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志怪故事·夜谭随录(二十二)

2021-08-15 10:21 作者:柳龙君  | 我要投稿

69,棘闱志异八则(下)

(五 考房鬼影)

  严十三说他参加秋试时,同考有一位举人是江苏人。晚上去了趟厕所,回到考试的号房,见到房帘在烛光映照下,仿佛里面有人影晃动。他心里很是胆怯,犹豫不敢进去。问老军士:“是谁坐在我的号房里?”老军士道:“不知道那是谁,大概是你的熟人吧。”严某说:“你帮我去悄悄察看一下,看里面的人是什么样子,然后赶紧告诉我。”老军士偷偷从门帘缝隙处朝里看。看了很久,报告说:“那人背着灯端坐在里面,年纪大约四十多岁,瘦黄脸,胡须又短又黑,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在鬓发边毡帽下面,斜插着一根红漆竹筷,不知是什么缘故。”那个举子听后,大吃一惊,狂呼“有鬼”拔腿就跑。老军士追上去问他,他只是蹲在栏栅边,又是摇头又是摆手,不敢再回去。老军士将此事报告给主管官,让主管的来问他,他也只流泪不说话。再去号房处探看,那个鬼已经不在了。主管的怕出事,派人看守住也,第二天把他送出了考场。到头来还是不知道那鬼为什么插着红筷子。

  兰岩氏说:“这种私人的事,谁知道其中的怨恨是怎么结的呢?鬼既然能一路寻到考场中,而只是显露形态,就使那个举子惊呼狂奔而逃,这又是何故?实在是怪异。乾隆年间丙子科,顺天举行乡试,有个考生在答卷封面上写了几个莫名其妙的大字,说‘黄四姑娘开拆,见蓝榜。’”

(六 润玉)

  有位叫润玉的监生,年少时就以文出名,长得俊美出众,光彩照人。同学们都认为他将来可以荣登翰林院,润玉本人也自命不凡,认为在文场争胜考中进士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住所的近邻是尚书某公的房宅。尚书有位千金小姐,已与贵人订婚,但还没有正式出嫁。这位小姐才貌两全,人所皆知。一次润玉偶然间看见小姐在上车,玉颜隔着碧绿的纱帐,犹如春烟笼罩着秋海棠一样。润玉回家后思慕不已,一刻也安不下心来。一天,他正在后花园散步,听到墙那边有女子咳嗽的声音,急忙把梯子架到柳树下,登梯偷看,正看到尚书宅院里的厕所。厕所里有位美貌女子,正是原先车上看到的那位小姐,此刻刚在解手,嘴里喘着气,露出雪白的屁股。润玉看得目迷神眩,还觉得不过瘾。乘着黄昏人静时,就匍伏在花丛里,从墙脚处凿开半块砖大小的洞眼,从洞眼望过去,可看得清清楚楚。于是整天偷看,小姐的隐私被他一览无余。半年以后,小姐嫁到夫家。润玉无从偷看,颇感遗憾。回想起小姐的下身有一颗红痣,就写了首《长相思》的词来吟咏。恰被一位朋友读到。朋友把它丢到火里,严肃地斥责他,并告诫润玉不要将此事传出去,否则德行有缺。润玉嘲笑朋友过于迂腐。后来进场屋考试,晚上梦见一人来挖自己的眼睛,痛得猛醒过来。心里觉得不祥,而眼晴不停地发痛,如针刺一般,无法睁开,只好交了白卷出去。回家后整整痛了三天,终于两眼都瞎了。等到考试揭榜,那位烧毁淫词的朋友却居然荣登榜首。

(七 蔡生)

  蔡生是一位江南名士。去京城参加会试时,先在满族某氏家中教书。某氏家的男主人早已去世,只有女主人守寡独居,抚养着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家中还有仆役、丫环十多人。其中一位老仆已侍候了三代主人,厚道忠诚,主母对他很好。他敬仰蔡生的名望,又为小少爷得到名师指点而高兴,所以对蔡生恭敬有加,从不懈怠。

  正好某氏女儿准备出嫁,为办嫁妆之需,京城内有数顷田地租给农民耕种,主母就派老仆去收田租。因为是个歉收的年头,老仆去了一个多月,才取到了八十两银子回来。主母算了算不够用,仍旧交回给老仆说:“俗语说‘饭到口,钱到手’,这点钱如果零零星星地用了,到时候钱更不够用。不如你先存起来,等到把钱收足了一并交我。”老仆答应了退下,思忖道:“我常常外出,妻子头脑又糊涂,如果钱有丢失,那就无法交代了。”于是把钱带到学塾里,将自己想法告诉蔡生,请求蔡代为保管。这时候除了蔡生和老仆外,并无旁人,蔡生把钱放进箱中锁上,说:“你尽管去办正事,寄存在我这儿完全可以放心。”老仆致谢后离去。

