可能,
便只能通过魔神王赢得棋局胜利来避免Bug出现,
这里与前面和棋法则只是被掩盖而不是被抹去同理,
即避免这种可能。
然而“向深渊提问者,必将支付代价”的戒律,
并不直接针对魔神王,而是针对的是所有提问者,
即在最初的状态下,
“向深渊提问者必将支付代价”与“魔神王必将吞噬世界”并不冲突,
也就是真理之碑默认两条戒律互不干涉,
否则应该将其中一条掩盖或者直接抹消。
不过我们要注意,
原初之罪的提问是“击败魔神王的方法是什么?”,
如果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则根据剧情中我们所知,
真理之碑无法回答提问时,
代价支付是折中的,就像回答无冕之王时那样保持沉默,
不会对提问者造成真正的实质影响,
然而原初之罪的代价被收取了,
魔神王的结局是灰飞烟灭。
虽然剧情里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但是我们看到了,
即使在这个位面已经无敌的原初之罪,
也在真理之碑支付代价的戒律作用下,
灰飞烟灭。
直接违背了最后的历史戒律“魔神王必将吞噬世界”,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测,
真理之碑给出的答案就是——向真理之碑提问。
根据后来的剧情我们可以猜想,
魔神王向真理之碑提问或许早已在真理之碑所观测的历史中,
只是它处于某种目的没有展现出来,
这里我们后文再进行叙述。
我们先回到第一个疑点,
前面提出戒律未定义的空白区概念时我有提到一个问题,
那便是原初之罪替真理之碑做出的选择,
是否真的是真理之碑最后的选择还有待商榷,
按照戒律之王的意思,
只有在满足每个人都遵守戒律,才能达到所有人都幸福的结局。
不遵守戒律,只是不能达到所有人都幸福的结局,
而不是规定了只能是毁灭结局,
也可能是终极梦魇那样,
通过一次次回收绝望,最后达到一个所有人都幸福的结局。
可是最终随着二代魔神王源初之罪的消亡,
两大历史戒律的冲突,
真理之碑破碎,
世界走向了毁灭的结局,
达到了不遵守戒律,无法达到所有人都幸福的结局。
可是,
随后成为新任至高神的无冕之王放弃了戒律,
彻底否定了戒律,
世上也不再有戒律,
如果此时最新的也是最后的戒律是人们不需要再遵守戒律,
那么真理之碑未被修改前,
“所有人都遵守戒律,便能达到所有人都幸福的结局”的历史戒律,
是否也随着真理之碑的破碎而达成了呢?
若真是如此,那这真理之碑还真是自私呢,
幸福与毁灭我全都要。
哪怕毁灭自身也要完成真正的历史戒律,也未免太过于疯狂。
然后我来解答前文中提到的“魔神王向真理之碑提问或许早已在真理之碑所观测的历史中”的问题,
在绘星若剧情中提到,
绘星若曾经与小奥拉一同参与了歼灭魔神王的战斗中,
这场战斗同样以胜利告终,
但是随后终极梦魇的降临,
绘星若只能看着伙伴们牺牲,
在无比自责的情况下恢复了力量,
回到因果之海逆转了时间,
开始与梦魇进行战斗。
然后是剧情中的关键点,
绘星若呆在因果之海没有再离开过,
小奥拉却因为梦魇而来到了因果之海,
根据无尽归墟所言,
绘星若的努力只能延后终极梦魇的降临而无法终止,
也就是小奥拉来到因果之海与绘星若一同战斗的时间点,
不会早于击败魔神王的时间点!
即使没有绘星若即河图洛书的相伴,
小奥拉依旧走过了魔神王灭世的危机,
为无数因果交织缠绕着的锈迹斑斑的降星之仪告诉我们,
终极梦魇无数次摧毁了世界,
而绘星若为了守护伙伴也无数次进行了轮回,
这也昭示着,
小奥拉等人也无数次击败了魔神王。
世界将会被终极梦魇所摧毁,
接着经过无数次的筛选,
最后达到那个没有绝望,充满了幸福的世界。
即“所有人都幸福的结局”。
我在想,抹杀原初之罪,
真的仅仅是两大历史戒律的冲突吗?
