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比泰裤辣更辣的,是广东人眼中的「微微辣」

2023-05-19 14:51 作者:减肥中的小肥良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小末。


最近,有网友在四川地方论坛发帖表示,自己在用餐过程中反复和店家强调 “ 微辣 ” ,但还是被 “ 辣成了狗 ” 。


网友觉得大家对于不同辣度的认知过于主观,希望四川火锅协会可以科学制定全省统一的火锅辣度指数



对此,四川省火锅协会表示 ——


“ 正在研究方案,将于年内发布。”



对此我深有同感。


有一次我去湖南旅游,和朋友一起点了个微辣,结果辣得我鼻涕眼泪一块流。


那场面,要多难受有多难受,还很尴尬。



不过更令我惊讶的是,辣度标准居然是可以制定的吗?


我查了查资料,发现在国际上有通用的辣度等级:SHU(斯科维尔辣度指数)


一定量的辣椒素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再用舌尖尝试其辣得到的辣度就是斯科维尔,提出这个辣度单位的是美国药剂师韦尔伯·斯科维尔。


这个方法测出的辣椒辣度从0个单位到几十万个单位,SHU的测辣原理也沿用至今。



在2018年,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也发布过《麻辣火锅底料辣度量化及等级划分》,对辣度进行了分级(150SHU=1辣度)。


但这个属于推荐性的地方标准,并不为人熟知。




“ 统一火锅辣度 ” 的消息一出,不少网友希望其他省份也能跟进。


其中,有广东人带头呼吁,希望能够推出 “ 广东辣 ” ,在 “ 微辣 ” 指数的制定上可以参考一下广东的 “ 微辣 ”。




在吃辣这件事上,有人无辣不欢,有人避之不及。


有人一点微辣就上蹿下跳,有人重辣还乐在其中。



而广东人,则是 “ 吃辣界 ” 的一朵奇葩。


在疫情那会,大家疯狂去超市小店抢菜,在网友分享的照片里,其他的蔬菜都被洗劫一空,但是红辣椒还剩很多


对咱们广东人来说,一根小米椒都能切六段炒两次菜,囤辣椒大可不必。


辣椒:终究是咱错付了。



而在吃辣这件事上,“ 广东人的微辣 ” 常让外地伙伴惊呼,“ 就这?!!”


有广东网友在小红书分享自己吃的河粉,粉汤中带一点红。配文:


“ 别看只有一点点辣椒酱,吃起来也是非常辣的。”



一看评论区,果不其然,网友们一片哗然。


“ 来,滴我眼睛里。”


“ 还没我的牙膏辣。”



此外,也有广东网友在网上发表过评论,表示自己能接受的辣度,是红烧牛肉面的辣度


这话一出,网友蚌埠住了,“ 你不说我都不知道红烧牛肉面是辣的。”




还有广东网友表示,“ 卫龙就挺辣的。”


同样有网友发出了深深的疑问,“ 你确定?卫龙不是甜的吗?”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人与人的悲喜是不相通的,在吃辣这件事上,同样如此。


有人吃红烧牛肉面一脸淡定,有人在被辣的边缘疯狂试探(狗头)



这时候,估摸着有小伙伴要好奇了,“ 广东辣 ” 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我想,点外卖时的辣度选项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



是的,你没看错。


咱们广东人对于 “ 微辣 ” 的理解,是 “ 比微辣还要微辣 ” 的程度。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能体谅文章一开始那位希望能 “ 统一辣度 ” 的网友的心情了吧。


网友以为的微辣:广东微辣


老板以为的微辣:四川微辣



而当广东人走出外边,开始接触到其他地方的辣度,不出意外,分分钟败下阵来。


有位广东同学去成都吃辣火锅。


本想入乡随俗,奈何自个身体扛不住这辣度的摧残,一整个对人生失去希望的模样,辣到怀疑人生,端着碗沉默。



在吃与不吃中纠结。


吃吧,辣死。不吃吧,又饿,来都来了,这火锅不吃总差点意思。


最后他还是硬着头皮吃,嘴巴呼呼呼像发动机一样,看得出来有在努力扛。



别说网友了,这场景我看了都得感同身受,进退两难。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该说不说,这句话放在 “ 吃辣 ” 这件事上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广东的网友去重庆吃 “ 微辣火锅 ”


本以为 “ 微辣 ” 能逃过一劫,奈何不同省份对辣度的理解不同。


猝不及防,直接被辣哭。



哭归哭,嘴里的还得继续吃


面对外省的 “ 微辣 ” ,成年人尚且如此,广东小孩也没能逃过外省的 “ 辣手摧花 ”


这小脸泪花如雨,终究是被上了一课。



说回统一辣度这件事,老实说,挺难。


首先,每个人对于辣度的接受程度不一,广东人买小米椒都不多,一次两三根。


“ 广东的微辣 ” 或许是一根小米椒的1/6,甚至只是用的青椒,小米辣都不用上场。


而 “ 四川的微辣 ” ,估摸着一整条小米辣都上场了。


这两个都不是一个档次的,其中掺杂的主观因素比较多,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很难统一



其次,辣度标准的执行还可能会给部分火锅企业带来更大的工作量和更高的成本


原本厨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下辣椒,统一辣度后倘若要进行辣度指数的测量和称重,面对不同的加量加菜情况还要做出辣度的整改,执行难度还是挺大的。


加之,羊毛出在羊身上,店家的成本提高了,火锅的价格只怕也是水涨船高,到时候想要快乐的吃一顿火锅怕是难了。



但也不是全无办法。


据麻辣社区报道,四川省火锅协会执行会长严龙认为,火锅的辣度确实是可以借助专业测量工具客观测算的。


四川火锅协会正在研究为火锅辣味定级的统一标准,将用 “ 度数 ” 来表示火锅底料等辣椒调味品的辛辣程度,让消费者可以更精确地选择锅底



也有北方小伙伴表示,就算不能统一辣度,但可以通过生动的表达,去告诉顾客,不同辣度对应的表现。


是辣得舌头微微发麻,还是菊花爆表,怎么着都比 “ 微辣 ” “ 中辣 ”等更易于区分和理解。



 图源知乎:英国水王


虽说咱广东人啥都吃,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有福建人。


但是在吃辣这件事上的确是骑虎难下,又菜又爱吃。


身为广东人,又有谁没被外边的 “ 微辣 ” 给辣哭过,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是谁难过我不说。


那么,对于 “ 统一辣度 ” 这件事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转发撒 ~



比泰裤辣更辣的,是广东人眼中的「微微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