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凤主任:警惕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症状,尽早干预!

个人简介:
太原科大门诊主任,原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科主任,曾进修于中国医科大学心理科主任,从事精神科临床诊疗工作近30年,具有扎实的精神科理论功底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精神科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能精准诊断和治疗。多年来潜心研究,博采众芳,积淀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擅长运用传统中医诊疗技术与现代医学、心理学相结合治疗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疑难精神疾病,疗效显著。获省级课题一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迄今为止,通过科学检查规范治疗已使众多患者恢复精神健康并顺利回归正常生活。
擅长领域:
擅长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如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治疗,对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病因不明、长期服药、复杂疑难性患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和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包括个人的感知觉、情感与行为的异常,患者难以区分真实和想象。
反应迟钝、行为退缩或过激,严重者难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和社交,给自身、家庭和周围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其病程常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性,致残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治尤为重要。
前驱期症状的及时发现和识别,是进行早期诊治干预的基础,对延缓疾病发作,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前驱期?
精神分裂症的高发年龄段是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多数患者在此阶段确诊。
但是,约80%的患者在发病前的2~5年,会出现一些达不到诊断标准的精神、行为异常,比如情绪、感知觉、交流、睡眠等方面的障碍。
这段时期具有症状不稳定、无特异性的特点,被称为精神分裂症前驱期。
不过,在实际的临床观察中,不是所有具有前驱期症状的人都会发展为精神分裂症,有的人会发展为双相情感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常在诊断确定后才会去回顾性的认定。

精神分裂前驱期常见症状
1.情绪改变:抑郁,焦虑,情绪波动,易激惹等。
2.认知改变:出现一些古怪或异常的观念和想法等。
3.对自身和外界的感知改变。
4.行为改变:如社交退缩或丧失兴趣,多疑敏感,职业功能水平下降。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爱好”,如痴迷某些抽象的概念、哲学和宗教迷信问题等。
5.躯体改变:睡眠和食欲改变、虚弱感、头痛、背痛、消化道症状等。
6.部分青少年患者会突然出现强迫症状为首发症状:由于处于前驱期的患者在其他方面基本保持正常,且常常对这些症状有较为合理化的解释,故常不被家人重视。

很多家属在患者出现精神异常后,由于对疾病的恐惧和误解,常常害怕去医院就诊,从而耽误治疗,对患者及整个家庭的成员在以后的婚恋、就业、社交等方面会产生不利影响。
在患者出现精神、行为等异常时,一定要及早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就诊评估,并长期动态检测和随访,科学规范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