或许不是,可能是三大历史戒律的冲突,
这第三条,恐怕就是既定的历史不能改变。
原初之罪推动世界在终极梦魇诞生之前提前毁灭,
违背了不能改变历史的戒律,
一对一平的局面变成了二比一少数服从多数,
即“历史不能变更”与“向真理之碑提问者将支付代价”对“魔神王必将吞噬世界”,
Bug未追平,真理之碑启动了抹杀程序,
将原初之罪抹杀,
同时也摧毁了自己,
在无戒律便不存在违背戒律的未来,
完成最后的“所有人都将幸福的戒律”。
击败魔神王,我们只需要一次机会,
而击败想要创造幸福结局的终极梦魇,
我们有无数次机会,
最终我们却只剩下一次机会。
对于戒律之王来说,
整个宇宙就像积木玩具一样,
一旦拼出的形状不合心意就要砸碎重来,
而终极梦魇好似继承了戒律之王的意志般,
要在无数次推倒重来中达到清除绝望,
达到一个幸福美满的世界的目的。
在乾坤版本剧情中我们得知,
戒律本是为了避免世界毁灭而存在的,
神力,也就是高维之力太过于强大,
不懂得利用,便可轻易导致世界毁灭,
剧情中,
八维宇宙中的坎离为了进入超维宇宙进行实验,
而升维必然涉及高维之力,
结果,就像计算机由于人为修改出现错误而系统崩溃一样,
这鲁莽的实验轻易导致八维宇宙破碎,
更不用提奥拉世界观下的三维宇宙,
而最初的八维宇宙生物,
如乾坤等人,只能抛弃大部分高纬度记忆和力量,
完全降维映射进入三维宇宙,也就是奥拉宇宙。
创世四族诞生之初的目的,
便是回到高维宇宙,
而为了避免因为高维之力的滥用再次导致世界崩坏,
最初的戒律因此而诞生。
戒律是杀毒软件,
防止世界这台巨大计算机因为部分危险因素崩溃而诞生的,
它不会直接干涉每一个存在,
但是它却盯着系统中每一个文件,每一个程序,
只有发现那些存在威胁的文件出现时,
它才会发挥自己的作用。
不能否认当病毒出现时,
它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
只是后来,
这个杀毒软件显得有些不合人理,
直接无视我们的选择直接删除,
戒律觉得对才是对,不允许你觉得对,
最后使这个杀毒软件扭曲,
成为限制我们的枷锁。
戒律是规则,
违背规则便是越界,
但是越界有向上的超越和向下的逾越,
伤害落落离的违背戒律的村民,
所作所为明显属于后者。
可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
虽然戒律之中存在着某些极其不合理的规定,
但是在保护这个世界不破碎,
以及守护绝大多数人的生命方面,
戒律的确是不错的选择,
沧海泪无意识的影响了村民使之违背戒律,
乾坤放过了他们,最后导致了落落离的牺牲;
王牌战队却是主动与乾坤眼中的恶徒魔神王交易而违背了戒律。
当亚当和夏娃在蛇的诱导下主动品尝禁果时,
于上帝眼中,
尽是罪责。
在戒律执行者乾坤看来,
村民无意也酿大祸,更何况有意与魔神王交易的王牌战队呢?
这也是为什么在故事的最后,
小奥拉和律会支持无冕之王创造新的真理之碑去管理世界,
也就是创造新的戒律,
因为,这个世界需要规则的约束。
可是正如无冕之王所表露的意思,
一厢情愿地让所有人遵循代表自己的意志的戒律去获得幸福,是否也是一种私欲,是否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这个世界不需要第二块真理之碑,
更不需要上面铭刻的戒律。
因为真理之碑是系统,
它把人当作没有感情的机械程序。
昔日屠龙者必将化身恶龙的诅咒,
无冕之王亲自打破了它。
吾等一生逆天而行,又怎能成为戒律的走狗?
所以,新的至高神带着戒律一同离开了世间,
将因戒律而生的悲剧彻底终结。
英雄不能永远守望这个世界,
只有每个人都觉醒掌握自己命运的意志,
才能真正的守护未来。
将未来交到了大家的手中,
对与错交给大家自己判断,
人民心之所向,
才应该是戒律真正的方向,
而不是至高神你一人所思所想,便是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