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辽东盗与剑仙
大清开国之时,海内初定,各地有不少盗匪成群结伙,康九就是其中一伙盗贼的头领。
康九在头领中排行第三,除了上面两位,剩下的十几个弟兄都听他指挥,他们经常埋伏在辽东道上抢劫客商。
一天,有十几个贩珠商人结伴从海上来,每人都带着价值不菲的珍珠。晚上他们到一家旅舍投宿,房间空空的没什么家具,角落里放着一个破旧的谷仓,是用来装米的。
珠商们看见谷仓并未多想,只有一个叫霍风的人非常警觉。此人相貌堂堂,一把宝剑从不离身,他上前仔细查看谷仓,笑着说:“鼠辈的死期到了。”
众人以为他看见了老鼠,并未在意。大家准备睡觉时,霍风突然说:“今天晚上会有强盗来,我们不可不防。”众人大吃一惊。
霍风点上蜡烛,将谷仓移开,屋角露出一个很大的洞,洞黑沉沉的,看样子是个地道。再看谷仓,根本没有底,原来这就是盗贼出入的通道。
众人十分震惊,商量着换一家旅舍。霍风说:“我们已经被盯上了,换个地方就能不被抢了吗?大家不要慌张,只要有我在,一定不会盗贼得手。”
霍风将谷仓挪回原处,叮嘱大家把珍珠枕在头下去睡觉。自己拿了个矮凳在洞穴旁坐下,持剑静候盗贼。
其他人早已吓得战战兢兢,哪里能睡得着。再看霍风手上的剑,剑气凌厉、寒意逼人,让人不觉毛骨悚然。大家不敢发出声音,只好干躺在床上假装睡觉。
再说这旅舍主人,果然是与盗贼勾结。他见有人投宿,急忙去给盗贼报信。
这帮盗贼一听是个大买卖,便调集所有弟兄赶往旅舍埋伏,等珠商们熟睡后下手。
旅舍的后院地势较低,有个一丈多深的坑洞,坑中已经砌好土台阶,可以上通隧道,这些都是盗贼们事先准备好的。
大家正商议怎么进去,贼老大觉得对付这些商人是小事一桩,便毫不犹豫钻进了隧道,差不多到了洞口,只听“嚓”的一声,贼老大的身体掉了下来。跟在后面的盗贼一摸,满手都是血污,贼老大的脑袋不见了。
走在前面的人满脸惊慌,他们立刻低声传话:“情况不妙,情况不妙!”,后面的人一片惶恐。
按照盗贼的规矩,大当家丧命,二当家就接替他的位置,三当家康九的位置也依次往前。二当家犹豫了一阵钻入了隧道,没过多久身体也掉了下来,脑袋不见了。
两个头领都已丧命,大家更害怕了。康九满脸沮丧,现在轮到他进去了。不进,头领地位不保;进去,怕是也要白白送死。他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只得心下一横钻入了隧道。
康九磨磨蹭蹭爬了很久,看到前面有一点光亮时,已经到洞口了。他不敢贸然进去,只小心翼翼地冒出一点脑门探了探,只觉一阵寒气只透皮肤,毛发都竖起来了。
他吓得浑身发抖,想退回去又怕手下人讥笑,只得再试一试。这次他刚露出头顶,突然感觉有个冰凉的东西拂过脑门,康九恍惚间失去知觉,身体也掉了下去。
后面的弟兄举烛火一照,三当家的脑门已被削去三寸,脑盖骨几乎全露出来了,人也只靠一口气吊着。大家都已吓破了胆,再没人敢上,只得抬着二死一伤溃散而去。
康九是第二天中午醒过来的,脑门的伤养了整整半年才痊愈。康九已晋升为大当家,他感慨道:“草木余生,不可再作孽了。”便遣散了弟兄,自己到某寺庙当了和尚。
几年后,康九遇见那家旅舍的主人,向他询问当晚的情形。
旅舍主人说:“第二天客商离开时,房间内并无血渍,也没见到那两个人头。那位剑客临走时笑着说:‘昨夜你玉成除贼之事,他日定会报答。’我提心吊胆过了几个月,幸好那人没有再来,从那以后我再不敢与盗贼有牵扯了。”
康九感叹不已:“这剑客大概是剑仙之流,以商人的身份隐迹于世。”
外史氏曰:如果盗贼都死在隧道中,这件事必然无人知晓。也许剑仙是故意留下活口。康九放下屠刀,登上彼岸,不正是借这一剑之力,斩除贪痴吗?剑仙这样做,是杀其二以示威,留其一以警众,仙剑之意颇为深长。
故事改编自《萤窗异草》
感谢您的点赞关注,欢迎留言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