  过了半个月,老仆把其余的钱也收来了,向主母禀报后,主母要他把前次的款项交上,老仆说:“钱在蔡先生处。”就去蔡那儿取,蔡矢口否认说:“你哪有什么银子寄放在我处?”老仆说:“先生莫开玩笑,快把钱给我。”蔡生发怒说:“什么老奴才,竟敢来诬陷我!我为你家教育子弟,怎么会为你家当看财奴?你如不马上走开,当心我揍你。”老仆大惊,极力争辩。蔡生声色俱厉,即刻表示要辞职。主母听说后,站在教馆门外,安慰蔡生道:“先生不要生气,我一定为先生教训这个不忠义的奴才。”蔡生表示不信,主母把老仆叫来,严厉地训斥他说:“蔡先生是读书人,又是南方名士,难道会贪图我家的几十两银子?一定是你拿去救自己的急用了,却来诬陷好人,我家只有孤儿寡妇,出门寸步难行,有事全靠你出力。现在连你也做出这等事,我们全家还有谁可以指望呢?”说完,掩面痛哭。老仆有口难辩,只妤边打自己耳光边骂自己。当晚,他就自缢而死了。

  第二年,蔡生去应试,神情恍惚。在考场的烛光下,亲笔把此事本末记录在试卷上,自认昧着良心做下此事,罪责难逃,写毕,解下衣带自缢于考场屋之中。等到别人发现时,人已经僵硬了。最令人奇怪的,是他面对着墙壁端坐,用衣带系成的挂在房梁上垂下的圈套离喉咙还有一寸多的距离,不知他怎么会死的。他所写的自供,众人争相传抄。杭州叶省三先生,也抄录了一份,常拿出给人看,作为文人无行的劝戒。

(八 司文神)

  某科乡试时,有一位考生构思文章至夜半,忽然看见一个人掀开帘子进来,穿着古代衣装,容貌古怪,考生害怕得说不出话来。那人伸出一个手掌,对他说:“我是掌管文章的神。因你祖先积有阴德,你这次乡试可以中试。你在我掌心上写一个字,好作为他日将你题名在榜上的依据。”考生大喜,就用笔蘸墨写了一个大“魁”字,那人倏忽不见了。结果发现这个字竟写到了试卷上,而且墨水渗开污损了卷面,最终被取消了考试资格。

  䦵斋氏说:“科举的考场,是国家设置来选拔人才的。那些道德败坏的人,冥冥中受到应有的报应,竟准确得分毫不差。为什么那些考场作弊的人,还敢在光天化日之下,铤而走险来碰运气呢?”

 

70,回煞五则(上)

  传说人死后灵魂会在某个特定的日子返回家里,此时必有凶煞出现,所以叫做“回煞”。京城一带的人尤其相信。有的届时全家出外逃避,即使是豪门大族,也要举家躲避到其他地方,称作“躲殃”。到了那日子,照例要清扫死者生前居住的房间,在炕上地下,到处撒满芦灰。如果有铜钱,都要用白纸封住,恐怕鬼会受惊吓。还要在炕头放置小桌几,在上面安放好一杯酒,几个煮熟的鸡蛋,点好一盏灯,反锁上门。第二天,敲着铁器打开门,察看灰土,上有鸡、虎、马、蛇行走的足迹,往往并不相同。大体上死者属什么生肖,就留下什么足迹,可以借此测算死者的罪孽是轻是重。还有的说锁罪轻绳罪重,草木鸡犬,常有遇上回煞而枯萎毙命的。风俗能改变人,即使是贤人也难以免俗,所谓蔚然成风、牢不可破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也不可一概斥为虚妄,也许是死者有知,回来探看他所留恋的东西吧?

(一)

  我有位朋友德书绅,不幸殇亡。他刚二十岁时,小弟过世,出殃的当晚,他没有躲避。到打头更时,悄悄到窗下偷看。只见房里一盏灯闪闪发光,并无异样,心里觉得流俗习惯真是可笑。刚想回去,忽然看见灯下刮起一股小旋风,有一件墨黑的东西像渔网般罩在桌几上,油灯的火焰如萤火似地变成了绿色,光线收敛变得细微,忽然就变暗了。德书绅伏在窗外,像是喝醉了酒,又像是在梦中,挪不动步。一会儿感觉灯亮了,自己神思就清醒一会儿;灯暗下来,自己浑身的汗毛就都竖立起来。过了一会,墨黑的东西不见了,灯突然亮堂起来。德书绅这才感到呼吸变得通畅无阻。这时候听到耳边尽是嘈杂的声音,原来是家里人寻找到这儿,在呼唤自己。德书绅面色晦暗如土,好几天像丢了魂似的。他多次向我讲述这个经过,想必是真实的事情。

(二)

  同学锡谷斋,曾说起他的一个亲戚家有位教书先生刚死。正值回煞的当晚,东家有意矫正流俗,没有陈设任何东西。第二天黎明,锡谷斋有事去拜访他这位亲戚,他亲戚尚未起床,他就在书房里坐着等候。书僮到里面去沏茶,谷斋独自坐在炕头吸烟,忽然看见一件黑的东西,像是一团蓬乱的头发,离地面一尺高,旋转个不停,渐渐转到他的衣袖上。他抓住袖口仔细端详,看不出究竟是什么东西。起初形状如量米的升一般大,然后变成碗一般大,又变成杯那么大,滚到炕洞里。一半露在外面,还在转个不停,很久以后才消失。锡谷斋暗自奇怪。书僮端出茶来,谷斋问他那是什么,书僮答不上来,谷斋更觉疑惑。等到主人出来,谷斋再询问。主人起先也莫名其妙,后来恍然大悟道:“难道回煞之说,并非一概都是虚妄么?”于是把教书先生死后未作陈设的事告诉了谷斋,两人共同感慨,疑团才被解开。事情过后,谷斋笑道:“幸亏我的时运好,要不然,我不遭殃也快了。”

志怪故事·夜谭随录(二十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